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繁体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访客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预算 / 区级预算
信息索引号 115003820093254857/2023-00026 主题分类: 财政
发布机构 合川区财政局 体裁分类: 公告公示
有效性: 发布日期: 2023-02-27
标题: 关于重庆市合川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重庆市合川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重庆市合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重庆市合川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重庆市合川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重庆市合川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的调整预算,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990101万元,为预算的100.1%,下降19.6%;加上级补助收入47895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28000万元、上年结余14841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440万元,财政收入总计2002909万元。

全区财政支出完成1354436万元,为预算的83.3%,下降10.1%;加上解支出92722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22199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62638万元、年终结余271123万元,财政支出总计2002909万元。

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1695万元,为预算的97.9%,下降19.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5479万元,为预算的82.4%,下降23.6%

税收分行业看:

—工业入库全辖税收163595万元,下降21.9%,减收45975万元;合川级税收完成83929万元,下降11.6%,减收11011万元。

—建筑业入库全辖税收24917万元,下降52%,减收27036万元;合川级税收完成13374万元,下降36%,减收7523万元。

—房地产业入库全辖税收48826万元,下降47%,减收43279万元;合川级税收完成31304万元,下降45.1%,减收25751万元。

—商贸服务业入库全辖税收24885万元(受留抵退税和进出口环节退税双重因素影响,导致当年该行业中央级税收为负数),下降32.2%,减收11825万元;合川级税收完成26282万元,增长0.2%,增收44万元。

税收分税种看:

—增值税48598万元,为预算的100.4%,下降33.7%。主要是留抵退税影响收入26532万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9%,减收1476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企业所得税26801万元,为预算的101.1%,下降35.5%。主要是房地产业低迷、制造业缓税及水泥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个人所得税5938万元,为预算的103.3%,下降7.4%。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征收政策调整导致减收。

—资源税10414万元,为预算的96.1%,下降6.6%。主要是受水泥价格降低、产量和销售同步减少影响。

—城市维护建设税15983万元,为预算的95.4%,下降8.4%。主要是受主体税种大幅下降影响。

—房产税15750万元,为预算的98%,增长11.1%。主要是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减免税影响,导致上年基数较低;同时,追欠效果明显。

—印花税4048万元,为预算的95.1%,下降2.4%。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影响。

—城镇土地使用税31227万元,为预算的84.8%,下降2.4%,与上年基本持平。

—土地增值税5059万元,为预算的71%,下降53.1%。主要是政策调整叠加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

—耕地占用税9422万元,为预算的110.9%,增长37.9%。主要是推进税收共治,追欠成效显著。

—契税11581万元,为预算的26.8%,下降51.2%。主要是土地出让减少,房地产销售持续下滑。

—环保税651万元,为预算的103.3%,增长15.2%。主要是加强市政工程和重点工程建筑扬尘环保税征管。

非税收入完成346216万元,为预算的108.8%,下降17.7%。主要是土地出让减少导致计提减少,特许经营权转让较上年减少。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1695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6641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9300万元、调入资金101118万元、上年结余8462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44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380594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19118万元,为预算的80.3%,下降7.5%;加上解支出71612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0159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62638万元、年终结余22563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380594万元。

2.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32909万元,为预算的102.8%,下降21.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6938万元,下降18%;加上级补助收入1253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8700万元、上年结余5722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691375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22318万元,为预算的90.4%,下降1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78331万元,下降28.2%;加上解支出2111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20400万元、调出资金82557万元、年终结余4499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691375万元。

3.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497万元,为预算的102%,增长25.8%;加上年结余656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32058万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3000万元,为预算的96.3%,增长189%;加调出资金18561万元、年终结余49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32058万元。

(二)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2,区本级财政收入完成985020万元,为预算的100.4%,下降19.5%;加上级补助收入47895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280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9155万元、上年结余13638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440万元,区本级财政收入总计1994959万元。

区本级财政支出完成1263692万元,为预算的84%,下降10.6%;加补助下级支出112520万元、上解支出92722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22199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62638万元、年终结余241397万元,区本级财政支出总计1994959万元。

1.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①收入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6614万元,为预算的98.4%,下降19.6%,其中:税收收入180956万元,下降23.2%;非税收入345658万元,下降17.6%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46641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93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9155万元、调入资金101118万元、上年结余7361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440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373656万元。

②支出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31656万元,为预算的80.7%,下降8%;加补助下级支出107492万元、上解支出71612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0159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62638万元、年终结余198668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373656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183万元。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847万元,为预算的97.8%,下降26.9%,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对各部门(单位)的公用经费以及一般性、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进行了压减。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履职运转以及必要的项目支出。

—公共安全支出42150万元。均为区本级支出,为预算的92%,增长0.7%。主要用于:公安、司法系统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26934万元;辅警等工资及公用经费5644万元;禁毒、扫黑除恶等执法办案、装备购置4837万元;智能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1815万元;拘押收教场所、看守所、战训基地、车管所等运行1197万元;城市社区视频监控建设、基层派出所及大石公巡大队建设、社会视频资源整合等904万元;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刑释解教及特殊人群管理等780万元。

