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图文新闻

新春走基层|川渝两镇村民盼了几十年的龙家桥通车了

日期:2025-02-06来源:今日合川

“盼了几十年,这座桥终于建起来了!”1月23日,连接重庆市合川区燕窝镇和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万隆镇的龙家桥终于通车,两镇群众齐聚桥头,敲锣打鼓,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燕窝镇和武胜县万隆镇的龙家桥终于通车,两镇村民在龙家桥上散步。记者周传勇摄

从远处望去,龙家桥并不起眼,30米长的桥身上,没有巍峨的桥塔,也不见精美的雕饰,水泥灰的色调,在雾气衬托下,更显质朴。但正是这样一座桥,两镇村民已期盼多年。 

“以前桥很低、很窄,一次只能过一个人,一到汛期桥就被淹了”

在龙家桥的旁边,有一条约半米宽的泥巴路一直延伸到南溪河边。“这条泥路就是连接以前那座人行桥的路,陪了我们几十年,现在也‘退休’咯。”站在龙家桥上,看着曾经走过的路,万隆镇飞来石村村民邓丽感慨万千。

飞来石村所在地是燕窝镇和万隆镇之间的一处飞地。从邓丽记事时起,她就需要穿过燕窝镇红豆村,再走过人行桥,才能抵达万隆镇。

 “以前桥很低、很窄,一次只能过一个人。”邓丽说,最初连接两镇的是一座石桥,桥面宽不到半米,小时候村里的孩子都害怕但又不得不过那座桥,因为绕路至少要多走半个小时才能到万隆镇,后来两个镇出钱翻修了那座桥,桥宽达到半米,桥高三四米,“过桥虽然方便了一点,但一到汛期桥就被淹了,大家还是只能绕远路”。

后来,邓丽经营着一家豆腐店,每天她都需要把豆腐搬到万隆镇去买,但一走到人行桥前她就犯了难。桥面太窄,车过不去,过桥还得排队,她只能一盆一盆搬豆腐,很费时间,在桥上稍不留意,还有坠河的风险。 

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但最令大家头疼的是影响两镇村民做生意。龙家桥一头连着的是燕窝镇红豆村,近年来,红豆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修缮了百年天主教堂,打造了青少年研学基地,还建成“红豆·小院”,内设青村茶社、燕小二茶餐厅、乡情陈列馆等,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 

“去年全村接待游客大约10万人次。”红豆村党委副书记罗凡说,人气旺了,许多万隆镇的村民也开始过来卖土特产,“货少还好说,货物一多就得开车,绕过来就得多走六七公里,很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两镇的交流也就少了”。 

修建一座宽敞舒适的车行桥,成为川渝两镇村民的共同诉求。 

“现在桥很高、很宽,10秒钟就能跨省,两镇联系更多了”

转机始于2024年9月,燕窝镇向合川区交通运输委求助,希望在两镇之间搭建一座车行桥。这一诉求很快得到肯定答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集资了190万元用来新建车行桥。 

但建桥还需要万隆镇的支持,燕窝镇相关负责人随即前往万隆镇协商相关事宜,双方一拍即合。现场商讨施工计划:施工前期,双方各自协调好土地,正式施工时,双方又各自寻找合适的施工队伍,商定工期后统一施工。 

2024年10月下旬,龙家桥正式动工建设。“那段时间,不管风吹日晒,每天都能看到施工队热火朝天地的建设。”邓丽说,得益于大家的努力,仅用三个多月时间,龙家桥就通车了,“现在桥很高、很宽,10秒钟就能跨省,两镇联系更多了”。 

通车仪式当天,武胜县宝箴塞镇返乡创业青年陆俊伶也受邀来到燕窝镇。过去四年多时间,陆俊伶一直在燕窝镇、万隆镇、宝箴塞镇、清平镇等川渝毗邻镇帮助村民直播卖农产品。 

“以前从万隆镇到燕窝镇得绕一大段路,并且村道七拐八绕,很容易迷路,平时各镇村民大多也各自忙碌,交际很少。”陆俊伶说,没想到新建一座桥,不仅交通便利了,还吸引了其他村镇的种植大户前来摆摊做生意、谈合作,接下来她也将向更多人推介燕窝镇红豆村,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农产品。 

“以龙家桥通车为契机,我们还将联动毗邻村镇携手共推农文旅融合发展,串联武胜县万隆镇的“凤栖小院”、清平镇的万亩大雅柑基地和千亩稻田公园、宝箴塞镇的4A级景区百年段家院子,实现连片发展。”罗凡说,如今仅看红豆村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就已达到上万人次,未来各个旅游点真正实现融合发展后,川渝毗邻镇的村民流动将更加频繁,合作也将更加紧密。 

“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这座桥” 

“以前,每到逢年过节,在外务工的村民开车回家时,都被挡在了河对面,想回家只能把车停在四川,人走回重庆,现在终于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红豆村村民唐德禄难掩心中的喜悦。 

唐德禄一直经营着一个零食摊,每天他都要推着小摊到万隆镇去做生意,之前的人行桥太窄,他没法推车过去,再加上他腿脚不便,只能多花一个多小时绕路过去,耽误了他不少时间。 

“现在龙家桥通车了,我只需要花半分钟就可以过河,增加了不少做生意的时间。”唐德禄说,通车仪式当天,他看到不少万隆镇的村民过来游玩,“以后方便了,没准不用出村,生意就自己上门了”。 

同样欣喜的还有邓丽,她再也不用排着队一盆一盆搬豆腐过河了,为此她还专门买了一个小推车,以后推着车就能轻松上街做生意。 

“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这座桥。”邓丽说,作为受益的村民,爱护这座桥是她们的责任,她建议组建一个护桥队,定期打扫桥面卫生,检查有没有损坏的地方,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委会反映,“也要教育好家里的娃娃,让他们知道这座桥的来之不易,不能在桥上乱涂乱画、破坏设施”。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