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进合川>印象合川> 跟我一起读合川

《跟我一起读合川》文图语音版(总第51期)| 走向成熟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上)

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九读合川:中国教育史上的不朽乐章

(第9读第4期  总第51期)



合川,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办学时间最长、经验最多、教育思想反映最集中和最成熟的地方,是他教育理论和实践集大成的地方。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用生命和智慧写成的一部书,一部中外教育史上独具特色魅力的巨著。他所推动的生活教育运动在这里达到了顶峰,取得了最高成就。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生活即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等形形色色的旧教育,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便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学生要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要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育才学校的教育完全不同于别的传统学校。可以说,凡有学校生活的场景和时刻,皆是课堂。

育才学校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在学校里,对男女老师不称老师,而喊大哥大姐。大哥大姐们不只讲课,更多的时间是与学生们接触和交流,指导课外阅读,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正如社会组学生冯鸿甲所感慨的那样:“穷孩求知凤凰山,生活学习艳阳天,哥姐贴心细抚育,最爱听讲换人间。”

学校发扬民主,学生自己推选自治会干部,选出的干部代表参加校务会议,与校长陶行知和其他行政领导一起参与讨论学校的重大决策事项。学校还在学生中推选经济考核员,共同审查学校的经费开支。学校实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每周一次生活检讨会制度。师生和同学间开诚布公,坦诚相待。

育才学校“卫生教育二十九事”规定:(1)凉开水漱口;(2)吃饭最多以三碗为限;(3)隔绝蝇蚊,尽可消灭之;(4)吃水果用高锰酸钾消毒;(5)针刺刀割,两分钟内用碘酒敷伤口;(6)预防疲劳之休息;(7)防备急剧之冷热变化;(8)离开咳嗽者五尺远;(9)各人用各人的手巾、脸盆、碗筷;(10)用公筷分菜;……育才学校教育的很多方面,便是这样在生活过程中展开,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整个社会都列入教育的范畴,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育才学校的教育方法,教学环境充分融入社会之中。在校内,育才学校的孩子们和教师们像一家人似的过着集体主义生活,在校外,他们曾广泛开展了小先生运动。各种识字班、歌咏班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学习班,在附近的家庭中、矿工中、村子中、学校中办了起来。矿工识字班,不但识字学文化,还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有时甚至把他们的家属请来一起参加育才学校的露天舞蹈表演。隐蔽的古圣寺因这批小先生的存在而成了一所社会大学校,从而变得格外热火朝天。

为使得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育才学校还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实际,并规定每个星期一下午,有时加两个晚上,让学生分批去搞社会调查,开展群众工作,使学生养成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的感情和习惯。他们或去访贫问苦、或去送教上门、或去帮助治些小病小痛、或去开展宣传活动、或去帮忙干点农家杂务,很受农民的欢迎。这些活动,学生们叫走亲戚,实际是一种学习实践。回来后,都要写出调查报告,向全校及社会汇报。

——教学做合一,就是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以种田为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来,“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在做的方面,育才学校尤其注重劳动教育和少年研究生的培养探索。通过组织师生集体劳动,育才学校在第一个月里,就依地势开辟了一个操场和一个篮球场,修筑了一条被命名为五一劳动路的道路,开辟了文学组的普希金林,在球场北面修建了一座林间露天舞台。在学校右边的池塘,种满了荷花。学校周围的土地,用来做学生的劳动课场地,为学校食堂生产蔬菜。

不仅如此,每个学生还要轮值下厨房帮厨,帮着炊事员择菜、洗菜、淘米、烧火,所以育才学生不但学会了烧菜做饭,更重要的是体会了生产生活的不易。

育才学校发展到三百多名学生的规模时,全校清洁工也就只有温学海一个人。温学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工,他其实是育才学校的学生,一方面和大家一起上学,另一方面做一些清洁方面的日常工作,准确地说,他是学生兼校工。因此,育才学校的清洁都不能指望校工,必须自己打扫、自己管理。

1941年,陶行知提出在育才学校试行少年研究生制度。全校共推选出少年研究生27人。有个名叫朱振华的同学,从育才学校所在地古圣寺的残碑、寺僧的坟墓、账簿及年谱中研究出古圣寺建立的年代。朱振华不仅能考古历史,而且对研究苏德战争感兴趣,陶行知对他十分赏识,专门带他去重庆,介绍给军事专家认识,专家们帮忙分析,给他很多资料,朱振华竟然写出了20多万字的长篇分析,获得许多专家的赞誉。27个少年研究生共创作了4个剧本、27支歌曲、10余种研究报告、自制仪器30余件,高水平地展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成果。

话题:不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教师,抑或是作为家长,我们或许都为教育问题抓狂过,茫然不知所措过。学习、了解、认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或许就释怀了,或许就找到问题的根源了。什么是“教育”?不妨再来思考一遍。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