—教育支出194041万元。均为区本级支出,为预算的92.4%,增长0.1%。主要用于:教育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年度绩效考核、乡村教师岗位补贴等130712万元;职业教育10594万元;“民转公”学校运转等9437万元;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及校舍维修5696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446万元;学前教育发展5208万元;校园安保工资等3719万元;特殊教育发展1105万元;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1000万元;新建及续建教育项目896万元(不包括债劵、基金等);生均公用经费提标607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6849万元。均为区本级支出,为预算的86.9%,增长11.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支持。主要用于:科技项目、重大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奖励等补助3125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1700万元;智能及新兴产业扶持1115万元;科技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309万元;知识产权保护及发明专利资助192万元;科学普及106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651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6822万元,为预算的89%,增长10.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文物保护及修缮投入。主要用于:文物公益项目建设、保护及修缮等9343万元;文旅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4568万元;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及美术馆等免费开放补助726万元;报刊发行、新闻传媒及广播电视717万元;旅游发展等697万元;钓鱼城等景区维护494万元;训练及参赛等体育活动124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908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28257万元,为预算的96.3%,增长1.8%。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31183万元;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困难人群临时救助等29369万元;离退休健康休养费、福利费、一次性退休补贴25050万元;退役军人管理、抚恤及安置10978万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62万元;公共就业和创新5427万元;社会保障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4546万元;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4130万元;养老及儿童福利等3578万元;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发展3434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100842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97444万元,为预算的85.9%,增长3.8%。主要用于:支持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疫情防控等24190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补助20786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18362万元;计划生育奖扶特扶补助14819万元;医疗救助7894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6487万元;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等3468万元;支持公立医院发展1143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48535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8049万元,为预算的79%,增长1.4%。主要用于:生态保护修复13344万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8600万元;城市管网及小安溪、南溪河流域等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8531万元;大气污染防治8265万元;环保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3004万元;固体废弃物与化学品治理2400万元;乡镇污水处理服务1900万元;土壤污染防治1870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3994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3654万元,为预算的51.7%,下降65.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级此类专款减少。主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及超期过渡费等10506万元;城乡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5829万元;渭沱物流园电商一体化产业发展扶持及基础设施建设3778万元;市政道路保洁、绿化及广场公园设施设备管护等3434万元;学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1800万元;体育中心基础设施建设1307万元;2021年房交会契税补贴1221万元;城区管网改造挖掘修复807万元。

—农林水支出118003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01932万元,为预算的67.5%,增长1.4%。主要用于:农业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23623万元;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1859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农村综合改革13873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875万元;农村道路建设3575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等3174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2644万元;农村水利1557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22014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6905万元,为预算的48%,下降54.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完成,集中投入减少。主要用于:交通系统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7325元;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3353万元;国省道及干线公路建设及维护3400万元;“五类人群”乘车补贴2220万元。

—产业发展支出29668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9618万元,为预算的95%,增长20%,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对区属国有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主要用于: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发展24713万元;产业发展2823万元;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金融业发展979万元;商贸及国有企业监管单位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808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133万元。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228万元。均为区本级支出,为预算的74%,增长64.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级下达的此类专款增加。主要用于:退还关闭矿山剩余已缴采矿权价款2997万元;气象防灾预警359万元;国土调查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331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31911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9549万元,为预算的45.4%,增长42.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基数调增及上级专款增加。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住房公积金16718万元;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4512万元;棚户区改造3004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维修1897万元。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097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7213万元,为预算的67%,增长74.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增加区消防训练基地、草街消防站和国家地震救援分队建设投入。主要用于:消防支队运行及设备购置等2671万元;消防训练基地、草街消防站及国家地震救援分队建设2373万元;自然灾害防治及整治等1316万元;应急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826万元。

—政府债券付息及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3098万元。均为区本级支出,为预算的100%,增长1.4%

除上述区本级支出外,另安排区对各镇补助107492万元,其中专项补助43282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污染防治、民政优抚和救济调标等支出;财力补助64210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各镇运转、村(社区)干部补助等刚性支出。

2.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①收入执行情况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32909万元,为预算的102.8%,下降21.1%,加上级补助收入1253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8700万元、上年结余56215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690363万元。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6938万元,为预算的105.6%,下降18%

②支出执行情况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19036万元,为预算的90.8%,下降17%,加补助下级支出5028万元、上解支出2111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20400万元、调出资金8255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2232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690363万元。

—区本级城乡社区支出280308万元,为预算的89.6%,下降29.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收入减少,相应支出减少。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安置等土地成本支出196097万元;存量债务化解等支出37036万元;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846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8445万元;体育中心及对外经贸学院、花滩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7639万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6350万元;职教中心、久长街小学等学校新建扩建3464万元。

—区本级政府债券付息及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5201万元,为预算的100%

—区对各镇财力补助3035万元,专项补助1993万元,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以及传统村落、特色小城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

3.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与全区收支数据相同,主要用于:向区属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8000万元;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发展5000万元。

(三)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发行及余额情况。

经测算,我区政府债务限额178.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77.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01.2亿元,预计可控制在规定的政府债务限额之内,最终以市财政局下达核定的限额为准。

