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1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11月5日,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区清平镇应急办主任张寅荣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据悉,张寅是全市四名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中唯一来自基层一线的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者。从北京归来后,记者与张寅取得了联系,11月17日在清平镇见到了他。
张寅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35岁的张寅是辽宁锦州人,2009年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进入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后来通过公招来到原区安监局,分配到清平镇安监办。张寅日常要到镇上的企业走访和检查,监督其安全生产,同时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等工作。
2012年的一天,张寅到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看见3名工人往三轮车上装载瓶装氧气、乙炔和天然气,当即对其违规行为进行了制止。随后,张寅发现该企业负责人对于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培训、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等几乎没有概念,按照《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张寅对该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并决定实施行政处罚。该企业负责人得知此事,顿时火冒三丈。张寅义正词严地说:“按照行政委托执法要求,我代表区安监局根据相关规定对你单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如果你对处罚决定有异议,可以依法提请行政复议或诉讼,但本决定不停止执行。”该负责人回答:“你说的这个法那个法,我都没学过。”“你不懂法不要紧,可以学,就怕知法犯法。”张寅随即拿出《安全生产法》,耐心地为该负责人讲解。该企业负责人见张寅说得有理有据,只得在执法文书上签了字。“应急管理工作千难万难,敢于担当就不难,只有敢逗硬才能遏制事故、减轻压力,最终得到企业的尊重和支持。”张寅说。
应急管理工作是与群众面对面的工作,由于农村地区安全基础薄弱,居民法治意识不强。张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心用情将安全观念植入群众心里。
清平镇上有两名腿脚有残疾的人,一个姓朱,一个姓黄。这两人都有一辆二手三轮车,长期违法载客。一天,镇应急办在开展道路交通执法过程中发现,两人驾驶无牌无证三轮车在赶集日、上下学期间从事违法营运。张寅立即对两人开展执法检查,不料气极败坏的朱某从驾驶室里抽出扳手就朝他身上打过来,幸好被旁人及时发现,当场将朱某制服。民警将其送进派出所,由于其身体残疾不符合拘留条件,民警在对朱某进行警示教育后,只得将其送回。第二天,张寅又接到举报称朱某在放学时强行拉载学生,他意识到事态严重,关系到众多群众的生命安全,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早晚会成为镇上的“定时炸弹”。晚饭后,张寅与同事一起来到了朱某的家。经过一番深入交谈,张寅了解到,50多岁的朱某现今单身,加上残疾,没有经济来源,只有靠赶集时用三轮车拉客和拉点货挣钱糊口。根据朱某的实际情况,正赶上清平镇成立交通劝导站,张寅便提议让朱某和黄某从事交通劝导工作,既让其不再从事非法营运,又能多一点补贴维持生活。至今,两人已经在劝导站干了5年多,工作十分称职,时常就道路交通安全对群众现身说法,对于张寅的帮助,两人更是感激不尽。
张寅的家在重庆礼嘉,婚后与岳父岳母一起生活。由于他和妻子上班离家都较远,每周回家只有一次,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2019年6月,张寅到片区小学给刚满6岁的孩子报了一个幼小衔接班。没想到第一天上课孩子很多简单的算术都不会,委屈地哭了好几次,经过老师的提点,张寅才恍然大悟,平时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太少了!回家后,张寅心里十分愧疚,为了减少孩子的压力,只得让孩子再读一年幼儿园。
工作10年来,节假日张寅基本无休,多年都没有回老家过一个春节。“因为忙于工作,我疏于对家庭的照顾,亏欠老婆和孩子不少,只能感谢他们的理解。”
但在工作上,张寅敢于亮剑、攻坚克难、严格执法,近10年来,清平镇应急办(安监办)检查企业3000余家次,责令企业整改隐患2万余条,辖区300余家各类企业、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有力促进了清平镇的安全发展,张寅也先后被市、区授予“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基层应急办人手少、责任重,但坚守是我们的职责,一想到我们辛苦一点,群众就安全一点;我们严格一点,事故就减少一点,再多的牺牲都值了,这就是我们应急人的幸福。我愿意,用我的努力换取一方安全。”张寅说。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