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繁体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访客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六稳”“六保” / 重要政策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 2020-11-03 责任编辑:

合川府发〔2020〕9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合川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重点企业,有关单位:

《合川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

                             2020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合川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新形势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抢抓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市场机遇的重要任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迫切需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2010号)精神,结合合川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市委赋予合川“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新定位和“加快融合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在推进主城都市区发展中展现新作为”新要求,按照产业、区域、城乡、产城景“四个融合”发展方向,聚焦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承载力、公共服务能力“三个实力”,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恢复发展传统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国际化水平和防风险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5%左右;服务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5%左右;吸纳就业能力持续提升;服务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围绕全国旅游目的地、西部产业高地、西部创新高地、西部应用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高地、重庆北部和周边区域交通物流枢纽、重庆北部和周边区域医疗康养服务中心“四地一枢纽一中心”发展目标,推动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改造培训与软件服务、文化旅游体育服务、生态康养、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路径。

——坚持创新引领,聚焦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争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为契机,加快创新技术及场景率先落地。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适应服务业内涵、形式及实现途径变化,抢抓疫情催生的线上购物、线上阅读、线上娱乐、线上游戏等市场机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平台经济在拓展消费市场、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功能,支持引进优质平台,从“培育平台经济增长极”与“创新平台经济潜力股”两个维度着手,培育壮大平台经济规模。建设一批综合服务平台,高水平打造工业互联网、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平台。

——推动融合发展,深挖产业、区域、城乡、产城景融合发展价值。深挖服务业跨界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市场主体,推动市场主体规模壮大、品质提升。发挥多元化融合主体作用,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效应,激发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活力。鼓励重点行业和领域代表性企业开展行业、企业融合发展试点。抓好一批招商项目,依托“智博会”“西洽会”等平台,充分发挥组团招商的作用,坚持不懈专业招商,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拓展汽车后市场、工业互联网、大健康、文商旅农融合发展业态,推进服务业融合型载体建设,争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推进天顶汽车城、信息安全产业城以及钓鱼城大景区建设,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

——优化区域布局,高品质打造重点服务功能板块。重点打造以信息安全为主导的信息科技产业集聚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改造培训与软件服务为主的数字经济发展示范重要集聚区、以钓鱼城、涞滩古镇为代表的文旅融合发展区、以生态康养为特色的康养服务集聚区、以汽车后市场为特色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以三江核心商圈为重点的商业商务集聚区等服务业功能板块。

——深化改革开放,优化服务环境。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推进一批改革事项,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释放服务市场活力。进一步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

——提升标准化水平,塑造“合川服务”品牌。引导企业树立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意识,完善服务标准,强化品牌引领。开展服务标准、服务认证示范,推动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面实施。完善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树立行业标杆。选择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组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合川服务”品牌。加强服务品牌保护力度,依法依规查处侵权假冒服务品牌行为。

二、重点任务

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新形势,创新发展信息安全服务、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文化旅游服务、健康服务、现代物流等支柱服务业,提升发展汽车后市场、高端商业、社区及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探索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及专业中介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创新服务业新供给,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一)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

围绕国家战略,提升软件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以工业软件、信息服务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加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信息安全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动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布局发展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信息安全系统集成与服务,打造国家级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壮大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建设千亿级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引进一批“世界IT百强”和“中国软件百强”信息安全相关企业,打造互联网安全软件与服务、数据安全服务、信息安全系统产品与应用等全国信息安全知名产品。谋划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60“安全大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大科学装置”),争取突破云安全产品、数据防泄漏、APT攻击检测防御、威胁情报收集和分析、智能制造安全防护、隐私保护等信息安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建设电子科大区块链及密码学研究中心、蜂巢互联博世智能制造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依托罗克佳华,推进区块链创新产业发展,助力国家级区块链产业创新示范园区落地重庆。依托区信息安全产业城积极建设软件产业园(特色型),推动软件产业集约发展。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工业行业应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工业智能化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推动全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综合实施精益培训服务、计划管理提升、设备管理能力提升、物流管理能力提升等培训项目。到2025年,全区软件业务收入达100亿元。

(二)文化旅游服务。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川)广(安)遂(宁)南(充)广(元)建设,构建嘉陵江流域文旅产业链。围绕“一城、一镇、三江”构建全域旅游体系,打造中国旅游新地标,打响“水秀三江·古韵合川”旅游品牌。全力推进钓鱼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5A级旅游景区同创,推进钓鱼城景区品质升级、文化遗产保护及环境整治,推进景城融合建设,丰富体验项目,提升钓鱼城遗址文旅商融合发展价值。全面推进涞滩古镇5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造西部禅宗文化小镇,做精文创产业和特色体验。推进龙多山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造“巴蜀分界、佛道名山”特色。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整合提升旅游集散体系,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文旅设施、智慧平台。探索“云旅游”模式,培育数字景区、线上阅读、智慧旅游、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文体游娱”新业态。特色化推进“三江”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农旅主题品牌、一批特色旅游镇街、一批特色旅游村。深挖合川人文底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支持开展影视艺术创作。加快构建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等体育服务体系,打造龙舟、登山等一批特色品牌赛事。到2025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

