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繁体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访客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农业概况

重庆市合川区农业概况

文章来源: 区农业农村委 时间: 2023-07-24 责任编辑:

    一、基本情况

    合川是农业大区,素有“巴渝粮仓”之美誉,全区乡村常住人口4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146.4万亩,粮食、生猪、水产产量多年位居全市第一。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4.8亿元、增加值108.8亿元,分别增长7.3%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35元,增长10.1%。先后被国务院、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区、全国农业(生猪)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二、“三农”工作情况

    近年来,合川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坚持抓巩固衔接、稳产保供、产业提质、融合发展,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一)保供产业稳中有进。始终把稳住农业基本盘,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牢牢将粮食安全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一是“米袋子”扎得更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202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68.1万亩,实现粮食总产70万吨、增长1.2%。其中,水稻67.3万亩,产量34.3万吨、增长1.3%;玉米37万亩,产量16.5万吨、增长1.4%;红苕38.9万亩,产量15.2万吨、增长0.1%。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种植面积23.3万亩,产量2.7万吨、增长3%。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物资储备和供应工作,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力有序进行。二是“肉盘子”端得更稳。以稳定提升生猪产能和绿色循环发展为方向,以订单代养和自繁自养为主要模式,发挥德康、大正、龙殿山3家生猪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新改建标准猪场30个,全区生猪常年出栏量约108万头。其中,德康集团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初具成效,现养殖规模达50万头。三是“菜篮子”拎得更好。以设施蔬菜、加工蔬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城区周边鲜食保供产业带、三江沿岸设施蔬菜外销产业带、合肖线优质加工蔬菜产业带为重点发展区域,全年蔬菜种植面积53.5万亩,实现产量102.3万吨,为全市蔬菜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二)巩固衔接双向发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有效衔接这个关键点,从保持政策总体稳定着眼,从守住返贫致贫底线入手,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一是体制机制更趋完善。建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的区委农业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设立由区委和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五大振兴”工作专班,建立区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16名区领导定点开展帮扶。选派66名精干力量,一线参与3个重点帮扶镇和10个重点帮扶村乡村振兴工作。二是防止返贫致贫底线不断筑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21个政策性文件,确保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对现有1063个监测对象继续落实常态化帮扶措施,694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投入衔接资金700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消费帮扶等项目43个,持续带动脱贫群众致富增收。三是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不断深入。按照先重点示范、再推广铺开模式,大力推动“2+5”“3+10”示范镇村建设(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2个、先行示范镇5个,重点帮扶镇3个、重点帮扶村10个)。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园共创,成功引进中化现代农业、重粮集团、湖北亿穗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驻投产。

    (三)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旅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一是特色产业不断做强。优质柑橘以渠江、嘉陵江柑橘产业带为重点,发展爱媛38、金秋砂糖橘、龙回红等早熟品种和大雅、沃柑、明日见等晚熟品种,现有各类柑橘面积17.1万亩。优质桑蚕以企业带动、规模化发展为重点,发挥祥飞集团、万源禽蛋2家桑多元化利用龙头企业优势,发展桑园3.5万亩,桑叶蛋鸡饲养规模约30万羽。合川黑猪以保种和扩繁为重点,已建成德康国家级合川黑猪原种保种场,有合川黑猪血缘生猪年出栏量约8万头。生态渔业以推进水库保水生态养殖模式、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为方向,2021年全区水产面积7.08万亩,其中池塘(山坪塘)5.8万亩、水库1.3万亩,总产量4.8万吨,位列全市第一。同时,积极发展了以古楼镇、大石街道为核心的枇杷产业带6.4万亩,以双凤镇为核心的集中成片李子产业基地3万亩,以太和镇为核心的黄桃产业基地2万亩,以隆兴镇为核心的油橄榄产业基地3万亩,全区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初具规模、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二是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肉制品、粮油和调味品加工,兼顾发展桑多元化、中药材加工等,培育加工企业281家,其中,规上加工企业65家。德佳、希尔安等27家企业荣获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合川区获评重庆市100亿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以“人文休闲、康养度假”为定位,以“历史文化、滨水生态、乡村风物”为特质,深入挖掘特色农业基地、特色村镇、农村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推进农文旅康养深度融合。2021年,乡村旅游收入达20.4亿元,增长3.4%三是产业品牌不断做优。打造“合美合川”区域公共品牌,定期举办合川优质农产品“上海·合川周”、“合川区消费帮扶周”等活动,打造“两品一标”产品150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个、“巴味渝珍”授权产品21个,品牌规模体系逐步成型,品牌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持续放大。

    (四)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牢牢抓住政策机遇,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重点,全力推进乡村建设。一是乡村规划全面覆盖。持续优化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庄规划,增强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不断提高乡村规划水平,注重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和文化保护等风貌控制,突出地域特色,全区322个行政村村规划编制覆盖率100%二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47个,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建成农村25户以上集聚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2个,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100%1000人以上常住人口农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区6个村被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77个村获评市级美丽宜居村庄,数量居全市第一。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村民小组通畅率、通达率均达100%,低收入群体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农村配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管道燃气实现“镇镇通”,4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邮政普遍服务和寄递服务实现“村村通”。

    (五)农村改革稳妥推进。逐步加大对“人”“地”“钱”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深化改革驱动,不断释放农业农村动力活力。一是“三变”改革扩面深化。2018年起,先后在74个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在肖家镇整镇推进“三变”改革,盘活耕地、集体林地、草地、闲置撂荒土地等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8.2万亩、资金变股金3473万元、农民变股东11.3万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7年以来,全区整合资金6450万元支持186个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322个村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进行了登记赋码。2021年,全区村集体平均经营收入达到18万元。三是大力培育乡土人才。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招聘教育、卫生、农业等乡镇基层紧缺实用人才15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5000余人。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现有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各2940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1000956号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