|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繁体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访客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信息索引号 115003820093257252/2022-01411 主题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合川区政府办公室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有效性: 发布日期: 2022-03-28
标题: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合川府发〔20225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委第6次常委会会议、区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    

 2022310       

(此件公开发布)


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为推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有关要求,依据《重庆市合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合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合川区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牵头抓总的作用,受到市委教育领导小组好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坚持“严”的主基调,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持续优化的育人环境。

教育发展更加公平。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0.0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33%,一镇一公办中心园建设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9.98%,全面实现免试划片就近入学。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6%。建立起体系完备、责任落实的“1+N”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控联保责任制。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实现100%入学。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39个、心理辅导室147个,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日益健全。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教育惠民资助,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进一步增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认定,教育发展更加公平。

    教育保障持续增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确保了“两个只增不减”。学位保障工程投入达16亿元,新增学位3万余个,入园入学需求得到有效保障。薄弱学校改造和能力提升工程投入达5亿元,城乡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一体化提升。创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18所,校点网络接入实现全覆盖,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备全面达标。抓实“三防”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校园一键式报警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校园平安稳定防火墙更加筑牢。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我区被确定为主城都市区新城片区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成功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重庆市美育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和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学生参加市级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举办或授权举办的体育、艺术、科技发明、职业技能等竞赛获全国奖160余项次、市级奖830项次,获奖数量、等次逐年上升。新增全国体育特色学校41所,新增市级体育艺术学校15所,市级校园文化特色学校27所,评选区级特色学校116所,“一校一品”格局基本形成。2019年成功举办“面向2035:重启学·育方式变革”研讨会,合川教育全国知名度明显提升。建成人社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跻身全市四个职教区域性中心之一。2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本科学校,1所高校成功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高等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突出师德师风和专业能力两大核心,实施行风优化工程、教师领雁工程,构建起“学、研、训、赛、评”“五位一体”教师专业提升体系,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通过遴选、支教、分流等方式统筹调配教师,有效促进师资平衡。组建“三名工作室”24个,头雁引领效应逐步彰显。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现场赛课、教学技能、网络优课等比赛,获全国奖80余次(一等奖23次)、市级奖260余次(一等奖46次),获市级各类表彰180余人次,新增市级骨干校长2名、市级骨干教师87名、市级名师1名、特级教师2名、学科带头人1名,入选“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库”1人,全区师资配置不断优化、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印发《合川区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初步建立“行知品质课堂”校级模式和课后服务机制。突出实绩实效,出台、修订《教育事业单位绩效核算办法》等文件11个,初步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组建教育集团12个。大幅减少非教育教学任务进校园数量,教师减负走在全市前列。切实推动“双减”“五项管理”落细落实,学校开展延时服务率、有需求学生参与率均100%。先后出台《合川区“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办法》《合川区“名工匠”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稳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办学行为逐步规范。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成绩显著,在全国教育统计大会作经验交流发言,教育统计案例入选全国教育统计培训课程,面向全国地市、区县3200余名教育事业统计主管领导授课。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教育面貌持续向上,教育生态持续向好,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全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部署,为合川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带来政策机遇。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和重庆“一区两群”新布局,为合川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带来战略机遇。合川是合作交流的前沿阵地,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强化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努力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中展现新作为,推动建成区域性教育中心。合川全面纳入主城都市区,与广安、南充等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为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新契机。

重庆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合川教育发展带来重要机遇。《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中国特色、重庆特点、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合川将按照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区。

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为合川教育事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新的城市定位、新的政策措施,将为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带来新的机遇,必将推动我区汽摩装备、信息安全、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为人才引进、合作办学,建立教育发展联盟,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紧抓城市建设发展机遇,将对合川教育有效破除发展瓶颈、实现大有作为带来巨大促进作用。

面对新形势,合川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性教育中心定位还不够匹配;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全区公办幼儿占比不高;城区义务教育学位紧张,大校额、大班额比较突出,还存在城市挤、农村弱现象;中职教育学位供给不足,扩大中职教育资源形势紧迫;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换代进度较为滞后,教育基础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名教师、名校长、品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偏少;教育综合改革不够深入,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不多;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尚待完善。合川必须正视挑战、抓住机遇、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努力实现合川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合川现代化,推动和保障合川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主城都市区发展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新定位和“加快融合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新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等有效对接,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开放合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推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全区各项事业的重要先手棋,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统筹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

(三)主要目标

1.“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202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渝西川东教育中心基本建成,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效,为合川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公平普惠、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支撑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健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分,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更加公平优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智慧教育新生态基本形成。

    ——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契合度持续提高,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吸纳能力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高校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教育系统思想库和新型智库作用充分发挥。

——教育改革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周边地区在资源共享、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广度不断拓展,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不断深化,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开放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政府依法行政、统筹管理、科学决策、引领教育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各类学校办学活力不断激发,多元参与教育治理的共建共享新型关系基本形成。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2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重庆市先进水平,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建成教育强区,推动合川成为学习型城市、人力资源强区和人才强区,为合川建成现代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专栏1  合川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指标

2020

2025

属性

学前

教育

在园幼儿数(万人)

3.0

2.67

预期性

毛入园率(%

96.0

>96.5

预期性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50.04

>56

预期性

义务

教育

在校学生数(万人)

10.6

8.8

预期性

其中:普通小学

6.4

5.7

预期性

普通初中

4.2

3.1

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9.98

>99.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学生数(万人)

3.1

3.6

预期性

其中:普通高中

2.0

2.1

预期性

中等职业教育

1.1

1.5

预期性

毛入学率(%

98.6

>98.5

预期性

高等

教育

在学总规模(万人)

9.8

14

预期性

其中:普通本科生(万人)

7.8

11

预期性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9.8

10.4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3

12.0

约束性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

1.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教师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强化教材育人功能,全面实施好国家统编教材。引导高校积极推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岩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2. 建立健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统筹协调推进我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学段衔接、知行统一、内容完整、目标明确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引导高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常态化巡讲、精品化展示机制,积极探索跨学段、跨学科交流研修机制。培育建设思政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中小幼德育规范化建设,推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3. 动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工作。引导高等学校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引导高校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融合。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拓宽网络育人阵地。健全完善大中小幼实践育人体系,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和道德实践能力。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一课”等主题教育活动。落实职业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育人,引导职业院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引导职业院校创新开展“文明风采”等德育实践活动。开展英雄模范、名师名家、学术带头人校园活动。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建立健全各类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构建党、团、队相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特色党团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明确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一校一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导向。切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大力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充分把握五育并举的内在协调性和有机统一性,强化五育各有侧重和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历练奋斗精神。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本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作用,将劳动教育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融通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新二十三常能”,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建设并用好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探索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和劳动创造能力。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将学生的劳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加强劳动教育骨干队伍建设。推进劳动教育文化建设。

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把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功能。助力建构中小幼相互衔接、纵向贯通的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推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课程,鼓励发展新引进体育项目,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建立学生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测评机制,将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助力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培育的美育课程目标体系,逐步完善学科“审美基础+技能+审美创新”等教学方式,大力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地方传统文化艺术、非遗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强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大力推进市级美育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工作。