(三)健康和养老托育服务。

加强疾病预防尤其是流行性疾病预防体系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推进重大疫情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行业平战转换能力。积极推动渝西北、川东北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发展,实现跨省异地门诊医疗直接结算。发展智慧医疗,建设智慧医院,逐步推广远程会诊等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布局建设重庆北部和周边区域医疗康养服务中心,打造主城都市区高端生态康养养生福地。构建大健康产业业态,围绕全生命周期管理,培育发展健康咨询、康体美容、康复保健、健康保险等服务门类,推动健康服务与旅游、养老、保险、体育跨界融合发展。在沙溪、小安溪片区,布局打造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休闲养老功能为一体的“健康医疗+养生养老”智慧康养示范基地。在高职教城片区、北城思居片区、花滩新城片区、信息安全产业城片区,分阶段打造个性化康养服务基地,打造“抱团式”和“合租式”医养结合型养老住宅。按照大健康产业发展思路,推进三产联动发展,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绿色农产品种养殖、健康食品加工、包装设计及营销策划,打造健康产业“后备箱经济”。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施农村敬老院提档升级,改造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支持养老企业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培育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的养老综合体。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建设智慧养老院,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到2025年,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左右,社会化养老服务床位运营比例超过60%,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50%

(四)现代物流服务。

立足中欧班列(渝新欧)入渝第一站的开放区位优势,打造重庆市重要的“铁公水”多式联运区、渝西北大宗物资分拨中心和接轨重庆主城、辐射渝西北、川东北、远及欧陆的重要物流枢纽。高标准规划建设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大宗物资加工、分拨中心,发展口岸经济,布局大宗物资分拨、保税物流、专业市场、区域结算以及东南亚水果集散等功能项目,打造中欧班列(渝新欧)综合物流服务“首站”区。推动应急物流建设,完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推动城乡配送网络向末端延伸,推进城乡配送服务标准化,夯实邮政快递行业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冷链物流全链条融合发展,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完善冷链设施。到2025年,全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至12.5%左右。

(五)汽车后市场服务。

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中迅威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自主研发的“SaaS2.0汽云微配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打造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联盟体,建设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基地。发展智能化汽车后市场服务,推动装备、汽车、电子整机等制造企业在整机产品中植入微处理器、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建设产品标准化信息采集与控制、自动诊断、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预测和故障索引的管理平台,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升级打造“产品+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模式,继续引入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IT、汽车养护(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二手车及汽车租赁、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等行业的领军型、创新型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发展专业外包业务,建立专业化零部件工厂,专业从事电子、汽车、装备等领域标准化零部件个性化设计、生产及升级服务。重塑中国汽车后市场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建设汽车后市场标准化服务体系,创建供应链自主征信体系,促进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区汽车后市场服务机构营业收入达500亿元。

(六)高端商业。

推动高端商业向品牌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发展。提质增效三江商圈,突出三江特色,升级服务业态,支持城市综合体积极向体验经济、社交平台、家庭休闲场所、生活中心方向转变,支持以“社交化、情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购物中心发展,提升商业商务服务品质,推进核心商圈向商业商务集聚区、智慧商圈和形象展示区转型发展。升级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精心策划打造一批商旅文城融合发展、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全国知名特色商业街区。培育夜经济集聚特色,力争打造成为城市记忆文化片段、生活场景、商业空间有机融合的商旅文城融合发展特色示范。鼓励企业采取小程序、直播、微信、短视频等社交平台,提供“云逛街”体验式服务场景。到2025年,全区商业增加值达140亿元。

(七)电子商务。

做大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积极引进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项目,引进“新零售”总部贸易型企业、知名电商、网商、快递服务集成商、商贸商务大数据服务企业及物联网服务企业,培育发展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加快合川现代信息技术的商务环节应用推广。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优化升级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发展农资农产品端到端配送供应新模式,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持续实施电子商务扶贫行动。

(八)金融服务。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贸易金融、普惠金融等,鼓励发展“不见面”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强化线上服务能力和数字风控技术水平,提升网点服务线上化水平。以推动中小微诚信企业信用融资为具体抓手,引导组织在合金融机构、区级有关部门定期走访服务行业类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活动,促进银企信息互通。以加强挂牌上市企业储备培育为重点,大力推动服务行业类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交易。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大移动金融推动力度,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延伸服务半径,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支持金融机构围绕服务行业类企业融资需求,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底层关键技术,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改造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九)会展服务。

高标准办好“啤酒节”“汽车展”等大型展会,推动成渝共同举办系列展会、高端会议及专业论坛。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主要领域,打造一批专业会展品牌。培育引进国内会展品牌,鼓励会展企业向数字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搭建会展服务云平台,探索打造“线上房交会”“线上渝交会”等智慧展会。提升会展活动周边区域交通、餐饮、住宿和娱乐等配套服务功能。

