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图文新闻

新站点新起点新气象 ——我区气象工作小记

日期:2017-03-23来源:合川日报

  

  分析监测数据 记者 刘亚春 摄

 

  我们每天都会谈论:今天气温多高?明天天气如何?早上是否有雾,是否影响出行?部分人群还会关心,空气湿度怎样?未来是否有大风大雨……如果你是高考学子,或从事客运物流,抑或是农业大户,就更会关心气象情况。

  气象知识无处不在,涉及市民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平时却又不一定注意。今天是世界气象日,合川的气象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准确率怎么样?合川是否有人工增雨等“高科技”?记者前往区气象局,为您一探究竟。从1到69 观测网站覆盖全区

  3月21日,天气预报显示当天小雨。果不其然,上午10时许,便有零星雨花洒下——春雨贵如油。记者到达东津沱附近的区气象局时,这里一片忙碌。虽然不久后该局就要搬迁到铜梁洞,却并未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以前这一片区地广人稀,比较适合气象观测。现在城市拓展过来,就得搬迁到山上。”接待我们的是区气象台副台长聂茜,此时,她正和同事一道,向各镇街发送24小时天气情况。

  区气象局到底负责哪些事?记者开门见山,聂茜直面回答:气象监测、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运行管理,防雷减灾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气候可行性论证,各类气象服务,气象科普宣传,气象执法检查和监督等等。她介绍,这几年我区气象事业发展很快。2006年以前,全区仅有1个气象观测站——也就是说,预报天气时,只能用城区数据去涵盖全区,这样的“以点概面”显然有失客观。

  这些年,随着各级资金的投入,我区观测站网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建成各类监测站点69个——包括区级观测站2个,高山无人站1个,镇级自动监测站28个,村级山洪气象监测站30个,水产气象监测站1个,农田小气候自动监测站2个,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5个。这些站点的建立,让天气预报可以精准到每个镇街。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站点并不需要派人长期值守,均为自动监测、自动传输数据,工作人员只需定期进行巡查和检修。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得“难以捉摸”,由气象因素造成的各类灾害频繁发生。我区成立了突发事件预警中心,地点就在区气象局,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设1个预警中心,5个分中心,43个部门镇街工作站,向9991位干部、企业负责人、农业大户等相关人员发送短信。以2016年为例,平台共发布短信219条,接收人次达1484659人次。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在我区基本建立。精确预报 量身定制气象服务

  “天气预报虽然还是偶有失误,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准确了!”谈及天气预报,相信大多数市民会有这样的体会。的确,面对高空无常的风云变幻,近年来我区气象预报预测能力不断提升,有数据有真相——目前我区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6%。特别是高考期间、钓鱼城旅游休闲文化节等时段,准确的预报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