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八读合川:民族事业不能忘记的人
(第8读第4期 总第45期)
由于军阀势力的争斗和此消彼长,“你方唱罢我登场”,卢作孚在川南进行的新教育实验和在成都创办的通俗教育馆都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这让卢作孚悟出了一个道理:“纷乱的政治不可凭依”“每每随军事上的成败,而使事业共沉浮”。从那时起,卢作孚就有了兴办实业的想法,他认为要进行社会改革实验,必须首先兴办实业。
白手起家创立民生公司
1925年,卢作孚返回合川,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二个社会改革试验——创办民生公司。民生公司首选航运业为开端,这是因为:在卢作孚看来,四川经济不发达,科学文化落后,交通闭塞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四川的落后面貌,必须先交通,后实业,再文化教育。而四川的交通在没有铁路和好的公路的情况下,唯有通过长江及其支流与外省发生交往和联系。
民生公司的创办,一开始并不顺利。十多个发起人本就没有钱,虽向老师、同学、朋友劝募,也只能几个人合起来为一股,为数极其有限。后来通过向县里的士绅募集,也因大多数人不看好川江航运而持观望态度,最终认股不到2万元,与公司所定股本5万元的目标差距甚大。更糟糕的是,认股者不愿交付股金,实际收到的股金仅有8000元。到后来还是卢作孚的老师、合川县教育局长陈伯遵出面担保,通过借贷教育基金才解决了最困难的资金问题。
作为公推的民生公司筹备处主任,卢作孚一面收集股金,一面亲赴上海订造轮船和购买发电设备。由于筹备处无钱支付旅费,卢作孚还是向他人借了500元才得以动身前往。
1926年6月10日,卢作孚召开公司创立会,确定公司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公司”。公司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为宗旨,鲜明地体现了卢作孚实业救国的思想。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大转折。
民生公司成立于合川,起步于重庆到合川的嘉陵江短途航运。1926年7月,经过艰辛的筹备和艰难的试航,民生公司第一艘轮船“民生”号从重庆起航,满载乘客顺利到达合川,从此民生轮每天航行于合川到重庆的航线上,开始了川江航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定期客运航行。
为经营好民生轮的航运业务,卢作孚废除了买办制,代之以经理负责制,革除了三包制,代之以四统制,即四个统一管理:经理统一管理船上事务、公司统一管理船上人员任用、统一管理船上财务核算、统一管理船上油料核发。这在中国所有的江轮、海轮上,都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与此同时,民生公司在合川岸上的发电厂、碾米厂、自来水厂等实业也都获得了迅速发展。
化零为整统一川江航运
川江自古有船行。卢作孚开辟嘉陵江航道时,整个川江航业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残酷。先是外国轮船公司企图垄断,后是多个私家轮船公司尔虞我诈,互相杀价,争夺运务,以致各家公司都陷入不能维持日常开支的困境。卢作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及时增加资金,于1929年将总公司由合川迁到重庆,向川江各家公司提出以收购轮船或合资的方式走联合经营之路。
其联合的原则是“四个凡”:凡愿出售的轮船,无论好坏,民生公司一律照价收买。凡愿意与民生公司合并的公司,无论其负债多少,民生公司都一律尽力照顾,帮助他们偿清债务,需要多少现金即交付多少现金,其余作为加入民生公司的股本。凡卖给民生公司的轮船和并入民生公司的公司,其全部船员一律转入民生公司,由民生公司安排工作,不使一个人失业。凡接收一只轮船,即废除一只轮船上的一切腐朽的管理办法和陈规恶习,代之以民生公司自己创立的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服务作风。
在卢作孚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到1935年,重庆下游至宜昌一线的所有中国轮船公司都并入民生公司。这样,整个长江上游的几十家中国轮船公司终于以民生公司为中心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川江航运的统一,不仅为同帝国主义航运势力进行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为日后抗战期间的战时运输准备了良好的条件。1935年底,经过一场残酷的竞争和斗争,卢作孚一举粉碎了以日商日清、英商太古和怡和为首的帝国主义轮船公司的联合围攻,维护了长江上游的内河航行权。此后的一年半内,民生公司又在上海订造了新船达21艘,至抗战全面爆发,民生公司已有船只46艘。
抗战英雄与救国公司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日本法西斯狂妄宣称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7月底,北京、天津相继陷落。8月,日军进攻上海,3个月后上海被占领。1937年11月,日军进攻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
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唯有长江水路可走。而宜昌以上的三峡航道狭窄,弯曲复杂,滩多浪急,险象环生,有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1500吨以上的轮船不能溯江而上直达重庆,所有乘客和货物都必须在宜昌下船,换乘能行长江上游的大马力小船。
随着战事的继续,南京、武汉相继失守,之后长沙、广州也被侵占。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的一年零三个月时间里,华北、华中、华南共13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多座城市沦于敌手。