全区发行政府债券32800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08000万元,再融资债券220000万元。全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80275万元。

2022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为1783906万元,在测算限额之内。按类型分,一般债务余额772706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011200万元。按财政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办法测算,预计我区政府债务率为113.7%,风险总体可控。

(四)全区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总体看,全区财政收支运行基本平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收入财力保住预期。面对税收、非税、土地、配套费等收入全面下滑态势,始终坚持把收入组织作为重中之重,紧扣保收支平衡、保债务财力、保进度时序,建立健全税收、非税、土地收入和预算收支平衡、“三资”统筹、争资引项六个专班,具体化、清单化、事项化明确“专班专责专案”,强化日收集、周分析、月通报,在各执收部门、国有企业、责任单位通力合作下,通过科学组织和加力加密加效调度,收入财力保住预期的同时使得债务财力达到要求,政府债务率继续保持在绿色区域,综合债务率继续控制在上级要求范围内,并为2023年预留10亿元的发债空间。全年向上争资47.9亿元,同比增加6.9亿元,增长16.9%

二是推动发展积极有为。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见效,落实包含大规模留抵退税在内的减税降费政策,制定兑现留抵退税工作方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行业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应退尽退,直接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全年,兑现组合式税费减免支持政策29.62亿元,其中留抵退税8.2亿元,为稳定经济、优化结构注入动力。及时拨付优惠政策补助及各类奖励扶持10.68亿元,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补助30个镇街17.68亿元,保障基层正常运转。兑现三个园区财力4.03亿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城市支撑能力。安排注册资本金12.13亿元,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设立2000万元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风险补偿金,积极搭建政银担合作新模式,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投入6849万元,支持133家企业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等。支持设立汽车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积极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求,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由30%提升至40%,价格评审优惠幅度由6%10%提高至10%20%。投入344万元,支持开展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约8700万元。

三是兜底保重精准有力。始终坚持“三保”在预算安排和库款拨付中的优先顺序,全年“三保”支出5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2%,工资绩效、基层运转、民生需求有力保障。教育、卫生、科技、环保、社会保障、农林水、文化等重点支出全面实现正增长。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财政统筹等方式筹集17亿元,支持渝武复线、西环高速以及疾控中心迁建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0.8亿元(其中一般债3.8亿元,为近年之最),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力提效。推动体育中心PPP项目成功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采取多元筹资、滚动统筹等方式,切实保障和推进体育中心、城市更新提升、七运会配套项目序时建设。

四是节流控支成效明显。出台《区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4个办法,硬化预算约束。印发《进一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通知》《做好2022年年终关账确保收支平衡有关工作的通知》,压减一般性、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3.65亿元,收回结余资金1.91亿元,优先用于预算平衡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保障,将有限的财力用在紧要处、用到刀刃上。完成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财务专项核查和检查。对4800余个项目的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双监控”。制定政府采购管理文件4个,建立正面清单8项、负面清单143项,强化政府采购监管。

五是风险防控扎实有效。强化债务全景图、全周期穿透式管理,落实“631”管理机制,精准化掌握、序时性预警、提前量对接,有力有序推进融资和资金调度,严防债务违约。制定并落实国有平台类公司债务监管“1+X”方案、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及融资调结构降成本工作方案。强力、加密、抓实债务风险管控专班运行,推进存量债务“新换旧”“高换低”“短换长”“表外换表内”。预算安排刚性化解政府债务0.17亿元,安排国企化债资金6.22亿元,债务风险进一步缓释。认真落实“两充分一评估一优化一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严格项目审批,切实增强政府投资的带动性、有效性、平衡性。在确保各项支出全面保障的同时,统筹平衡后消化历年隐性赤字3000万元。

(五)有关事项说明。

1.中央直达资金使用情况

2022年,全区争取各类直达资金136097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落实减税降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困难群众救助、农业生产发展、农田建设、城乡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对象补助、就业补助、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

2.年终结转结余情况

2022年,全区年终结转结余271123万元,比上年增加122712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未达预期对资金调度产生影响,部分项目推进缓慢未达到支付条件。

——按资金性质划分:一般公共预算22563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4499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497万元。

——按级次划分:区本级241397万元,镇级29726万元。

3.上级补助收入安排使用情况

2022年,上级下达我区各类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78957万元,较上年增加69256万元,增长16.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有关专项资金增加21583万元、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中央基建投资增加15276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基建投资增加9159万元、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增加5304万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增加5005万元、卫生健康领域中央基建投资增加5000万元、调整工资政策等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加4400万元等。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370520万元,比上年增加6845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08437万元,比上年增加79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按规定纳入全区财力统筹,专项转移支付按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予以实施。

4.上解支出情况

2022年,我区上解支出92722万元,比上年增加4381万元。主要是:清算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增加844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上解减少125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补助上解减少1266万元等。

5.补助下级支出情况

2022年,补助各镇(不含街道办事处)支出112520万元,比上年增加416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村(社区)干部待遇、民政优抚对象补助调标等刚性增支。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7245万元(比上年减少983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45275万元。