提升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教育政策、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加大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持续推进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加强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和校医、保健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医教结合,提升学校卫生治理能力。积极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在近视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校园食品安全等方面树立一批典型。大力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深化“互联网+”健康教育,构建涵盖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体化智慧管理系统,深入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养。规范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加强学校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推进法治、生态文明和国防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的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和法治教育。组织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等系列活动,提升师生参与覆盖面。加强学校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建立法治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库,丰富和优化法治教育资源,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教学资源,围绕生态文明主题开展教研、赛课、征文、展演等系列活动,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推进校园绿色管理,推广使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有效遏制学校餐饮浪费。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学校军事课和学生军事训练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建立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评估体系。将国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推进国防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拓展丰富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统筹军地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军地合力培养国防教育教师和军事理论课教师的力度,推动军地人才共育共用。

5. 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合力。切实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积极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发挥家庭第一课堂重要作用,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注重传承良好家风。探索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平台,规范建设并用好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平台,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增强家庭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家校协同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推进家庭教育服务专业化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力度,为特殊困境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推进全社会协同育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新格局。充分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公共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特长培养、研学旅行等校外教育,探索创新中小学与社会力量合作育人模式,丰富校外教育内容与形式,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教育观,着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专栏2  立德树人全面落实重点计划

1.实施德育主题一体化建设计划。加大德体美劳(特色)示范校创建工程实施力度。创建区级体育特色学校、美育特色学校、卫生示范学校、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各12所,成立区级德育研究室1个,系统推进德育精品课、德育品牌活动评选工作。推动建立“五育融合”在线管理平台。

2.实施“护航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工程。采用“1+1+N”模式,新建区级未成年成长中心1个,实现学校心理咨询室规范建设全覆盖。

3.实施成渝行知教育思想教师培训中心和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工程。依托陶行知纪念馆、古圣寺、育才学校等资源,在周边征地200亩左右,建立一个集培训、研学旅行、实践、体验、学术休假为一体的区域性教师培训中心和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二)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1. 加快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持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制定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把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并优先建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幼儿园安全防护、收费、卫生保健、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监管。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加强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坚持普惠优质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科学保教。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改善办园条件,丰富幼儿活动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保证幼儿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落实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防治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提高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加强对薄弱幼儿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整体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理顺公办幼儿园管理机制,逐步对独立建制公办园中有一定规模的、园舍独立的幼儿园任命或公开招聘园长,落实财政预算单列。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幼班,招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探索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管理、运营模式,促进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

专栏3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重点计划

1.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计划。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规划新增公办幼儿园约20所,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6000余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6%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巩固在94.5%以上,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占比达80%以上。

2.实施学位保障工程。新建花滩3所幼儿园、大南街幼儿园花滩总园、凤凰小学附属幼儿园、涪滨小学附属幼儿园、沙南小学附属幼儿园、牟山小学附属幼儿园、袁家小学附属幼儿园、利川小学附属幼儿园、育林小学附属幼儿园、九峰山小学附属幼儿园、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附属幼儿园、立石子小学附属幼儿园、北环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濮岩小学附属幼儿园、草街二小附属幼儿园、天顶小学附属幼儿园等18所幼儿园;装修大南街幼儿园悦府分园、朱家巷幼儿园泰吉半岛分园、濮湖小学附属幼儿园、博萃幼儿园、五尊小学附属幼儿园、官渡小学附属幼儿园等6所回收回购幼儿园;改造全区薄弱公办幼儿园。部分幼儿园建设工程将延续至“十五五”。

3.实施“优质园+”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城区优质园+公办中心园和城区薄弱公办园+学校附设园+镇街内民办幼儿园”发展共同体,通过园务管理、课程资源、师资队伍互派共享,“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强化师资培训,整体提升办园水平。

2.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人口变化趋势,依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学位配置标准,按照“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片区集中,小学向场镇集中,保留必要的村小教学点,幼儿园合理设点”的布局思路,对全区学校进行科学布局,逐步取消初中“一校两点”“一镇两校”办学和管理模式,适时整合一批学生人数少、逐年下降快的中小学校,建设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逐步实现高中与初中完全剥离。按照“重点发展主城区学校、快速发展外围城区学校、统筹发展中心场镇学校、稳步发展特色场镇学校、按需发展村小教学点”的建设思路,科学预测学龄人口数量,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继续推动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围城区、中心场镇和特色场镇辐射的逐级梯次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与确需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落实标准班额推进计划,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消除大校额、大班额。推进学区制管理和中小学集团化跨学段一体化办学,促进学区与集团内部干部教师互派交流、课程教学互助共进、设施场地共建共享,办好百姓身边每一所学校。持续做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对口帮扶等工作。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好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落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建立审议评估与质量监测制度。切实加强校本课程监管,以及对进校园的教辅、课外读物等教学材料的审核把关。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教学手段,重视和推行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积极开展研究、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加强教学管理,分学科制定并落实全市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校形成教学管理特色,健全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着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统筹安排作业数量和时间,不断提高作业设计、布置与批改质量,优化考试内容与形式。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按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定期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专栏4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计划

1.实施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拓展计划。集团化办学率全区达到80%以上,学区制管理全覆盖。

2.实施学位保障工程。新建凤凰小学、涪滨小学、沙南小学、牟山小学、袁家小学、利川小学、育林小学、九峰山小学、立石子小学、北环路小学、濮岩小学、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草街二小、天顶小学、花滩初中、育林初中、花果初中、牟山初中等18所学校;改扩建龙市小学、高阳小学、大石小学、东津沱小学、合师附小、南津街小学、杨柳街小学、学昌门小学、合阳中学、合川中学、太和中学、教师进修校、北新巴蜀中学等13所学校;改造全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部分中小学建设工程将延续至“十五五”。

3.实施学校优质均衡设施设备提升工程。升级改造理化生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各130余间,升级改造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各180余间,升级改造卫生室、科技室、劳技室各150余间,为50余所学校配备食堂设备,建设心理咨询室150余间,配备图书170余万册。

4.实施中小学照明设施改造工程。改造全区中小学照明设施。

5.实施课程创新示范区工程。与国家级专业指导机构深度合作,在全区范围内整体开展课程改革,在各学段打造一批课程创新基地,推进合川建成重庆市乃至国家级课程创新示范区。

6.实施基础教育质量一体化提升工程。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教科研、质量监测评价等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适时整合富余普通高中学校,推动完全中学高中、初中分离办学,大力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减少超大规模学校,扩大普通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实施第二期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强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课程创新基地、校本教研基地、精品选修课程、优秀学生社团等项目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普职融通。继续推进“民转公”学校相关工作。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监管。大力推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行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深入开展验证性试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改进教学。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开展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改革试点,探索培育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多个领域现代化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继续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对接强基计划,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新途径。

专栏5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重点计划


1.实施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0%。建设2-3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3-5门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2.实施特色示范高中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民转公”学校相关工作。鼓励我区普通高中建设现代化特色普通高中学校。

4. 提升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学前特殊教育设点布局,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促进残疾人继续教育发展,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特普互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支持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逐步完善面向孤独症儿童和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服务机制。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覆盖面,更多地为不同残疾类别和程度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

深化特殊教育改革,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将特殊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保障能力。迁建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以“重庆第一、西南示范、全国有影响力”为目标,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特殊教育示范中心。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专用教室、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配足配齐特殊教育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医教结合、康教结合,探索“鉴定安置、前期评估、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康复训练”一体化运行模式,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注重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确保享有“一生一案”教育服务。