这时,宜昌情况十分危急。从上海、南京、南通、苏州、无锡、常州、武汉匆忙撤出的工业设备已陆续集中于此,从南京撤出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各地要撤到后方的学校也集中于此。也就是说,“全中国的兵工工业、航空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的生命,完全交付在这里了”。从各地撤下来准备入川的中国各界的精英也都交付在这里,他们中有教师、医生、工程师、商人、公务人员等,一共3万多人。
而此时,运输船只奇缺,能够穿行三峡的只有卢作孚的民生公司22艘轮船和2艘外国轮船。更为要命的是,当时距川江每年的枯水期只有40天,枯水期一到,水位下降,运载大型机器设备的船只根本无法开航。依当年的运力计算,这么多物资和人员要全部运抵重庆,至少需要一整年的时间。
历史的责任就这样落在了卢作孚的身上,同时考验着他的智慧和勇气。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必须把这些人员和物资在有限的40天内撤出宜昌,运抵重庆。因为他掌管着民生公司,他还是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常务次长。
卢作孚火速赶往宜昌,面对人心极度惊恐、秩序极度混乱的局面,他亲赴各轮船公司和码头视察,并登上轮船,检查各轮船的性能、运载量、运行状况,一面安抚人心,一面寻求良策,制订出40天内运完撤退人员和物资的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他首先统一指挥,统配船只,统一调度,然后再以惊心动魄的“三段式航行”展开运输。
所谓“三段式航行”,就是将长江上游宜昌至重庆来回一共6天的航程截为三段,宜昌至三斗坪为第一段,三斗坪至万县为第二段,万县至重庆为第三段,每段根据不同的水位、流速、地形来调配马力、船型、速度适合的轮船分段运输。除最重要的和最不容易装卸的大件设备由宜昌直运重庆外,次要的、易装卸的只运到万县即卸下,待日后转运;更次要和不特别急的,则只运到奉节、巫山或巴东即卸下,待日后转运;还有的甚至运进三峡,脱离危险区即卸下,让轮船当天即开回宜昌。这样,每天必有5~7艘装满物资、人员的轮船从宜昌开出;每天下午,必有同样数量的空船开回宜昌,充分利用枯水期前后40天的中水位,最大限度地增加运输能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达150万人,叶圣陶、徐悲鸿、吴作人、张善孖、张伯堂、老舍、郭沫若、陶行知、晏阳初、胡风、吴祖光、沈钧儒、史良、沙千里、黄炎培、梁实秋等中国文化界、知识界名人都与这场大撤退结下生死之缘。运送货物达100余万吨。那些抢运入川的物资很快在西南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尤其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炼钢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区,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在整个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船员牺牲,61人受伤致残。
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然而它却有着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可比拟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前者依靠的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是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后者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本人和他的民生公司,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卢作孚是抗战英雄,民生公司是救国公司。
中国船王和他的船队
为适应战时运输持续不断的需要,民生公司承担着巨大的损失和亏损。在完成宜昌大撤退后续运输后,卢作孚辞去了交通部次长职务,倾注全力于自己所创办的事业,使之在无数的牺牲和困难中能够继续为抗日战争和战后的国家经济社会恢复贡献力量。
1946年,卢作孚亲赴加拿大、美国参观考察,商谈借款和造船,总计在美国、加拿大购置船舶20多艘,近3万吨位,使民生公司船舶总吨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同年,民生公司与金城银行达成协议,联合成立民生公司海航部,即太平洋轮船公司。随后开辟了上海到青岛、天津的北洋航线和上海到基隆、福州、汕头、广州、香港的南洋航线。
1947年7月,基隆分公司成立,陆续开辟了基隆到天津、海口、汕头、厦门的航线。
1947年12月,民生公司沿海航线已经全部建立起来,紧接着就是开辟东南亚和日本的海洋航线。1948年4月,民生公司南海轮首航日本,标志着民生公司的远洋航运从此开始。
民生公司就是这样无畏地从一艘70吨的小轮船起家,由合川冲向嘉陵江、冲向长江、冲向沿海、冲向远洋,不断发展和壮大。
到20世纪40年代末,民生公司已拥有轮船148艘,船队布满长江,通到海外。卢作孚无疑成了近代中国船王。
1949年,国民政府撤往台湾。卢作孚当时在香港,虽受到多方诱迫,但他不愿意放弃他惨淡经营的民生公司,“要为新中国的航运工业尽绵薄之力”,毅然回到祖国,并将停留在香港的18艘轮船全部驶回。
1952年9月,民生公司实行了公私合营,成为全国私营企业公私合营的一面旗帜,为1955年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范例。
话题:在卢作孚身上,始终透着一种精神,有人把它概括为“富强国家、民生为本”的爱国精神,“公而忘私、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富于理想、勇于实行”的实践精神,“勤俭敬业、耐苦耐劳”的朴素精神。不知你怎么看?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