6.预备费安排使用情况

2022年,区本级预备费预算11178万元,实际支出2421万元。主要用于:2021年房交会契税补贴1221万元、抗旱救灾216万元、视频会议及量子加密系统设备199.6万元、解决信访遗留问题126.9万元、城区行道树灾后恢复补植90万元、烈士褒扬及抚恤补助79.5万元、自建房屋隐患排查整治63万元、官渡镇方碑村槲柳小丫口滑坡应急抢险治理36.9万元、一线环卫工人高温补助30.8万元。

二、2022年财政工作情况

2022年,是合川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三重压力”冲击和“三情”叠加、严重电力资源紧张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带来的财政平稳运行承压,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下滑明显,收支矛盾突出,平衡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全区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扣区十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区财政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绷紧弦、加足油、扬满帆,更加注重预前研判、精准谋划、高位统筹、序时调度和加力提效,紧盯不放抓收入、控支出、保重点、促平衡、增效益、防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为稳住经济大盘、促进恢复提振、稳定社会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第一,坚持加力重效,收支平衡勠力维护。一是切实加强收入组织。面对难度空前的减收增支和收支平衡压力,坚持早预判、早研究、早部署、早落实,把困难想得更充分,把路径备得更充足,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量。建立健全税收、非税、土地收入和预算收支平衡、“三资”统筹、争资引项六个专班,具体化、清单化、事项化明确“专班专责专案”,落实挂钩结合和结果运用机制,调动各方抓收积极性,实行点对点、项对项、一对一,加力加密加效跟进式调度,全力以赴挖存量、追欠量、拓增量,推进各项收入的组织落实和预算收支平衡“5+2”路径措施的逐条兑现。二是切实加强争资引项。用好3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定期通报争资引项情况,调动争资引项积极性,形成主动争资引项的强大合力,全年向上争资47.9亿元,较上年增加6.9亿元,增长16.9%。三是切实加强“三资”统筹。制定“三资”统筹工作方案,印发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统筹利用工作通知,成立“三资”统筹专班和4个专项工作组,分门别类建立“三资”统筹利用台账8204项,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充电桩、醇基加注站、预拌砂浆、工程伴采土石方等特许经营权出让,探索统筹盘活路径,实现收入29亿元,促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要求,将“三资”统筹收益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坚定不移、持续协调和跟进TOT模式盘活存量水务资产。

第二,坚持聚焦发力,提质发展有力推动。一是聚焦减负纾困强落实。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退税缓税并举,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建立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出台贯彻落实留抵退税工作方案,在资金分配、库款保障、审计监督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全年,兑现组合式税费减免支持政策29.62亿元,其中留抵退税8.2亿元,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积极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与市小微担公司合作,出资2000万元设立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风险补偿金,构建风险共担的“政银担”合作新模式,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缓解。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由30%提升至40%,价格评审优惠幅度由6%10%提高至10%20%。投入344万元,支持开展“爱上重庆·美惠合川”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约8700万元。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强支持。出台工业倍增计划十条措施、支持火锅食材全产业链发展等系列扶持政策,支持设立汽车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基金,及时拨付优惠政策补助及各类奖励扶持10.68亿元,助力市场主体、园区长远发展。落实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修订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投入6849万元,重点支持133家企业科技研发、重大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三是聚焦发展重点强保障。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重大任务、重大项目落地,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财政统筹等方式筹集17亿元,支持渝武复线、西环线高速公路以及疾控中心迁建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0.8亿元(其中一般债3.8亿元,为近年之最),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力提效。坚持“一项目一专班”,强化日收集、周调度、月通报,优化债券资金支付流程,逐项督导重点项目推进,20212022年专项债券资金支付进度均达到上级要求。推动体育中心PPP项目成功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采取多元筹资、滚动统筹等方式,切实保障和推进体育中心、城市更新提升、七运会配套项目序时建设。

第三,坚持突出重点,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一是支持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建立疫情防控优先的经费对接争取和统筹调度保障机制,投入1.24亿元,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防疫物资采购、隔离转运及隔离点运行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二是兜牢“三保”底线。持续落实以“三保”为主线的预算执行分类保障机制,定期开展“三保”动态分析,实时监测库款运行情况,全年,“三保”支出5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2%,“三保”底线扎实兜牢。三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安排19.4亿元,足额保障教师工资、绩效考核等待遇发放;支持实施学位保障工程及办学质量提升,推进大南街幼儿园花滩总部、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花果中学等5所学校新(改、扩)建和100所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升学前教育普惠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提高中职、普通高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要求。健全“五位一体”资助体系,资助学生56151人次。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投入衔接资金1.07亿元,整合涉农资金20.44亿元,以产销对接、消费帮扶、产业发展为抓手,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改造10万亩高标准农田。对33万农户发放1.63亿元耕地地力保护、种粮大户和实际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确保粮食安全。推动龙市—肖家“三园共创”、涪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草街街道古圣村红色村组织振兴和红色美丽村庄、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建设,全力支持构建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备的试点试验区,深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投入4.85亿元,解决水、土、大气、农业农村等领域环保突出问题,支持2家水泥企业和22家玻璃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和608家涉气中小微企业综合整治,完成1.6万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6125户以上重点集聚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三江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小安溪、南溪河、代峨溪等河流国考断面水质总体保持Ⅲ类。六是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落实公共卫生财政保障体制机制,投入6.96亿元,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转、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支持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投入1.52亿元,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实施医疗救助等。七是积极支持稳岗就业。提高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兑现餐饮、交通等17类困难行业失业保险2333万元,落实扩岗补助、青年就业见习补贴507.4万元,千方百计稳岗就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256万元,支持发放323户个人及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5591万元,在全市率先试点建成160个村级就业创业服务便民超市,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八是支持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特困等群体救助资金5.59亿元,惠及6万余人。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困难群众增发生活补贴、价格临时补贴1491万元。