5. 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完善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工作。优先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优化简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要求,持续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完善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矫治体系,推动专门教育与治安管理处理、刑事处罚等配套衔接。扩建合川区工读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以“重庆第一、成渝领先、全国知名”为目标,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专门教育示范中心。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专栏6  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示范发展重点计划


1.实施成渝特殊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迁建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占地80亩。

2.实施成渝专门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扩建合川区专门学校(工读校),建筑面积27400平方米,占地70亩。

6.提高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质量。建立目标清晰、多元开放、体制健全、机制完备的教研工作新体系。加大教研帮扶力度,更好地服务薄弱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好教研工作在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强化校本教研,推进校园本教研示范基地(学校或幼儿园)建设。加快建设以区教科所为主导,以校本教研为根本,网络教研、综合教研、联动教研等多种方式深度融合的中小学教研新样态。突出全面育人研究,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探索新型教研模式。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创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课程创新基地和精品选修课程,打造一支高品质教科研队伍。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完善教研员准入条件与遴选配备办法,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分学科配齐专业对口的专职教研员,适当提高教研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持续提高教研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专栏7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重点计划

实施基础教育教研质量提升计划。推进我区教研机构标准化建设。分学段建设一批区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积极培育一批市级教研示范基地。

(三)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立类型特色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推进市级优质中职学校及专业建设,建设1所市级优质中职学校及3个以上市级优质专业。坚持开展中职与专科高职“3+2”贯通培养模式,畅通中职人才培养立交桥。推进职业院校育训结合。推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有效融通。

2. 优化职业教育学校和专业布局结构。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大力发展公办中职教育,鼓励支持民办中职教育,形成以公办中职为主、民办中职为补充的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参加全市“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区县”评选,力争建成市级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区。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找准专业建设路径方向。服务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支撑电子、汽车摩托车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群,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群,以及推动康养、家政等现代服务业升级的专业群。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动态调整中职学校专业,实施专业对接产业,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设置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目录外专业,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0%

3.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优化产教融合发展生态,用好用实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联动机制,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合力。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同步制定和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推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组合式激励政策落地落实。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和学校,推进产教对话与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负面清单制度,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融入产业升级发展新格局。大力支持校企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实体化运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共同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进“1+X”证书制度工作,鼓励和支持校企共同开发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行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工匠精神 和精益求精习惯养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实施“三教”改革,激活教师教学改革活力,建设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至少1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组建职业教育师资学院;加强教材管理,选好用好国家统编教材,鼓励使用国家规划教材,支持编写校本特色专业教材,培育和评选一批优秀教材;深入推进“课堂革命”,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引领课堂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生产一线和实际操作过程。推动建设一批体现重庆职教特色的高质量教学改革成果。积极配合全市中职学生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统一学业水平测试。积极参加“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培养一批市级技能大师、全市技术能手及青年技能之星等高技能领军人才。

5. 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扩大中职教育资源,适时整合富余普通高中学校用于举办中等职业教育,适时新建1所中等职业学校,扩建育才职教中心,按照国家设置标准建好中职学校。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常态化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监测与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与评价报告。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参与建设市级信息化标杆学校;积极参加智慧校园创新示范项目,建设一体化和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以及一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和智能云教材;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专栏8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计划


1.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新建工程。适时新建职业教育学校1所,建筑面积140000平方米,占地350亩。

2.实施育才职教中心体育馆工程。新建体育馆8000平方米。

3.实施育才职教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工程。新建公共实训基地5000平方米。

4.实施卢作孚创业创新中心工程。新建创新中心20000平方米,占地40亩。

5.实施康养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工程。新建实训中心20000平方米,占地40亩。

6.实施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工程。新建实训中心20000平方米,占地40亩。

7.实施中职教育提升工程。建设1所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6个市级骨干专业,打造1所市级优质中职学校、2-3个市级中职学校优质专业,推动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国家级实体化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3-4个中职专业实训基地,打造1个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和2个“双基地”,推动一批中职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及“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职生升学比例达到50%以上。

(四)提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

1. 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支持在合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积极引进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在合高校主观能动性,积极稳妥推进第二高校集聚区打造。引导支持在合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构建有层次、有重点、有特色的优质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支持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大力推进教师进修学校建成教师进修学院。支持在合高校积极参与跨区域职教集团建设,加快建设学科联盟、区域联盟,协同共建优势学科。建设专业(群)发展平台,优化专业(群)评价与引导机制,巩固重点学科,夯实支撑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建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主的28个市级一流、特色本科专业和1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逐步形成根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焦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

2. 推进校地深度融合。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共同开展科技合作项目建设、平台建设和信息库建设,构建政府项目带动、区内高校合作的共同参与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努力让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高校文化艺术、旅游规划、服务民生、数字经济等相关学科专业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引领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引导高校毕业学生在合创新创业,增强合川高职教城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影响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专栏9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计划

1.实施高等学校建设工程。支持在合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积极引进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等院校。大力推进教师进修学校建成教师进修学院。推进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独立学院完成转设。支持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展职业教育本科试点。支持人文科技学院等本科高校开展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试点。支持重庆现代数字经济研究院建设。

2.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建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主的28个市级一流、特色本科专业和1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五)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1. 建立健全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协同、社会支持、市民参与”的终身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习者激励机制,推进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建设,健全各类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有序推动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沟通与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养“技能+智能”双能人才。落实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财政投入标准。

2. 构建完善终身学习服务支持体系。大力建设覆盖全区的终身学习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重庆开放大学发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完善区级、镇街、村(社区)三级终身教育网络,办好终身学习网。强化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职责和能力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构建终身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婴幼儿早期教育、老年教育、特殊群体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系列课程资源开发。加快建设终身教育体验式学习基地、研学文旅基地、非遗文化工作室,打造一批示范性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工培训基地。

3. 切实提高终身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的职工培训制度,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企业职工培训能力,大力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继续教育,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搭建老年教育的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办学服务体系,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助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倡导“职继协同”“院校融入”,支持职业院校开设与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开发以需求为导向,符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课程体系和活动项目,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活动品牌”评选。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创新“互联网+社区教育”,持续推进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示范基地、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创建,不断丰富社区教育资源。推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终身学习方式,探索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民学习需求和能力监测,提高终身教育质量和效果。

专栏10  终身学习资源扩容重点计划

1.实施终身教育基地建设计划。建设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1个。建设市级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1个。

2.实施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计划。培育市级示范性终身学习团队1个。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终身教育项目1个。建设市级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5门。

3.实施社区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建成5个以上社区教育示范镇街、10个以上社区教育示范学校,推进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合川分中心)建设。

(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健全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与监督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生涯全过程。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师德素养,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课堂主渠道育德作用。建设一批师德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示范性师德教育。构建师德师风多元监督体系,落实师德师风负面清单、通报警示、师德失范惩戒等相关制度,实施师德师风评价档案制度,完善教师违法信息查询制度,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第三方评价制度。挖掘优秀教师典型,加大模范人物宣传表彰力度。

2.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分层、分类、分科开展五年周期不少于360 学时的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水平。积极推动教师发展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计划,加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力度。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强化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本土化优秀教师,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建好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和教师发展示范学校,加强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