(十)检验检测服务。

依托重庆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逐步壮大检验检测服务业。鼓励发展融合分析试验、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培训咨询等多功能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鼓励建设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产业需求、消费需求为导向,提升检验检测的质量基础作用。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提升检验检测质量水平。到2025年,全区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稳步增长达到20家(含分支机构),营业收入突破1.6亿元。

(十一)教育培训服务。

以满足高品质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为导向,引进培育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兴趣培训、文化教育、幼儿教育等市场供给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服务。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支持职业学校承接政府委托的各类培训项目。加快推进合川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索与四川临近市县开展联合培训的途径。加快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加速基于“渝教云”智慧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提升线上优质资源使用效率。借助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发展远程互动教育、线上教育、虚拟教育等,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现代职业教育和终身培训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教育培训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个性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成长。

(十二)批零住餐服务。

推动传统批发市场“触网”升级,打造集交易支付、信息撮合、供应链整合等于一体的综合市场。培育品牌连锁便利店,创新发展智能商超等新零售。鼓励零售企业采用移动支付技术,使用自助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推广“无接触”配送模式。鼓励餐饮企业开办“网上餐厅”,支持平台型企业联合线下餐饮门店拓展外卖业务。布局一批美食街、精品酒店、星级酒店、特色民宿、特色餐饮店。加大餐饮住宿企业、平台服务企业的安全、卫生和服务标准监管,为消费者提供安心安全的线上线下消费环境。

(十三)服务外包及专业中介服务。

发挥服务外包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指导、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发展传统出口产业,着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拓展服务外包行业领域,重点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医药研发、商务服务等领域服务外包,指导服务亿算云向境外提供计算机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法律、审计、公证、咨询、信用、知识产权、智库服务等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紧密相关的专业中介服务业。打造专业中介服务业示范区,构建高层次、多门类的专业中介服务体系。培育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综合性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高端智库,规划建设全过程咨询产业园。支持专业中介服务网络平台聚合专业人才和服务机构,提供“互联网+”定制化解决方案和管家式服务。搭建智能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到2025年,全区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达1亿美元,专业中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社区及家政服务。

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便利、规范的社区及家政服务体系。合理布局社区便民服务设施,丰富社区医疗、保洁、养老、看护、维修、美容美发等便民服务内容,提升物业管理、安保、快递配送等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打造集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管家。激活社区商业,拓展精细化定制、“微生活”“云社区”等新服务模式。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鼓励企业品牌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到2025年,全区实现消费者家政服务满意度评价达85%以上。

三、扶持政策

(一)优化政府服务。

1.优化政府采购资源要素配置。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事项,可通过政府采购、特许经营、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扩大政府购买范围,优化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加强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建立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引导和支持本地企业、本地产品入驻“地方精品馆”等电子卖场,有效承接政府分散采购资源。

2.破除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性障碍,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平等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健全公开遴选、评估体制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市场化保障措施。

(二)加大财税和价格支持。

3.加大财政精准扶持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统筹用足用好各级各类专项资金和政府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发展服务业关键领域、民生行业和新兴产业。

4.凡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

5.落实好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

6.落实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7.落实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股权激励递延纳税和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选择性税收优惠等政策。

8.认真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通知》(财税〔2018〕103号),对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出口企业货物实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

9.全面落实工商用电同价政策,加快推动落实服务业与工业用气、用水同价政策;支持服务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三)强化金融要素支撑。

10.对市级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的服务业项目给予区级配套资金支持。

11.支持发展动产融资,推动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扩容增效,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股权质押、商业保理等轻资产融资服务。

12.引导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重庆股转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开展股权融资。

13.发挥中小微诚信企业信用融资作用,提高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更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14.引导在合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后市场化融资有困难的企业和单位信贷支持力度。

(四)保障用地需求。

15.按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优化用地结构和土地供应调控机制,保障重大服务业功能性载体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

16.对符合规定的工业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批准可在5年过渡期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加强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有效发挥建筑服务功能。

(五)提升消费能力。

17.加大电子产品、汽车等消费促进力度,严格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丰富消费信贷金融产品,根据个人消费者征信评估和消费能力,合理放宽消费信贷期限,降低消费信贷利率;鼓励银行合理延长个人信贷、信用卡等免息还款期限,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

18.探索制定发放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券政策,激发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零售、旅游、娱乐、餐饮、住宿消费活力。适时推出重点景区门票、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制定系列文旅消费优惠措施。

(六)扩大开放合作。

19.依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争取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对接产业政策,布局实施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和事项。

20.依托中欧班列(渝新欧)入渝第一站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服务资源,加大引进外资企业投资力度,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引导辖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增强服务业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总召集人,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等相关单位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强对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对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质量监控、消费维权、税收征管等方面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推进服务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服务业价格监管,及时查处消费侵权等问题。

(三)增强人才支撑。

积极贯彻落实《合川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措施30条》,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体作用,探索建立完善服务业领域企业家、创新创业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发展高级人才寻访。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吸引集聚领军人才。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人才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人才职业化发展,畅通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职称申报渠道。进一步强化匠心服务精神和职业素养。大力支持区内高校、职业学校加强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政策解读: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1000956号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