第四,坚持抓改强管,理财效能逐步提升。一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高质量完成2021年总决算及部门决算、预决算信息公开。出台《区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4个办法,强化预算约束。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上线,实现全区360个部门(单位)、33个镇街(园区)所有项目信息全部接入系统,正式开启财政预算“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预算编制,对2023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开展评审全覆盖,审减10.9亿元。严控新增存量资金规模,加大盘活力度,存量资金规模较年初减少13.77亿元。二是进一步做实绩效管理。开展2022年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完成2021年度项目及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自评全覆盖,涉及资金204.3亿元。选取16个项目、1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并首次联合区人大预算工委对涉及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2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对4800余个项目的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双监控”,并选取100个项目、涉及金额3.46亿元实行重点监控,推动构建反馈、整改、提升的闭环式绩效管理体系。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制定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镇街(园区)政府采购管理等文件4个,明确意向公开、组织实施、内控审查等16个环节管理要求,建立正面清单8项、负面清单143项,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采购质效显著提升。对24家采购代理机构、58个项目实施全覆盖监督和评价,规范代理机构从业行为。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推进财经秩序专项整治,紧扣减税降费、国库管理、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完成41个问题整改,持续严肃财经纪律。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印发《进一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通知》,压减一般性、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3.65亿元,收回结余资金1.91亿元,统筹用于“三保”及刚性支出,构建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印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加强区级政府储备粮油财政财务管理的通知》等文件9个,发出《做好2022年年终关账确保收支平衡有关工作的通知》,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开展“三公”经费日常监督、2021年度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财务检查、内控报告编报质量核查等,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完善小额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工程结(决)算审核工作操作流程,从严审核政府投资项目103个,审减1495.2万元。

第五,坚持靶向施策,债务风险切实防范。一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制定并落实国有平台类公司债务监管“1+X”方案、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及融资调结构降成本工作方案,健全区级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审查机制,债务风险管控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持续强化债务全景图、全周期穿透式管理,定期清理核查全区债务和资产情况,动态监测全口径债务风险。持续落实“631”管理机制,精准化掌握、序时性预警、提前量对接,有力有序推进融资和资金调度,严防债务违约。二是存量债务稳妥化解。将2022年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纳入财政预算,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强力抓实债务风险管控专班运行,加力加密加效加强争取市级相关部门和市级区级金融机构支持,推进存量债务“新换旧”“高换低”“短换长”“表外换表内”,提高新增融资质量,即期风险及时化解。三是新增债务从严控制。认真落实“两充分一评估一优化一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严格项目审批。严禁政府及其部门违规提供担保、承诺等任何形式变相融资举债增加债务。持续将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上级要求范围内,政府债务率稳定在绿色可控区域。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和服务代表委员情况。

2022年,全区财政部门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各项规定,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服务代表委员履职,及时办理相关提案建议,服务代表委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决议。对标对表落实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认真执行区第十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和年内历次人大常委会、主任会审议通过的涉及财政预决算方案、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政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决议、决定,及时分解任务,并精准有力有序调度落实。

二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一年来,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主任会议等报告2021年财政决算、202216月财政预算执行、2022年区级财政预算调整、2021年新增政府一般债券项目调整、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调整、2022年新增债券资金分配、政府债务管控、预算绩效管理等事项。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及相关专(工)委报告财政运行、财政重点改革、财政政策调整、下一年预算编审等重大事项。积极配合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切实将监督建议作为加强和改进财政工作的有力支撑。