3. 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育力度。加大优秀年轻教师和紧缺学科师资定向培养、招聘引进力度,积极引进成熟型高层次教育人才,构建薪火相传的教育人才梯次结构。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完善激励表彰机制,落实人才待遇政策,充分激发各类教育人才的创造创新活力,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向好的人力人才支撑。

4. 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管理。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按国家和市级规定合理提高中小学(幼儿园)中高级岗位比例。落实人力社保部门综合管理,教育和人力社保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做好招聘工作。完善职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纳入教师准入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分类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加大绩效分配激励力度,完善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5. 切实保障教师地位待遇。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优先保障。推动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公办幼儿园同类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薪酬标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向普通高中、寄宿制学校适当倾斜。完善中小学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优化工资结构,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完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保障。落实《重庆市人才安居实施意见》,推进教育人才房建设。

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切实维护和保障教职员工合法权益,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为教师安心从教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活工作环境。落实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健全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加大教书育人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弘扬新时代教师奉献精神。

专栏11  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计划


1.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强3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基地,培育2所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

2.实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特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60名以上。幼儿园教师持证率达到99%,公办幼儿园劳动合同制教师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达到当地上年度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以上。

3.实施职业教育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建设计划。建设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或名师工作室1个。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5%

4.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10名。

5.实施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工程。分学段、分学科、分区域建设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30个。

(七)提高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能力。

1. 完善智慧教育基础条件。落实教育新基建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5G环境下的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深化合川教育城域网应用。以大数据服务为驱动,推进智慧教育项目顶层设计,打破“信息孤岛”壁垒,建设合川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完善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校园教学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网络学习环境和物理学习环境有机融合。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 优化智慧教育资源供给。以合川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基础,建设上联下通、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作用,鼓励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开发高品质、成体系的数字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一流课程建设等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建设适合智慧教学应用场景的数字教育资源。加快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支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精准推送,有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

3. 推动新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方式创新,实现教学模式和教育形态转变。丰富智慧课程内容,开设编程教育、STEAM 教育和创客教育等。推动“5G+直播教学”“5G+VR/AR 学习”“5G+虚拟实验实训”等场景应用,开展无边界、互动型、高临场感的在线教学和高沉浸感的实习实训。推行智慧课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等互动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促进线上教育健康发展,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跟踪评价和智能反馈,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立体、客观和有效,帮助学校、教师及时改进和优化教学实践。

4. 推进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推进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整合,打通教育管理环节,形成运作科学、协同精细、响应及时、流程优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合川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实现全区教育系统数据标准、数据管理、个人中心、导航服务、入口门户等统一,全面支持PC机、移动终端,为教育发展提供服务。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教育管理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存储和智能化分析应用,促进管理流程、结构、职能等重构再造。加强教育大数据研究,强化在教育态势感知、学生学情诊断、教育评估评价和教育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提升教育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水平。

专栏12  智慧教育发展重点计划


1.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提升计划。建设市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30所、市级“名校网络课堂”示范学校10所。

2.实施智慧教育应用创新推进计划。建设智能化学习空间,推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实现全区适龄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全覆盖。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运用智能助教等,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进行全过程分析评价。

3.实施智慧教育基础网络升级工程。建设满足智慧教育教学需要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升级改造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支持IPV6,提升网络带宽。

4.实施优质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各学段各学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中心。

5.实施“校安云”综合管控云平台建设工程。建设“校安云”综合管控云平台。

(八)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1. 加强教育区域协同合作。推进“一区两群”教育协调发展,加强与秀山县协同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交流研讨,互派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挂职交流等,共同提升教育水平。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与广安、南充等毗邻地区在干部师资交流、数字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对口学校结对共进、职业教育跨区域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形成可推广运用的协同发展成果。

2.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校地建设标准化。利用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推动实施老旧小区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厕所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厕所管理水平和卫生状况。持续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3. 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贯彻落实教育脱贫长效机制和乡村教育振兴深入推进机制。精准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完善资助育人体系。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持续保持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动态清零”。实施农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支持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加快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鼓励和支持乡村学校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学校融入乡村振兴发展。

4.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鼓励支持建设民族教育特色学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工作向学校、班级纵深拓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资源库。

5. 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推动全区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逐步达到85%。巩固推普脱贫成果,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大我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培训力度。抓好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全面提升市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持续开展语言文字达标学校建设。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好全国推普周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开展语言文字科学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和资政水平。协助市语委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努力建设专业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语言信息化平台。完善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提升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九)深化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

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推进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完善政府、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行为。推进学校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幼学校评价。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一线学生工作,规范人才称号工作。推进学生评价改革,树立科学成才观念,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德智体美劳评价体系。推进社会选人用人评价改革,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推动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落实平等就业要求。完善学生、家长、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借助市级教育评价机构、教育评价专家库等资源,深化我区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验校建设。

2.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引导初高中学校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突出关键能力考查,构建引导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3.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深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健全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民办学校的分类监管机制,进一步落实不同类型民办学校土地、税收、收费和经费扶持政策,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依法办学。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依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义务学校整顿治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引导民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支持民办高校内涵发展。

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健全民办学校评价体系和退出机制。规范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名称管理。健全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规程、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制度。严格规范民办学校财务和资产管理。强化民办教育督导,探索建立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推进民办学校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推进民办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推进民办学校完善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严格治理,建立健全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区级、镇街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

4. 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理顺教育事务管理职权,推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教育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健全教育基本服务制度,完善规范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教育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明确向各级各类学校放权事项,促进学校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按照法律法规、教育规律,以及新时代教育评价导向办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着力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建设高水平教育智库,优化教育咨询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教育科研机构建设,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加强教育行业社会组织综合管理,充分发挥其资政和服务作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治理。

5. 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系统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不断提高依法治教能力。支持高校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法治工作联络员制度。鼓励推动高等院校建设法学专家高端智库和研究教育基地。建强教育执法队伍,加大教育培训执法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指导,推进执法规范化。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建好用好各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全面推进学校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校章程与教育规律办学,积极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快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校法人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和优化学校决策和执行机制。落实职业学校理事会制度、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建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激发办学活力。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学校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提高学校自我监管能力。积极支持学校与家庭、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开展合作,创新学校管理方式。规范并优化集团化办学、网络学校等办学形态的管理。进一步推进学生学籍学历规范有序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市级关于加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区县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要求。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学校党的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完善教育系统巡察全覆盖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教育投入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适时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公用经费)水平。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加大薄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投入。健全重大项目经费筹集和政府保障、引导机制。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与财政拨款、学生资助水平等相适应的非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教育经费监管方式,强化教育经费监管责任,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三)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加强教育督导法治建设,落实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推进依法督导。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健全问责机制、规范督学聘用和管理机制、落实督导保障机制,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全面落实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充分发挥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作用,扎实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规范督导结果的运用。按照讲政治、敢担当、懂教育的要求,配齐建强各级督学队伍,加强督导责任区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建立健全教育系统风险防控机制,强化专项研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筑牢网络安全屏障,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切实加强对国家课程落实的监督和地方校本课程建设的监管,着力完善课堂教学及学术活动意识形态管理。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升学生自我防范能力。持续做好涉校涉生非正常死亡防控工作。推进“平安示范学校”创建。建立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应对教育突发安全事故。探索完善环校园安全带防控体系建设。探索构建“互联网+安全防范”体系,提升校园风险主动发现和预警能力。持续关注和防范教育系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时化解影响校园及周边安全的突出矛盾和典型敏感事件。

