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六读合川:世界级的历史文化贡献
(第6读第4期 总第35期)
13世纪被中外学界称为蒙古人世纪。由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经过三次西征和数度南征,到1259年,已构建起了一个包括四大汗国在内的庞大的蒙古帝国体系。这个帝国体系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它横跨亚欧大陆,面积达3450多万平方公里。此后,世界上再无一个陆地势力达到过如此规模,堪称地球人的历史之最。
然而,由于蒙哥汗在钓鱼城的战死,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蒙古帝国开始走向了分崩离析和统一政权体系的瓦解。
首先,没有了蒙哥汗,蒙古帝国内部就没有了统一的政治权威,其直接后果就是忽必烈与诸王的分裂与争战。
1260年,在荆湖一带攻打南宋的忽必烈北归,在其弟穆哥和塔察儿、合丹等王的拥戴下,宣布即大汗位,建年号为中统,并昭告中外。同年阿里不哥则在哈拉合林召集忽里勒台,亦称大汗,并起兵南下。这场兄弟拔刀相向,长达四年之久的内战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由此确立了他在蒙古贵族中的统治地位。
1265年窝阔台之孙、合失之子海都在今额敏河沿岸发展势力,拒绝入朝,逐渐成为忽必烈的对立派领袖人物。1276年,宗王昔里吉、脱脱木儿等反叛。1287年,宗王乃颜、哈丹等结盟反叛。忽必烈与诸王的争战,历时35年之久,直到1294年忽必烈死去,才终于巩固了统一的元朝政权。
其次,没有了蒙哥汗,蒙古帝国内部就没有了统一的战略军事行动,其直接后果就是进攻埃及的失败和从中欧战场的撤军。
先说旭烈兀进军埃及和北非的失败。1259年,旭烈兀兵分三路进入叙利亚,连破阿勒颇、大马士革等城,一举征服叙利亚。之后,便向埃及派出谕降使团,并做好了进攻准备。就在这时,因得知蒙哥汗的死讯,旭烈兀为支持其兄忽必烈问鼎大汗宝座,即留下前锋将怯的不花和2万蒙古军镇守叙利亚,便率10万大军东还。
1260年7月,埃及苏丹(君主)忽秃思杀蒙古使臣,誓师出征。9月,忽秃思率领埃及军队和叙利亚、阿拉伯、突厥曼、花剌子模等避难者共12万人,与怯的不花战于耶路撒冷附近的阿音·扎鲁特平原。由于蒙古大军已随旭烈兀回师,怯的不花仅以2万蒙古军与12万埃及大军交战,最终寡不敌众,怯的不花阵亡,蒙古军几乎全军覆没,埃及人乘胜进兵,将叙利亚的蒙古驻军赶走。大蒙古国进军埃及及北非的梦想破灭。
再说别儿哥从中欧战场的撤军。1255年拔都去世后,其弟别儿哥继承钦察汗位。在旭烈兀西征大军驰骋西亚的同时,别儿哥屡次出兵征伐波兰和匈牙利。1259年,别儿哥再次出兵立陶宛,随后攻入波兰境内。他先是攻陷并焚毁了孛烈儿都城克剌可洼(今波兰第三大城市克拉科夫市),后是洗劫了波兰西南部奥得河畔的弗洛茨拉夫(今波兰第四大城市弗罗茨瓦夫市)等城,挺进今捷克西部地区的波希米亚,满载掳获而还。同年,蒙古军入侵匈牙利,匈牙利王别剌被迫接受“蒙古汗之同盟建议”。1260年春,原本打算再次出兵侵入中欧,因蒙哥汗的去世,别儿哥匆忙撤军,欧洲战局得以缓解。
再次,没有了蒙哥汗,蒙古帝国内部就没有了统一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其直接后果就是四大汗国的各自独立与衰亡。
蒙古国在逐次西征的过程中,按照传统分封制形成了若干封地,这些封地又因不断地扩张逐渐转化为“四个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1259年蒙哥汗战死后,各封国宗王为争夺大汗之位,矛盾越发尖锐。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大汗只在形式上保留了宗主地位,而无法统一施号令于天下。在被征服地区建立起来的四大汗国实际上成了四个独立国家。
钦察汗国,为拔都在西北建立的汗国,亦称金帐汗国,原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1313年,月即伯即位时钦察汗国达到极盛时期,与伊尔汗国和埃及通好,对外贸易比较发达。月即伯汗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属下蒙古人亦随之信奉伊斯兰教。1502年,金帐汗国被俄罗斯所灭。
察合台汗国,最初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其最盛时期疆域东至吐鲁番、哈密、罗布泊,西至阿姆河,北至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1331年,答儿麻失里汗时,将伊斯兰教定为察合台汗国国教。1340年,合赞汗时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1348年,秃黑鲁帖木儿在阿克苏被拥立为汗,史称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是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大汗,他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1370年,西察合台汗国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察合台汗国维持到16世纪。
伊尔汗国,为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与元朝关系一直很好。1295年,合赞汗继位,他率领将士改宗伊斯兰教,奉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把伊尔汗国组建成一个伊斯兰国家。同时,他还废除“大汗”称号而改称苏丹,从而加速了蒙古贵族与伊朗贵族的合流。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窝阔台汗国,初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海都汗时窝阔台汗国兴盛起来,其地域西至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与答剌速(今哈萨克斯坦塔拉斯)河谷,南至天山南坡诸城,东抵哈剌火州,北有也儿的石河上游之地,以伊犁河与答剌速河流域为中心。1309年,察八儿汗参与察合台汗国内部争端,被击败,逃到元朝,约有一半属民随其归附元朝,其余属民和领地被察合台汗国兼并,窝阔台汗国消亡。
最后,没有了蒙哥汗,自然就有了蒙哥汗的继承者,那便是一代雄主忽必烈;没有了蒙古帝国的统一和存续,却也有了蒙古帝国最大的历史遗产,那便是元朝政权统一中国。
元世祖忽必烈在平定阿里不哥之乱后,政权得以巩固。1268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发起了攻灭南宋的战争。在总结窝阔台攻宋及蒙哥汗攻宋得失的基础上,制定了先取襄樊(今属湖北),实施中间突破,沿汉入江,直取临安(今浙江杭州)的灭宋方略。
1274年,元军攻下襄阳,宋将吕文焕投降,随后中书丞相史天泽和枢密院使伯颜率军顺汉水南下长江,目标建康(今江苏南京)。1275年降将吕文焕率元水陆联军于芜湖击溃贾似道的南宋水军,史称丁家洲之战。隔年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谢太后与宋恭帝投降。然而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张世杰等大臣持续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抗元。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广东崖山。1279年,陆秀夫挟8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南宋亡。
至此,元朝结束了自北宋灭亡后150多年来的南北对峙局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七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话题:历史是没有假设的。如果有人一定要问:假如蒙哥汗没有战死在钓鱼城下,世界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呢?那真是当时世界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了。若是把问题放在今天,你认为呢?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