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十一读合川:伟大事业的是时代先驱
(第11读第2期 总第59期)
刘愿庵(“绝没有退出共产党可言”的马列信仰者,革命烈士)
1926年,合川地方党组织的成立,为我党打开合川革命局面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先后开展了以合川火柴厂工人罢工为代表的工人运动,以狮滩农民抗粮抗捐、反抗地主压迫斗争为代表的合川农民运动,以及其他反帝爱国运动。这一系列运动,使合川人民群众革命情绪高涨,从而拉开了合川国民大革命运动高潮的序幕。刘愿庵、秦友石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党史人物。
刘愿庵,原名刘孝友,1895年出生,陕西咸阳天阁村(今属咸阳市秦都区)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自动弃学,只身赴南京参加学生军。次年学生军解散,刘愿庵溯江而上,到四川嘉定(今乐山),在电报局找了一份勘测长途电话线路的差事。1919年到万县,在驻军卢锡卿部任参谋,不久又转入川军杨春芳部任秘书。1922年秋,杨春芳委任其为丰都县知事。上任后,他清理冤狱,释放无辜;体恤民情,废除苛捐杂税;对欺压民众的团总、贪官,该撤的撤、该罚的罚,深受丰都民众爱戴,却遭到豪绅和驻军嫉恨,被迫离开丰都。离开时,丰都民众自愿捐款,为他建造德政碑。
1923年初,他参加了恽代英在成都建立的学行励进会。不久,与恽代英一起又创建蓉社,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立志“以谋求中国人民及全世界被压迫者的解放为终身事业”。1924年到宜宾,与郑佑之等在宜宾建立读书会、通俗讲习所,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川南,他被推为叙州五卅惨案外交后援会负责人之一,领导民众开展反帝爱国和声援上海工人的斗争。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
1926年9月,受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派遣,到合川组建党组织。主要是做陈书农部的兵运工作,其公开身份是驻合川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第三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在合川期间,他将军队和地方上的党员组成混合党小组,并任组长。从此,合川有了正式的中共党组织。
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成都的国民党右派明令军警逮捕刘愿庵等共产党员。在极端危险的局势下,他接任中共成都特支书记,继续领导成都革命力量同国民党新军阀做斗争。8月12日,中共四川省临时委员会在重庆建立。9月7日,刘愿庵由成都赴重庆,被选为省临委委员、常委,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1928年2月,中共四川省临委在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四川省委。他被选为省委委员、常委,还被推选为出席中共六大的代表。3月,省委书记傅烈被捕,刘愿庵代理省委书记,领导全川人民的革命斗争。6月,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共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1930年5月5日上午,刘愿庵在重庆浩池街39号裕发祥酱园主持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议。因内奸告密,会议开始不久,军警即包围了酱园,他不幸被捕。
四川军阀刘湘,早知刘愿庵才华横溢,在我党身居要职。刘愿庵被捕后,刘湘亲自游说并动用了刘愿庵的早年朋友和亲戚,劝他脱离共产党,并许以“厅长”“院长”等高官厚禄“劝”诱其退出共产党,都遭到拒绝。5月6日,二十一军军事法庭开庭。在法庭上,刘愿庵慷慨陈词:“我信仰马列主义。……至于生死之事,我早已置之度外,绝没有什么退出共产党可言!”
1930年5月7日,刘愿庵和他的战友邹进贤、程攸生一起,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走向刑场,英勇牺牲,时年35岁。
秦友石(誓把工农来武装的农民暴动领导者,革命烈士)
秦友石,1901年生于合川县狮滩场(今合川区狮滩镇)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少年时代,秦友石看到社会贫困落后、腐败不堪,特别是在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对北洋政府非常愤恨,激发了爱国热忱,立下救国救民的宏愿,积极寻找革命真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秦友石正在合川中学读书。受革命思潮的洗礼,他与同学唐木森、杨思盛等在城区积极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全家迁往成都。到成都后,考入成都储才中学就读。在校期间,广交进步同学,阅读革命书刊,并与去北京学习的合川同学联系,参与革命宣传活动。
1924年,秦友石从成都储才中学毕业后回到合川,在狮滩创办小学,在农民及青年教师、学生中宣传反帝反封建新思想。
他利用课堂,讲授新教材,宣传新文化,灌输新思想,教唱《国际歌》《打倒列强》,教学生访贫问苦、认识社会。同时,向社会宣传三民主义、十月革命、打倒军阀、打倒地主恶霸、反对旧礼教。
1926年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工作更加积极,利用亲戚朋友婚、丧、庆、祭的机会,送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像作礼品,借机进行革命宣传。节假日、逢场天或办庙会、唱戏的期间,手拿铃铛、话筒,身背标语传单,向群众做宣传。主要讲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内受军阀、贪官、污吏、劣绅、土豪的鱼肉。主张积极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打倒帝国主义,坚持拥护北伐等等。由于他热情洋溢、能言善辩,又用了很多农村喜闻乐见的山歌、顺口溜等,深得人心,宣传声势越搞越大,引起了地主豪绅的震恐,纷纷骂他是疯子,叫他“秦疯儿”。
同年11月,秦友石在狮滩组织成立农会,制定章程,农会会员发展到500多人。同时,他与邓德辉、邓福全、袁昌用、秦槐等分别在大沔乡(今小沔镇)码头、鸡公坝、灵凤寺、普贤庵等地办起农民夜校,发动群众,壮大农会组织。后来,农会会员发展到4000多人,还在狮滩场成立了农协区分部。
1930年8月,为配合当时合川城区内组织的士兵暴动,狮滩地区农协会决定发动狮滩农民暴动。秦友石、秦槐(秦友石之弟,1926年入党,曾任中共狮滩区委书记。1926年参加泸顺起义,1930年参加狮滩农民暴动、士兵暴动,是年牺牲,年仅23岁)等组织400名农会会员组成四川工农红军第七路军合武纵队合川支队狮滩大队,兵分两路,攻打国民党合川联防团团总王止敬与国民党区长李君博两家住宅葛家岩,以及大地主李秉奎的庄园长生寨。两路人马均因天气突变,大雨倾盆,联络失败,队伍被迫撤回,暴动失败。
9月1日,秦友石被抽调到合川县城参加士兵暴动。兵暴失败,他从合川脱险后改名陈浩然,化装转移到重庆两路口居住,继续从事革命工作。不久被捕,12月底被刘湘秘密杀害于巴县监狱,时年29岁。
话题:革命是需要有革命精神的。你所理解的革命精神是什么?不妨说说。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