(五)构建教育规划落实机制。

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将本规划作为教育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按要求开展教育规划实施评估,强化评估结果的运用,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报道规划实施的新机制新做法,充分反映新进展新成效,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1.合川区20202025年幼儿园一览表

      2.合川区20202025年中小学校一览表

      3.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


附件1

合川区20202025年幼儿园一览表

类别

镇街

合计

2020

合计

2025

备注

212

公办

民办

235

公办

民办

中心

合阳城街道

33

新华幼儿园

学昌门幼儿园

合师附小幼儿园

五尊完小幼儿园

凉亭子小学幼儿园

新华小学附属幼儿园

共计6所。

江城幼儿园红星幼儿园

群星幼儿园立石幼儿园

荟园幼儿园艺海幼儿园

米乐幼儿园明德幼儿园

丽都幼儿园智洋幼儿园

凉亭幼儿园锦城幼儿园

袁家幼儿园四季幼儿园

世博爱幼儿园希望幼儿园

乐满地幼儿园阳光幼儿园

小荷花幼儿园小星星幼儿园

牟山村幼儿园新启点幼儿园

利川容发幼儿园心恋星幼儿园

龙天华府幼儿园

龙天凤凰童乐园

天玺未来之星幼儿园

共计27所。

43

新华幼儿园

学昌门幼儿园

合师附小幼儿园

五尊完小幼儿园

凉亭子小学幼儿园

新华小学附属幼儿园

博萃幼儿园(新增)

牟山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袁家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利川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育林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濮岩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立石子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新华幼儿园花果分园(新增)

濮湖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大南街幼儿园悦府分园(新增)

共计16所。

江城幼儿园红星幼儿园

群星幼儿园立石幼儿园

荟园幼儿园艺海幼儿园

米乐幼儿园明德幼儿园

丽都幼儿园智洋幼儿园

凉亭幼儿园锦城幼儿园

袁家幼儿园四季幼儿园

世博爱幼儿园希望幼儿园

乐满地幼儿园阳光幼儿园

小荷花幼儿园小星星幼儿园

牟山村幼儿园新启点幼儿园

利川容发幼儿园心恋星幼儿园

龙天华府幼儿园

龙天凤凰童乐园

天玺未来之星幼儿园

共计27所。


南津街街道

44

白鹿幼儿园

南滨幼儿园

行知幼儿园

南津街幼儿园

花园小学幼儿园

临渡小学幼儿园

张桥小学幼儿园

中南小学幼儿园

东津沱小学幼儿园

大南街幼儿园(分园)

高阳幼儿园(含分园)

十塘完全小学幼儿园

共计12所。

艾乐幼儿园盼盼幼儿园

振兴幼儿园朝阳幼儿园

德佳幼儿园爱心幼儿园

慧鑫幼儿园乖乖幼儿园

培优幼儿园南津幼儿园

宝润幼儿园南溪幼儿园

林合幼儿园童心幼儿园

南城幼儿园太阳幼儿园

红星幼儿园育才幼儿园

苗苗幼儿园乐乐幼儿园

春花幼儿园保健幼儿园

金太阳幼儿园欣思维幼儿园

龙天星座幼儿园安格堡幼儿园

龙天智乐幼儿园

朗萌巴蜀实验幼儿园

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园

江上城大地幼儿园

威立顿金九城幼儿园

才儿坊世界城幼儿园

共计32所。

46

白鹿幼儿园

南滨幼儿园

行知幼儿园

南津街幼儿园

花园小学幼儿园

临渡小学幼儿园

张桥小学幼儿园

中南小学幼儿园

东津沱小学幼儿园

大南街幼儿园(分园)

高阳幼儿园(含分园)

十塘完全小学幼儿园

凤凰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九峰山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共计14所。

艾乐幼儿园盼盼幼儿园

振兴幼儿园朝阳幼儿园

德佳幼儿园爱心幼儿园

慧鑫幼儿园乖乖幼儿园

培优幼儿园南津幼儿园

宝润幼儿园南溪幼儿园

林合幼儿园童心幼儿园

南城幼儿园太阳幼儿园

红星幼儿园育才幼儿园

苗苗幼儿园乐乐幼儿园

春花幼儿园保健幼儿园

金太阳幼儿园欣思维幼儿园

龙天星座幼儿园安格堡幼儿园

龙天智乐幼儿园

朗萌巴蜀实验幼儿园

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园

江上城大地幼儿园

威立顿金九城幼儿园

才儿坊世界城幼儿园

共计32所。




钓鱼城街道

26

久长街幼儿园

杨柳街幼儿园

朱家巷幼儿园

东渡小学幼儿园

钓鱼城完小幼儿园

大南街幼儿园(本部)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共计7所。

荣兴幼儿园观寺幼儿园

思居幼儿园万通幼儿园

春森幼儿园博艺幼儿园

东海幼儿园蓝天幼儿园

滨江路幼儿园培青幼儿园

天启达幼儿园苗苗幼儿园

龙天智乐幼儿园新苗苗幼儿园

江润伟才幼儿园小百花幼儿园

卓尔实验学校幼儿园

中艺花滩幼儿园

花滩英豆兒幼儿园

共计19所。

32

久长街幼儿园

杨柳街幼儿园

朱家巷幼儿园

东渡小学幼儿园

钓鱼城完小幼儿园

大南街幼儿园(本部)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大南街幼儿园花滩总园(新增)

花滩3个幼儿园(新增)

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附属幼儿园(新增)

北环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共计13所。

荣兴幼儿园观寺幼儿园

思居幼儿园万通幼儿园

春森幼儿园博艺幼儿园

东海幼儿园蓝天幼儿园

滨江路幼儿园培青幼儿园

天启达幼儿园苗苗幼儿园

龙天智乐幼儿园新苗苗幼儿园

江润伟才幼儿园小百花幼儿园

卓尔实验学校幼儿园

中艺花滩幼儿园

花滩英豆兒幼儿园

共计19所。


盐井

街道

2

盐井街道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华星幼儿园

共计1所。

4

盐井街道中心幼儿园

沙南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朱家巷幼儿园泰吉半岛分园(新增)

共计3所。

华星幼儿园

共计1所。


草街

街道

4

草街街道中心幼儿园

大庙完全小学幼儿园

育才学校幼儿园

共计3所。

金德凯顿幼儿园

共计1所。

5

草街街道中心幼儿园

大庙完全小学幼儿园

育才学校幼儿园

草街二小附属幼儿园(新增)

