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7-24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重庆科斯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 记者李文静摄
一个车间,几个工人,数台设备。轻拢慢捻之间,助力精准制造;数字操控之下,信息一目了然,服务智慧生产……这不是电影里的未来场景,也不是新闻里“别人家的车间”,而是真实存在于合川的数字化车间。日前,我区9家企业的数字化车间获2020年重庆市数字化车间认定。7月22日,记者走进部分企业,探访制造业变“智”造业,数字化助力企业加速跑背后的故事。
运用数字化“大脑” 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
“2016年,公司生产出现‘混乱’,最糟糕的时候,出现了工人甚至不知道哪些订单已生产,哪些订单未生产的情况,那场‘混乱’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数字化车间的必要性。”7月22日下午,在重庆聚慧食品有限公司梅香园火锅底料数字化车间内,公司计划调度中心总监朱祥继向记者谈起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缘由。
2016年,梅香园订单爆增,一下子翻了好几倍。那时候公司还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通过纸质件传递信息,信息交流不顺畅且效率低,车间管理出现混乱,导致生产错漏百出,产能一直跟不上。
为最大限度优化流程、提高产能,满足发展需要,公司管理层开始有意识地针对个别生产环节进行碎片式的数字化改造,并参考借鉴其它企业的先进做法。
2017年底,由286台数控装备以及MES、ERP系统构成的火锅底料数字化车间终于建成。车间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顶尖水平。
在梅香园办公区的一面墙上,“九宫格”排列的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中心显示屏上,显示着“聚慧餐调业务运营监控平台”字样。在这块屏幕上,本月接单省份的分布图、销售接单部门分布图、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仓储状况、今日生产计划,今日入库情况、今日发货量、清单交付情况控制以及订单执行异常监控等信息一目了然。
数字化“大脑”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数据显示,梅香园火锅底料数字化车间建成后,实现了年产1.7万吨火锅底料的生产能力。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9195万元,较数字化车间建成前销售收入提高了7484万,同比增长437%。近三年公司销售收入平均增长达110%;能源利用率提升了40%,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与同行业工厂相比,公司员工配备量减少了50%,运营成本降低了25%,生产效率比数字化车间改造前提高了180%;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98%提升到99.76%,不良质量成本从原有的12%降低到0.48%。
目前,梅香园新的数字化车间也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不久将投用,智能化生产水平将越来越高。
数字化“管理”系统让企业运作经营更智能与梅香园火锅底料生产数字化车间一同获重庆市数字化车间认定的,还有重庆德佳肉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5000T智能立体冻库数字化车间。该车间于2018年6月开始建设,今年4月建成投用,是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化冷库,帮助公司实现了仓储物流运作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
7月23日上午,记者在该公司数字化车间看到,工作人员在管理系统中发出产品出库指令,库内运输车根据指令自动寻找货物位置进行运输,随着仓库出库门的缓缓开启,计划出库的货物便送达指定位置。这一过程,除管理系统操作者外,无任何人力参与。
据重庆德佳肉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数字化车间建成投用后,预计公司年销售收入将由2.6亿元提升到3.2亿元,产品质量提高15%;下达计划、日常生产记录等方面实现无纸化作业;车间的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等得到有效监控;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装备与技术的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主要能耗、排放与产品质量指标、单位加工费用达到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生产现场作业的劳动生产率整体提高40%。
“公司在2016年已建成投用了一条罐头成件自动包装线,此前因投资额度达不到数字化车间认定要求,一直未申报认定。这条包装线获得七项国家专利,与此前人工包装相比,工作效率提升了约40%,日包装货物可达1700件。下一步,我们计划将这条生产线和其它车间一起,申报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数字化车间建设 助力企业向“智”造转型
2018年我区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1个,2020年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9个。截至目前,全区获认定的重庆市数字化车间达13个,数字化车间建设进程正逐渐加快。
数字化车间建设是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主战场。近年来,我区提出“智能化改造从学习开始,逐步由传统车间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模块,再到智能化工厂转变”的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我区在引导企业增强智能制造意识、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狠下功夫:2019年,全区50余名企业家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合川区智能制造专题培训;39家企业分三批到苏州、南京考察学习博世工业4.0标杆工厂;召开合川区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现场交流会,邀请业内专家作专题辅导。2020年蜂巢互联-博世(重庆)智能产业培训中心落户合川,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为100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形成“一企一策”的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数字化诊断已在83家企业启动,其中长兴汽车等41家企业已完成服务并验收。事实证明,这一思路卓有成效,全区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正大幅度提升。
不久前,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再次提出:“要提速存量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加快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化标杆工厂,逐步推动传统车间向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化模块、智能化车间,再到智能化工厂的转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区必将有更多传统企业加入到智能化改造行列,为合川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推动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贡献“合川智造”力量!
记者 王利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