三是抓好建议提案办理。两会期间,制作“预算报告一张图”,方便代表、委员更加清楚了解财政运行情况。不断完善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机制,提升办理质量,2022年,承办建议、提案共62件,其中,人大建议37件,含主办件7件,协办件30件;政协提案主办件3件,协办件22件,建议、提案办结率、满意率100%,推动解决了一批代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财政改革、重点保障、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三、2023年财政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区“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区财政将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落实区人大各项决议,坚持以“党建赋能·赶考亮卷”行动为抓手,以“稳进增效”主题年活动为牵引,扎实推进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科学研判财政收支形势,合理编制财政预算,系统谋划财政工作,为服务、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合川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2023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3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受“三重压力”依然较大等因素影响,我区发展面临的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创新链、价值链水平还不高,现代产业体系还不够健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系列老难题和新挑战依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稳增长压力加大,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全区财政运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很大,“紧平衡”特征更为凸显。一是收入稳定增长支撑乏力。特别是去年底的疫情冲击,给财政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困难,财政收入增长面临不少制约因素。税收受经济下行,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产业格局有待优化,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叠加影响,放量增长缺乏有效支撑;优质存量资产资源不多,盘活空间有限,保持非税收入持续平滑增长越来越难;政府性基金收入受土地和房地产存量较大、去化周期较长以及持续调控承压、市场提振动力不足影响,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保障教育、卫生、科技、社保、特困救助等增支政策以及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各领域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呈较快增长态势。特别是政府性基金下滑与政府投资扩量的矛盾,让预算平衡难度加大。同时,为了预算收支平衡,一些刚性支出支付时序后移,也进一步增大了当期财政资金调度难度,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三是绩效管理落实有待加强。项目支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部门(镇街)绩效自评不够客观,绩效管理刚性约束不够,资金闲置、低效等现象仍有发生。过紧日子的氛围还不够浓。投资项目的精准性、带动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紧要处、花在刀刃上的绩效意识还不牢固。四是风险防控压力与时俱增。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负担重,除既往预算安排、盘活“三资”、核销核减等方式外,缺乏新的化债手段。同时,国有企业融资能力较弱、造血功能不足,加之债务管控趋严趋紧,风险防控面临极大挑战。

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从全国看,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宏观政策有工具有空间、稳进增效有基础有条件。从全市看,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极大地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能。从全区看,合川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关键期和窗口期,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带来系列政策、项目和投资利好,经济整体向好、稳进增效的势头将进一步巩固提升,这为财政平稳运行提供了源头活水,为做好财政工作增强了信心底气,我们一定倾情倾力抓收入、控支出、保重点、促平衡、增效益、防风险,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健康、可持续。

(二)2023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2023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财政工作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区委经济工作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要求,控总量、优结构、保重点、增效益,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下更大力气稳工业、稳市场主体,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财政平稳运行质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为推进现代化新合川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2023年预算编制将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鲜明突出绩效主线。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对新增且需财政安排资金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开展事前绩效评价、重点审核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申请预算的必要条件。将重绩重效意识贯穿预算编制、评审和监督执行的全过程,巩固提升以绩效目标为准绳、以监控评价为手段、以结果运用为导向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让绩效管理严起来、实起来、硬起来,真正根植内心、养成习惯、形成风气。

二是更好处理保和控的关系。一方面,突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集中财力保障基本民生、工资津补贴、基层运转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保障教育、乡村振兴、卫生健康、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融入现代化新重庆、加快现代化新合川建设重大举措、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改革支出。另一方面,坚持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把“过紧日子、苦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压减会议差旅、咨询培训、论坛活动等一般性支出,压减支出标准过高、扩围提面、延长执行时间和政策设计不科学、效果欠佳的项目支出,用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好日子”。

三是抓牢做实三项重点。抓实预算“三堂会审”,全面落实“零基预算”要求,公平、公正开展科室初审、公开评审、集中会审,重点审核立项必要性、实施可行性、筹资合规性、投入经济性,提高预算编制规范性。抓实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兼顾合理需求和财力状况,优先选择使用范围广、与部门履职和管理相关度高、适合标准化管理的共性项目制定标准,完善项目库管理,将支出标准嵌入项目库并全面应用于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抓实“五个结合”,从严从紧编审项目预算,建立预算安排与收入实现、支出控制、绩效评价、审计检查、执行进度相结合的刚性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统筹财政资源,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三)2023年重点工作。

第一,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切实推动现代化新合川建设。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作用,有效带动扩大社会投资和促进消费,形成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大力支持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主体培育、重点项目、营商环境提升“四大行动”,全力支持实施数字赋能、镇域经济强基、招商引资提质扩量、开放能级提升“四大计划”,着力支持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三项工程”,服务推动“稳进增效”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支持加快激发消费潜能,支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美丽经济等新业态,支持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始终坚持“企业是财政之基”的理念,精准落实减税退税降费政策,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担保增信、以奖代补等一揽子财政工具,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财政金融联动,在用好汽车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的同时,协调、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服务产业提振、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等领域。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落实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要求,聚焦夯基础、保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项目滚动提质储备和有序建设推进,增强政府投资的带动性、有效性、平衡性。

第二,以更强统筹、更紧调度,切实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密切关注收支运行态势,持续落实定期财税形势分析会、收支调度会和专班力推机制,压紧压实征收责任,依法依规加强收入征管。聚焦挖存量、追欠量、拓增量,持续推进财源信息平台建设,着眼尽全力、排时序、可实现,继续按照“建立专班、台账清理、逐一研判、精准分析、个案调度”要求,加强收入稽查和欠税(费)追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建立收入实现情况与预算编制和资金拨付结合机制,强化抓收合力,进一步加大“三资”统筹力度,探索统筹盘活路径,促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持续推进TOT模式盘活水务资产。狠抓向上争资,积极争取财力性和专项性转移支付以及各类债券资金和专项资金。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预算编制、执行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落实“零基预算”要求,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严格审核把控无序新增,深入挖掘节支潜力。树牢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坚持节用裕民、量入为出,强化和规范“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费、差旅费等管理。切实压减非急需、非紧迫和绩效偏低的项目,将有限的财力用于“三保”、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以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