共计4所。

金德凯顿幼儿园

共计1所。


云门

街道

14

云门中学附属幼儿园

云门街道中心幼儿园

万家完小幼儿园

双江完小幼儿园

高龙完小幼儿园

共计5所。

大拇指幼儿园育苗幼儿园

高龙幼儿园大碑幼儿园

小平幼儿园任沟幼儿园

荣欣幼儿园天龙幼儿园

滩脑幼儿园

共计9所。

14

云门中学附属幼儿园

云门街道中心幼儿园

万家完小幼儿园

双江完小幼儿园

高龙完小幼儿园

共计5所。

大拇指幼儿园育苗幼儿园

高龙幼儿园大碑幼儿园

小平幼儿园任沟幼儿园

荣欣幼儿园天龙幼儿园

滩脑幼儿园

共计9所。


大石

街道

5

大石街道中心幼儿园

利泽完小学幼儿园

尖山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爱欣幼儿园启蒙幼儿园

共计2所。

5

大石街道中心幼儿园

利泽完小学幼儿园

尖山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爱欣幼儿园启蒙幼儿园

共计2所。


中心镇

三汇镇

6

三汇镇中心幼儿园

汇北完全小学幼儿园

响水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红花幼儿园苗苗幼儿园

格林阳光幼儿园

共计3所。

6

三汇镇中心幼儿园

汇北完全小学幼儿园

响水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红花幼儿园苗苗幼儿园

格林阳光幼儿园

共计3所。


钱塘镇

5

钱塘镇中心幼儿园

广贤完小幼儿园

泥溪完小幼儿园

会龙完小幼儿园

大柱完小幼儿园

共计5所。


5

钱塘镇中心幼儿园

广贤完小幼儿园

泥溪完小幼儿园

会龙完小幼儿园

大柱完小幼儿园

共计5所。



龙市镇

10

龙市镇中心幼儿园

孙家完小幼儿园

佛门完小幼儿园

三星完小幼儿园

古城完小幼儿园

码头完小幼儿园

东岳完小幼儿园

共计7所。

春苗幼儿园街道幼儿园

小星星幼儿园

共计3所。

10

龙市镇中心幼儿园

孙家完小幼儿园

佛门完小幼儿园

三星完小幼儿园

古城完小幼儿园

码头完小幼儿园

东岳完小幼儿园

共计7所。

春苗幼儿园街道幼儿园

小星星幼儿园

共计3所。


太和镇

9

太和镇中心幼儿园

小河小学附属幼儿园

黑靖小学附属幼儿园

共计3所。

阳光幼儿园小名星幼儿园

小星星幼儿园学乐幼儿园

新芽幼儿园永乐幼儿园

共计6所。

9

太和镇中心幼儿园

小河小学附属幼儿园

黑靖小学附属幼儿园

共计3所。

阳光幼儿园小名星幼儿园

小星星幼儿园学乐幼儿园

新芽幼儿园永乐幼儿园

共计6所。


二郎镇

2

二郎镇中心幼儿园

兴坝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2

二郎镇中心幼儿园

兴坝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特色镇

沙鱼镇

1

沙鱼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1

沙鱼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官渡镇

4

官渡镇中心完小幼儿园

方碑完小幼儿园

福寿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金苹果幼儿园

共计1所。

4

官渡镇中心完小幼儿园

方碑完小幼儿园

福寿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金苹果幼儿园

共计1所。


肖家镇

1

肖家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1

肖家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古楼镇

1

古楼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1

古楼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三庙镇

4

三庙镇中心幼儿园

七间幼儿园

三岔完小幼儿园

凤山小学幼儿园

共计4所。


4

三庙镇中心幼儿园

七间幼儿园

三岔完小幼儿园

凤山小学幼儿园

共计4所。



龙凤镇

2

龙凤镇中心幼儿园

赤水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2

龙凤镇中心幼儿园

赤水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隆兴镇

2

隆兴镇中心幼儿园

龙井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2

隆兴镇中心幼儿园

龙井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铜溪镇

3

铜溪镇中心幼儿园

金沙完小幼儿园

九岭小学幼儿园

共计3所。


4

铜溪镇中心幼儿园

金沙完小幼儿园

九岭小学幼儿园

涪滨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增)

共计4所。



双凤镇

4

双凤镇中心幼儿园

保合完小幼儿园

喻家完小幼儿园

云峰完小幼儿园

共计4所。


4

双凤镇中心幼儿园

保合完小幼儿园

喻家完小幼儿园

云峰完小幼儿园

共计4所。



狮滩镇

2

狮滩镇中心幼儿园

安全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2

狮滩镇中心幼儿园

安全完小幼儿园

共计2所。



小沔镇

3

小沔镇中心幼儿园

八角完全小学幼儿园

小溅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3

小沔镇中心幼儿园

八角完全小学幼儿园

小溅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香龙镇

3

香龙镇中心幼儿园

黄桷完小幼儿园

香炉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3

香龙镇中心幼儿园

黄桷完小幼儿园

香炉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燕窝镇

3

燕窝镇中心幼儿园

合隆幼儿园

共计2所。

炉山天地兴幼儿园

共计1所。

3

燕窝镇中心幼儿园

合隆幼儿园

共计2所。

炉山天地兴幼儿园

共计1所。


双槐镇

5

双槐镇中心完小幼儿园

渭溪幼儿园

黄土完小幼儿园

三觉完小幼儿园

马寨完小幼儿园

共计5所。


5

双槐镇中心完小幼儿园

渭溪幼儿园

黄土完小幼儿园

三觉完小幼儿园

马寨完小幼儿园

共计5所。




涞滩镇

4

涞滩镇中心幼儿园

宝华幼儿园

双龙湖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新苗幼儿园

共计1所。

4

涞滩镇中心幼儿园

宝华幼儿园

双龙湖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新苗幼儿园

共计1所。


清平镇

3

清平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陵川少儿艺术学校星星幼儿园

共计2所。

3

清平镇中心幼儿园

共计1所。

陵川少儿艺术学校星星幼儿园

共计2所。


土场镇

4

土场镇中心幼儿园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共计2所。

爱心幼儿园银翔城童心幼儿园

共计2所。

5

土场镇中心幼儿园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天顶小学附属幼儿园

共计3所。

爱心幼儿园银翔城童心幼儿园

共计2所。


渭沱镇

3

渭沱镇中心幼儿园

油桥完小幼儿园

化澄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3

渭沱镇中心幼儿园

油桥完小幼儿园

化澄完小幼儿园

共计3所。



附件2

合川区20202025年中小学校一览表

类别

镇街

2020

2025

合计

小学

初中

高中

职高

特教

合计

小学

初中

高中

职高

特教

145

105

25

9

4

2

163

119

28

10

4

2

中心城区

合阳城街道

8

凉亭子小学新华小学师范附属小学濮湖小学学昌门小学花果小学五尊小学

——

合川中学

——


17

凉亭子小学新华小学

师范附属小学濮湖小学

学昌门小学花果小学

五尊小学

牟山小学(新增)

袁家小学(新增)

利川小学(新增)

育林小学(新增)

濮岩小学(新增)

立石子小学(新增)

花果初中(新增)

育林初中(新增)

牟山初中(新增)

合川中学

——


南津街街道

16

高阳小学南津街小学白鹿小学南滨路小学

行知小学东津沱小学

中南小学南溪小学

花园小学张桥小学

十塘小学临渡小学

合阳中学

南屏中学

——

——

特殊学校

工读校

18

高阳小学南津街小学

白鹿小学南滨路小学

行知小学东津沱小学

中南小学南溪小学

花园小学张桥小学

十塘小学临渡小学

凤凰小学(新增)

九峰山小学(新增)

