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钓鱼城风景名胜区看到,水军码头、护国门、石照县衙、护国寺等处游人如织。游客中除中国人外,还有不少来自欧美地区的外国人,大家都来分享“英雄钓鱼城”的雄伟,感受宋蒙(元)战争远去的历史烽烟。
作为合川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龙头”的钓鱼城,一直坚持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打造精品旅游品牌相结合的原则,在稳步推进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申遗工作的同时,加大精品旅游宣传营销力度,让景区“活”起来。
三江汇流文物众多
合川是一座“水甲西部”的江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于此,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历史悠久的合川,曾是“巴国别都”,历为州郡治所所在地。在三江六岸,不仅有驰名中外的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还有巴蜀乃至中国知名的禅宗古镇涞滩,拥有“巴蜀分界、佛道名山”美誉的龙多山及养心亭、文峰塔、卢作孚故居等众多文物与风景名胜。
据区文化委介绍,全区现有“三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各类文物点94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12处,区(县)保护单位35处,是重庆文物大区(县)之一。合川不仅要传承保护钓鱼城历史文化,让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活”起来,还要让涞滩古镇、龙多山等全区的文物及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保护,让全区的文物伴着三江粼粼波光“活”起来。
文物保护有序实施
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我区将文物保护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任务,强化文物安全,区政府与30个镇街,区文化委分别与30个镇街文体中心、3处博物馆以及5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镇街文体中心与辖区内的862处一般文物点均签订了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开展文物保护安全培训,制定巡查、检查与督查制度,建立巡查检查档案和安全隐患整改台账,采取技防配合人防、定期维护保养、加强值班值守等方式,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及监控工作;各重点文保单位还特别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目前,钓鱼城申遗工作有序推进,范家堰、始关门、九口锅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丰富,逐步实施了钓鱼城遗址城墙修缮、悬空卧佛及碑刻保护、危岩加固、安防防雷及环境整治工程;有效实施了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涞滩瓮城、草街育才学校旧址、板桥寺、养心亭、卢作孚故居等各级文物保护工程;储备了钓鱼城王坚纪功碑、三圣岩、千佛崖本体保护项目,“一卧千古”等摩崖题刻及碑刻加固保护项目,南一字城西城墙、东内城墙、始关门段城墙、范家堰遗址、始关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及涞滩文昌宫、国立二中旧址保护修缮工程等一批文物保护展示利用项目;推进了“龙多山—赤水县遗址”考古调查和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修复了一批馆藏陶瓷器文物,文物保护成效显著。
据区文化委介绍,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同时,我区围绕把合川建设成为国际交往与旅游休闲示范区的目标,以文物为载体,充分挖掘合川特有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以钓鱼城为中心,充分利用三江汇流、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围绕“历史文化、滨水休闲、乡村体验”三大主题,内提品质,外优形象,建设打造旅游休闲胜地。
为此,首先优化文物保护宣传渠道,通过开展博物日、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多渠道宣传引导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其次,加快育才学校旧址、卢作孚故居、刘文学墓园、第三保育院旧址等抗战文物、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强化教育功能,拓展并丰富红色旅游内容,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组织开展“陶行知先生生平事迹”“育才学校校史”等展览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建设陶馆志愿服务岗示范点,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及游客的广泛好评。
文旅融合成就品牌
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稳步申遗的同时,正积极申报5A级景区;涞滩古镇已成功申报4A级景区并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编辑出版了《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涞滩传说》一书;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已打造成为中国民盟传统教育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合川区师德师风教育基地等品牌。同时,以钓鱼城古战场遗址为“龙头”,渠江乡野步道为“龙身”,涞滩古镇为“龙尾”的“合川旅游升级版”正在加紧实施,其中渠江乡野步道云门示范段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加大文旅融合发展与城市宣传营销力度,积极参加央视国际频道举办的“魅力中国城”评选活动。先后举办了亚洲少儿绘画邀请展、中华龙舟大赛重庆合川站比赛、中国嘉陵江垂钓大赛、2017年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及一年一度的钓鱼城旅游休闲文化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向国内外推介合川的历史文化与城市魅力。合川也因此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儿童画之乡、中国休闲垂钓之乡等众多美誉,并争创“中国龙舟之乡”。
文脉厚重三江水,魅力合川迎贵客。今年上半年,钓鱼城接待游客226014人次,景区经营收入612.79万元;涞滩二佛寺接待游客5.62万人次,景区收入142.56万元;文峰塔接待游客9376人次,其中青少年702人次;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免费接待游客24306人次,其中青少年9758人次;卢作孚故居免费接待游客1977人次,其中青少年270人次。
记者 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