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图文新闻

项目落地、群众增收双赢!合川以工代赈显成效

日期:2025-09-17来源:合川发布

    一个项目,带动就业增收;一个产业,托起民生期盼。

  在合川的广袤乡村,一条条新修的产业路蜿蜒伸展,一座座水利设施焕然一新,一片片特色农田生机盎然。近年来,合川区以工代赈工作以“项目建设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为核心,通过“以工促赈、以赈兴业、以兴富民”的方式,推动重大工程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让群众从“站着看”变为“动手干”,从“被动受助”转向“主动致富”。

  2025年,全区实施以工代赈工作项目总投资33.49亿元,其中,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项目23个、适用以工代赈的区级重点工程项目26个,形成“大项目带动、小项目覆盖”格局。仅1月—8月,全区吸纳务工群众4721人,发放劳务报酬3928.43万元,务工人均收入0.83万元,既保障了重大工程和民生项目的推进,又让群众在参与建设中直接受益,呈现出“项目落地”与“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

以工促赈:“小项目”撬动“大民生”

    去年,三庙镇秀珍菇种植项目典型案例展现了以工代赈的精准效能:通过“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技能培训老带新”模式,带动65人务工增收98万元,人均增收1.51万元,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问题,更通过工匠证书、种植能手认证等方式,提升了务工者的长期就业能力,实现了“短期增收”与“长效赋能”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政策就是好,项目落在村子里,产业办在家门口,我们不仅能就近务工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谈及就近务工带来的红利和便利,三庙镇戴花村村民万德文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赈”,既在救济,更在唤醒。合川区深谙此理,始终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核心,推动从“输血”到“造血”、从“救济”到“振兴”的转变。

  为推动以工代赈工作走深走实,我区聚焦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重点抓好劳务报酬发放和劳动技能培训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环节,构建“培训+上岗+认证”的全链条赋能体系,将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群众福祉,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涪江二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现场,工人正在用吊车运送桥面板

以赈兴业:“旧短板”锻成“新跳板”

涪江二桥,这座陪伴了合川市民近三十年的桥梁,见证了合川的发展变迁。它是连接南城与北城的交通大动脉,承载着无数市民的出行记忆。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各种因素影响,这座桥梁面临安全隐患,急需修整和强化。

  如今,关乎民生的涪江二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维修过后,桥梁将更加坚固,我们心里也会更踏实,以后开车也更方便了。”日前,在涪江二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建设现场,市民封小明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

  2025年,合川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项目23个,涪江二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是其中之一。维修加固过程中,计划提供务工岗180个、发放劳务报酬1100万元。今年以来,我区将这项惠民政策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一个个落地见效的项目,既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更让群众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实现就业增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美丽移民村建设绘就乡村美丽画卷;从普通国省道养护保障交通顺畅,到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守护出行安全;再到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生活更舒适,污水管网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以工代赈正以其“小切口、大作为”的独特优势,推动合川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二郎镇小龙虾喜获丰收(资料图)

以业富民:“农产品”变身“金疙瘩”

“以前这么好的田荒着太可惜了,现在种水稻、养小龙虾,我们不光有土地租金,还有务工收入。”二郎镇联珠村村民尹才明高兴地说。

  二郎镇2025年稻虾综合种养基地项目,是合川区2025年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的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65.24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是新建稻虾综合种植养殖示范基地1480亩。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以工代赈方式,项目方优先吸纳周边村民参与土地平整、人工清杂、人工清淤、道路清扫等,提供务工岗45个,发放劳务报酬28万元。

  借着以工代赈这股“杠杆之力”,稻虾产业成为二郎镇富民强村的“聚宝盆”。今年4月,“嘉陵江湾 醉美合川”合川万人小龙虾火锅美食季火热开幕!“二郎稻虾”的名号随蒸汽升腾,更让藏在嘉陵江湾里的生态好味,成为串联起乡村产业与文旅盛宴的鲜活纽带。

  今年8月,二郎镇稻虾实现大丰收,该镇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经济账”,当前,已建成的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000亩,水稻年产量达2000吨、小龙虾1000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

  有产业支撑、有事可干、有钱可花,共同富裕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有力。云门街道的蔬菜基地,三庙镇的稻鳖孵化中心,龙凤镇的粮油良种选育、试种及推广试验试点……通过以工代赈形式,各镇街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群众腰包越来越鼓;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群众练就一身“硬本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合川区以工代赈的实践,既是一项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聚民力的民心工程。“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深化以工代赈模式,在更多领域拓展群众就业渠道,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老百姓,让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在三江大地上徐徐铺展。”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