合阳中学

南屏中学

——

——

特殊学校

工读校

钓鱼城街道

12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久长街小学杨柳街小学

东渡小学嘉滨路小学

思居小学钓鱼城小学

卓尔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民办)

瑞山中学

教师进修校

育才职教中心

茂森职业学校

——

15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久长街小学杨柳街小学

东渡小学嘉滨路小学

思居小学钓鱼城小学

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新增)

北环路小学(新增)

卓尔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民办)

花滩初中(新增)

瑞山中学

教师进修校

育才职教中心

茂森职业学校

——


盐井
街道

2

盐井小学

——

合川实验中学

——

——

3

盐井小学

沙南小学(新增)

——

合川实验中学

——

——

草街
街道

6

育才学校大庙小学

草街小学

合川巴蜀小学

育才中学

北新巴蜀中学

——

——

——

7

育才学校大庙小学

草街小学

合川巴蜀小学

草街二小(新增)

育才中学

北新巴蜀中学

——

——

云门
街道

7

云门小学高龙小学

万家小学双江小学

蒲溪小学天星小学

——

云门中学

——

——

7

云门小学高龙小学

万家小学双江小学

蒲溪小学天星小学

——

云门中学

——

——

大石
街道

6

大石小学尖山小学

利泽小学

尖山中学

大石中学

合川卫生学校

——

6

大石小学尖山小学

利泽小学

尖山中学

大石中学

合川卫生学校

——

中心镇

三汇镇

3

响水小学汇北小学

三汇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

——

——

3

响水小学汇北小学

三汇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

——

——

钱塘镇

7

钱塘小学泥溪小学

金子小学会龙小学

广贤小学大柱小学

钱塘中学

——

——

——

7

钱塘小学泥溪小学

金子小学会龙小学

广贤小学大柱小学

钱塘中学

——

——

——

龙市镇

8

龙市小学孙家小学

佛门小学三星小学

古城小学码头小学

东岳小学

——

龙市中学

——

——

8

龙市小学孙家小学

佛门小学三星小学

古城小学码头小学

东岳小学

——

龙市中学

——

——

太和镇

4

太和小学黑靖小学

小河小学

——

太和中学

——

——

4

太和小学黑靖小学

小河小学

——

太和中学

——

——

二郎镇

3

二郎小学兴坝小学

二郎中学

——

——

——

3

二郎小学兴坝小学

二郎中学

——

——

——

特色镇

沙鱼镇

1

沙鱼小学

——

——

——

——

1

沙鱼小学

——

——

——

——

官渡镇

4

官渡小学福寿小学

方碑小学

官渡中学

——

——

——

4

官渡小学福寿小学

方碑小学

官渡中学

——

——

——

肖家镇

2

卢作孚小学

卢作孚中学

——

——

——

2

卢作孚小学

卢作孚中学

——

——

——

古楼镇

2

古楼小学

古楼中学

——

——

——

2

古楼小学

古楼中学

——

——

——

三庙镇

6

三庙小学七间小学

三岔小学凤山小学

三庙中学

七间中学

——

——

——

6

三庙小学七间小学

三岔小学凤山小学

三庙中学

七间中学

——

——

——

龙凤镇

3

龙凤小学赤水小学

龙凤中学

——

——

——

3

龙凤小学赤水小学

龙凤中学

——

——

——

隆兴镇

3

隆兴小学龙井小学

隆兴中学

——

——

——

3

隆兴小学龙井小学

隆兴中学

——

——

——

铜溪镇

3

九岭小学金沙小学

铜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

——

——

4

九岭小学金沙小学

涪滨小学(新增)

铜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

——

——

双凤镇

5

双凤小学保合小学

云峰小学喻家小学

双凤中学

——

——

——

5

双凤小学保合小学

云峰小学喻家小学

双凤中学

——

——

——

狮滩镇

3

狮滩小学安全小学

狮滩中学

——

——

——

3

狮滩小学安全小学

狮滩中学

——

——

——

小沔镇

4

小沔小学小溅小学

八角小学

——

小沔中学

——

——

4

小沔小学小溅小学

八角小学

——

小沔中学(只举办初中)

——

——

香龙镇

4

香龙小学香炉小学

黄桷小学

香龙中学

——

——

——

4

香龙小学香炉小学

黄桷小学

香龙中学

——

——

——


燕窝镇

4

燕窝小学合隆小学

炉山小学

燕窝中学

——

——

——

4

燕窝小学合隆小学

炉山小学

燕窝中学

——

——

——

双槐镇

6

双槐小学渭溪小学

黄土小学马寨小学

三觉小学

渭溪中学

——

——

——

6

双槐小学渭溪小学

黄土小学马寨小学

三觉小学

渭溪中学

——

——

——

涞滩镇

3

涞滩小学宝华小学

双龙湖小学

——

——

——

——

3

涞滩小学宝华小学

双龙湖小学

——

——

——

——

清平镇

2

川心小学

清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

——

——

2

川心小学

清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

——

——

土场镇

4

土场小学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小学

土场中学

银翔实验中学

——

——

5

土场小学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小学

天顶小学(新增)

土场中学

银翔实验中学

——

——

渭沱镇

4

渭沱小学油桥小学

化澄小学

渭沱中学

——

——

——

4

渭沱小学油桥小学

化澄小学

渭沱中学

——

——

——

附件3

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预计开工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总投资

资金来源

“十四五”期间投资额

备注

合计

587690


435190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30000


30000


1

成渝行知教育思想教师培训中心和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待定

新建

依托陶行知纪念馆、古圣寺、育才学校等资源,在周边征地200亩左右,建立一个集培训、研学旅行、实践、体验、学术休假为一体的区域性教师培训中心和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2023

2028

30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0


二、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工程

1200


1200


2

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分学段、分学科、分区域建设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30个。

2021

2025

1200

地方财政资金

1200


三、学位保障工程

386390


285390


3

花滩3个幼儿园新建工程

花滩新城

新建

新建3个幼儿园15000平方米,占地25亩。

2022

2026

6000

地方财政资金

3000


4

大南街幼儿园花滩总园新建工程

花滩新城

新建

新建幼儿园12000平方米,占地15亩。

2022

2024

4800

地方财政资金

4800


5

幼儿园改造工程

相关幼儿园

改建

装修回收、回购、移交幼儿园;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通过改善校园环境、购置设施设备等方式,整体提升全区幼儿园办园条件。