第三,以更深情怀、更暖温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属性,财政资金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支持滚动实施一批年度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始终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摆在财政支出和库款调拨优先突出位置,结合库款水平预前资金调度、平滑支出时序,全力保障“三保”平稳运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支持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推动“保交楼”政策落地,支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康卫生事业建设等民生重点事项,巩固提高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水平,让发展更有质感、惠民更有温度。

第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切实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强化预算管理。持续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推动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业务系统全面整合,逐步实现财政资金全流程动态监控、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绩效管理。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力度,加快构建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高效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严格落实预算安排与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着力推进绩效管理扩围、提质、增效。严格财政监管。持续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行全过程常态化监控,完善监控结果反馈与运用机制,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适时开展财务检查。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提高监督能力和实效。完善结余资金收回统筹机制。严格把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审核,未达履约条件的不予资金拨付,充分体现优惠政策兑现的鲜明导向和效益意识。落实好新财政总会计制度,加强预算单位、镇街等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基层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持续深化改革。落实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要求,提前谋划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等改革。指导完善村(社)财务管理制度。持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第五,以更优机制、更严管控,切实防范化解运行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当前和长远,强化债务全景图、全周期穿透式管理,把握“四条原则”,坚持长短结合,聚焦控增量、化存量、降成本、活资产、防风险,认真落实区债务风险管控总体方案和国有平台公司“一企一策”方案。积极对接协调金融机构,专班跟进,置存促增,持续推进“新换旧”“高换低”“短换长”“表外换表内”,确保风险防控目标有计划、推进有时序、即期有实效。聚焦“借用管还”,进一步完善储备对接、调度运行、督查督办、常态长效“四项机制”。加强债券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进度跟得上、资金用得好。坚持“稳”字当头,动态评估监测财政收支运行、财政承受能力、到期债务还本付息等风险。严格各级财政借款管理。继续强化统筹,抓好历史隐性赤字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健康、可持续。

四、2023年预算草案

(一)全区收支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财政收入拟安排1060865万元,增长7.1%(收入与2022年完成数比,下同);加上级补助收入330126万元、上年结余27112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638万元,财政收入总计1724752万元。

全区财政支出拟安排1631752万元,下降0.7%(支出与2022年年初预算数比,下同);加上解支出93000万元,财政支出总计1724752万元。

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584865万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222575万元,增长20%;加上级补助收入318713万元、调入资金14752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638万元、上年结余22563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339376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267376万元,增长16.4%;加上解支出72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339376万元。

2.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451000万元,增长4.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6000万元,增长2.2%;加上级补助收入11413万元、上年结余4499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507403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356879万元,下降33.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支出281021万元,下降36.6%;加上解支出21000万元、调出资金12952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507403万元。

3.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拟安排25000万元,下降1.9%;加上年结余49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25497万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7497万元,下降44.7%;加调出资金18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25497万元。

(二)区本级收支预算草案。

2023年,区本级财政收入拟安排1055273万元,增长7.1%;加上级补助收入33012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638万元、上年结余241397万元,区本级财政收入总计1689434万元。

区本级财政支出拟安排1513936万元,下降1.4%;加补助下级支出82498万元、上解支出93000万元,区本级财政支出总计1689434万元。

1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①收入预算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579273万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217586万元,增长20.2%;非税收入361687万元,增长4.6%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318713万元、调入资金14752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638万元、上年结余198668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306816万元。

②支出预算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152368万元,增长17.3%,加补助下级支出82448万元、上解支出72000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306816万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11131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正常运转及项目支出,其中:机关事业人员调资调待、人员翘尾支出12000万元。

—区本级国防支出安排78万元。主要用于:民兵补助及人民防空建设发展。

—区本级公共安全支出安排50139万元。主要用于:公安、司法系统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25926万元;部门聘用人员工资、保险、公用经费等6462万元(公安6244万元、司法218万元);派出所迁建及续建、看守所智慧监所建设(二期)、智慧安防社区(小区)建设、社会视频资源整合等5663万元;跨区域案件侦办(含扫黑除恶、长江非法捕捞)、禁毒、公安交通执法、车辆运行维护等3693元;城市社区网络租赁和应指工程等运行维护2769万元;拘押收教场所管理、道安办及农村劝导站运行及基层所队维修等1140万元;警务装备购置917万元;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公证办理、医调纠纷及特殊人群管理等419万元。

—区本级教育支出安排223940万元。主要用于:教育系统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138973万元;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校舍维修及建设15493万元;职业教育14475万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10620万元;“民转公”学校运转等8000万元;困难学生资助等6585万元;校园保安工资及保险4432万元;特殊教育2254万元;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800万元;生均公用经费提标607万元