2021

2025

6300

地方财政资金

6300


6

凤凰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金九城

新建

新建学校29330平方米,占地73亩。

2020

2021

11000

地方财政资金

11000


7

涪滨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新加坡风情园片区

新建

新建学校23000平方米,占地31亩。

2022

2024

6600

地方财政资金

6600


8

沙南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沙南社区

新建

新建学校30000平方米,占地70亩。

2022

2024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2000


9

牟山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沙北路

新建

新建学校30000平方米,占地70亩。

2021

2023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2000


10

袁家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学府1

新建

新建学校23000平方米,占地47亩。

2022

2024

9000

地方财政资金

9000


11

利川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利川社区

新建

新建学校30000平方米,占地70亩。

2024

2026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12

育林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育林路

新建

新建学校23000平方米,占地47亩。

2024

2026

9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13

九峰山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工业园区

新建

新建学校16500平方米,占地36亩。

2024

2025

6600

地方财政资金

6600


14

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花滩新城

新建

新建学校30000平方米,占地56亩。

2022

2024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2000


15

立石子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新华社区

新建

新建学校12000平方米,占地19亩。

2023

2025

4800

地方财政资金

4800


16

北环路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濮岩社区

新建

新建学校23000平方米,占地53亩。

2022

2024

9000

地方财政资金

9000


17

濮岩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濮岩社区

新建

新建学校23000平方米,占地47亩。

2025

2027

9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18

草街二小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草街街道

新建

新建学校30000平方米,占地70亩。

2025

2027

10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19

天顶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工程

土场镇

新建

新建学校30000平方米,占地70亩。

2025

2027

10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20

花滩初中新建工程

花滩新城

新建

新建学校30000平方米,占地54亩。

2022

2023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2000


21

育林初中新建工程

育林路

新建

新建学校35000平方米,占地72亩。

2025

2027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22

花果初中新建工程

花果小学旁

新建

新建学校35000平方米,占地79亩。

2021

2023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2000


23

牟山初中新建工程

沙北路

新建

新建学校35000平方米,占地70亩。

2025

2027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24

龙市小学扩建工程

龙市小学

扩建

扩建学校6000平方米,占地4亩。

2020

2021

2500

地方财政资金

2500


25

高阳小学综合楼工程

高阳小学

扩建

扩建学校12000平方米,占地9.4亩。

2021

2022

3000

地方财政资金

3000


26

大石小学扩建工程

大石小学

扩建

改扩建学校2500平方米,占地32亩。

2025

2027

1000

地方财政资金

500


27

东津沱小学扩建工程

东津沱小学

扩建

扩建学校13200平方米,占地13.3亩。

2022

2024

5000

地方财政资金

5000


28

合师附小扩建工程

合师附小

扩建

改扩建学校12000平方米,占地54亩。

2023

2026

48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29

南津街小学扩建工程

南津街小学

扩建

扩建学校9000平方米。

2024

2027

36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30

杨柳街小学扩建工程

杨柳街小学

扩建

扩建学校9000平方米。

2024

2027

36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31

学昌门小学扩建工程

学昌门小学

扩建

扩建学校2500平方米。

2024

2026

1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


32

合阳中学改建工程

合阳中学

改建

改建学校22000平方米。

2022

2026

10000

地方财政资金

4000


33

城北体育馆工程

合川中学

新建

新建体育馆26000平方米,占地38亩。

2022

2027

26000

地方财政资金

15000


34

合川中学合宗书院建设工程

合川中学

新建

新建仿合宗书院1500平方米。

2022

2023

690

地方财政资金

690


35

太和中学石岭点食堂建设工程

太和中学

改建

改建食堂2400平方米。

2022

2023

750

地方财政资金

750


36

教师进修校食堂改扩建工程

教师进修校

扩建

扩建食堂2400平方米。

2021

2022

850

地方财政资金

850


37

北新巴蜀中学改扩建工程

北新巴蜀中学

改扩建

扩建图书馆2000平方米、教师公寓4100平方米、学生公寓9500平方米、游泳池1050平方米,改建运动场5200平方米。

2022

2027

6500

地方财政资金

2000


38

北新巴蜀中学补助项目

北新巴蜀中学

补助

补助北新巴蜀中学民转公经费。

2022

2023

65000

地方财政资金

65000


39

银翔实验中学补助项目

银翔实验中学

补助

补助银翔实验中学民转公经费。

2022

2023

54000

地方财政资金

54000


四、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示范工程

22000


22000


40

成渝专门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合阳城街道

新建

扩建合川区专门学校(工读校),建筑面积27400平方米,占地70亩。

2022

2025

10000

政府投资

10000


41

成渝特殊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待定

新建

迁建合川区特殊教育学校,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占地80亩。

2022

2025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12000


五、学校优质均衡设施设备提升工程

18500


13500


42

学校优质均衡设施设备提升工程

相关学校

改建

升级改造理化生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各130余间,升级改造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各180余间,升级改造卫生室、科技室、劳技室各150余间,为50余所学校配备食堂设备,建设心理咨询室150余间,配备图书170余万册。

2022

2027

15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0


43

中小学照明设施改造工程

相关学校

改建

改造全区中小学照明设施。

2022

2025

3500

地方财政资金

3500


六、应用技术教育深度融合工程

73000


27000


44

中等职业学校新建工程

待定

新建

适时新建职业教育学校1所,建筑面积140000平方米,占地350亩。

2025

2028

30000

地方财政资金

5000


45

育才职教中心体育馆工程

育才职教中心

新建

新建体育馆8000平方米。

2022

2023

2000

地方财政资金

2000


46

育才职教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工程

育才职教中心

新建

建设公共实训基地5000平方米。

2020

2021

5000

地方财政资金

5000


47

卢作孚创业创新中心工程

待定

新建

新建创新中心20000平方米,占地40亩。

2025

2028

8000

地方财政资金

2000


48

康养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工程

待定

新建

新建实训中心20000平方米,占地40亩。

2025

2028

8000

地方财政资金

2000


49

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实训中心项目

待定

新建

新建实训中心20000平方米,占地40亩。

2025

2028

8000

地方财政资金

3000


50

中职教育提升工程

相关中职学校

新建

建设1所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6个市级骨干专业,打造1所市级优质中职学校、2-3个市级中职学校优质专业,推动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国家级实体化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3-4个中职专业实训基地,打造1个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和2双基地,推动一批中职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及“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021

2025

12000

地方财政资金

8000


七、社区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

1000


500


51

社区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

相关镇街

新建

建成5个以上社区教育示范镇街,10个以上社区教育示范学校,推进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合川分中心)建设。

2022

2027

1000

地方财政资金

500


八、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

22300

0

22300


52

智慧教育基础网络升级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建设满足智慧教育教学需要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升级改造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支持IPV6,提升网络带宽。

2022

2025

9000

地方财政资金

9000


53

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建设市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30所、市级名校网络课堂示范学校10所。

2022

2025

10500

地方财政资金

10500


54

优质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建设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建设各学段各学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中心。

2022

2025

2000

地方财政资金

2000


55

校安云综合管控云平台建设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建设校安云综合管控云平台。

2022

2025

800

地方财政资金

800


九、教育质量巩固提升工程

33300


33300


56

优质园+”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相关幼儿园

新建

建立城区优质园+公办中心园和城区薄弱公办园+学校附设园+镇街内民办幼儿园发展共同体,通过园务管理、课程资源、师资队伍互派共享,走出去请进来强化师资培训等方式整体提升全区幼儿园办园水平。

2022

2025

8300

地方财政资金

8300


57

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及学校结对帮扶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鼓励优质学校引领,开展一体化或联盟式集团化办学,或由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开展结对帮扶等,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

2021

2025

10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0


58

课程创新示范区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与国家级专业指导机构深度合作,在全区范围内整体开展课程改革,在各学段打造一批课程创新基地,推进合川建成重庆市乃至国家级课程创新示范区。

2021

2025

5000

地方财政资金

5000


59

基础教育质量一体化提升工程

相关学校

新建

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教科研、质量监测评价等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2021

2025

10000

地方财政资金

10000


部门解读:

《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解读》

一图读懂:

一图看懂《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文件下载: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1000956号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