—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安排6052万元。主要用于:科技企业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兑现、重大新产品研发补贴等3525万元;科技创新引导及奖励补助869万元;科技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562万元;知识产权奖励资助315万元;科学普及267万元;科技计划结题补助180万元。

—区本级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15670万元。主要用于:文旅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4522万元;龙多山、涞滩二佛寺及钓鱼城遗址等文物维修维护3987万元;旅游发展及龙舟训练、钓鱼城旅游文化节1500万元;新闻传媒及广播电视1332万元;钓鱼城景区维护等1047万元;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及美术馆等免费开放补助836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58万元;承办、参加相关体育赛事及训练327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74990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离退休人员健康休养费等76316万元;最低生活保障24968万元;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18515万元;退役士兵安置等8789万元;民政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等8111万元;社会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8059万元;创业就业补助6842万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等6424万元;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康复、就业帮扶等4293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896万元;临时救助2349万元;其他生活救助2120万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1万元;退役军人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664万元;红十字专项救助等157万元。

—区本级卫生健康支出安排136280万元。主要用于: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防控能力等35558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补助24201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19545万元;计划生育奖扶、特扶补助等15854万元;公立医院“六大项”投入、人民医院急危重症项目建设等11454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142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7304万元;卫生健康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以及医疗卫生单位安全隐患排除、房屋维修等3629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2553万元;医疗保障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筹资、医保基金管理及监督等2445万元。

—区本级节能环保支出安排33447万元。主要用于:水、大气污染防治15284万元;垃圾收运处理4110万元;污水、污泥处理服务3038万元;环保系统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1999万元;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治理1612万元;南溪河流域等管网建设1500万元;生态环境区块链及智慧环保建设运维1500万元。

—区本级城乡社区支出安排77269万元。主要用于:市政道路保洁、绿化及设施设备管护等17110万元;城市燃气管道等更新改造15255万元;七运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2360万元;城乡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6299万元;购买钓鱼城小镇安置房4000万元;垃圾处置转运3883万元;拆迁还房物业管理3041万元;市政执法等2168万元;传统村落保护、特色小城镇、美丽宜居示范镇建设等1738万元;重庆北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二期建设1411万元;公园及广场管护1073万元;道路、公园工程项目尾款1000万元;房交会契税补贴986万元;路灯电费600万元;智慧城管平台升级改造443万元;民兵综合训练场图斑整改等326万元

—区本级农林水支出安排142867万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32191万元;农业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30192万元;农村水利、移民后扶、人畜饮水、抗旱救灾等20800万元;森林抚育及防火、国土绿化、松材线虫除治等16763万元;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等13901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等7757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282万元;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农村综合改革7134万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4000万元。

—区本级交通运输支出安排43570万元。主要用于:国省道及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26000万元;交通系统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11274万元;“五类人群”乘车补贴2500万元;公路养护1726万元;交通指挥调度及监测执法1250万元;农村客运车辆保险及燃油补贴676万元。

—区本级产业发展方面支出安排15988万元。主要用于:工业企业扩能增效、技术改造、科技投入等补助6200万元;兑现企业优惠政策5861万元;支持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发展1174万元;商贸及国有企业监管单位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903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700万元;支持金融业发展530万元。

—区本级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8107万元。主要用于:集体土地及档案数据清理1983万元;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提升1756万元;生态修复1484万元;土地出让等基层业务管理570万元;退还已缴采矿权价款500万元;气象防灾预警408万元;地质灾害防治399万元;土地测绘及污染调查385万元;矿产资源出让190万元;土地收储整治120万元

—区本级住房保障支出安排65869万元。主要用于:老旧小区改造22108万元;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20877万元;保障性住房支出12938万元;城市棚户区改造3527万元;农村危旧房改造759万元。

—区本级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11401万元。主要用于:消防支队运行及装备购置3553万元;应急救援建设及物资采购1850万元;应急部门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1052万元;自然灾害防治救助735万元。

区本级政府债券付息及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安排23384万元。

—区本级预备费支出安排12000万元。

—区对各镇转移支付预算82448万元。在预算执行中,按照转移支付实现及下达情况据实进行调整。

2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①收入预算情况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451000万元,增长4.2%,加上级补助收入11413万元、上年结余42232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504645万元。

②支出预算情况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354071万元,下降34.3%,加上解支出21000万元、调出资金12952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50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504645万元。

—区本级城乡社区支出安排296888万元。主要用于:优惠政策、土地成本、建设费用、债务化解、资本金等241998万元;征地管理及遗留问题解决10000万元。

区本级政府债券付息及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安排37478万元。

3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与全区数据相同。

各位代表!风正时济,必当破浪疾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在新的赶考路上,全区财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以“党建赋能·赶考亮卷”行动为抓手,以“稳进增效”主题年活动为牵引,以时刻做赶考人的清醒和坚定,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姿态和状态,铆足劲头向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增强财政工作的计划性、因变性、统筹性、精准性、创新性和平稳性,在服务、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合川建设的崭新赛道上勇担当、显身手、展作为。

附件下载:

附件1:注释.pdf
附件3:合川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附表2.pdf
附件4:关于重庆市合川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附件2:合川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附表1.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1000956号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