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十一读合川:伟大事业的是时代先驱
(第11读第4期 总第61期)
周极明(以笔为枪、血花齐洒的青年音乐家,革命烈士)
周极明,字杰奇,化名朱杰民,1918年10月生,今合川区钓鱼城街道黑岩社区人。
1934年秋,周极明考入川东师范后期(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第21班(年级)博物组(班)学习。他和李忠慎等同学带头抵制用德国黄色咔叽布制作校服,坚持用民生公司的三峡布制作校服,并组织学生成立布衣协会。1935年初,因闹学潮被开除的李成之、王方名相继来到同班就读,很快与周极明等思想进步学生一起秘密成立众志学会,成为学生中的政治团体。周极明具有深厚的音乐功底,而且充满激情,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组织歌咏队,训练合唱,教唱爱国歌曲,多次举办演唱会,演唱《大路歌》《开路先锋》《抗敌歌》,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1935年冬,一二·九运动爆发,他成为重庆市学生救国联合会成员,参与组织了30多个中等学校以上的学生,成立100多个宣传队,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他一方面翻印歌曲,训练宣传指挥人员;另一方面联络艺专学生,组织宣传队伍。他还搭乘民生公司的轮船,沿嘉陵江、长江,上自北碚、合川,下至长寿、涪陵,开展大规模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7年夏,经李成之介绍周极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延安陕北公学公开面向全国招生,周极明与其他革命青年一起相约报考,共同奔赴延安。
1938年3月,周极明等人到达延安。经组织分配,他到陕北公学学习。7月,转入鲁迅艺术学院,成为音乐系第二期学生。他的热忱、率直和天生的男高音深得音乐系主任著名音乐家吕骥的赞赏。毕业分配工作时,因他表现出很强的组织性、原则性及较高的组织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组织决定派他到晋东南去独当一面工作。这样,周极明等50余名艺术人才奔赴晋东南前线,到北方局工作。1939年1月,周极明等人进入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到达武乡故县。
1940年1月,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在武乡县成立,隶属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李伯钊任校长,周极明任音乐系主任。
在极其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周极明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1941年6月20日,中华全国音乐界抗战协会晋东南分会成立,他负责音协工作,创办会刊《战号》,编印《太行歌声》歌曲集,创作《新妇女》《我们要武装》《团结战斗》《持久战进行曲》等许多作品。虽然大部分已经失传,但是在吕骥所保存下来的一本小册子上,就登载了他8首歌曲,足见其创作精力之旺盛。
1941年7月,鲁艺随八路军总部迁辽县麻田镇。1942年初,日本华北方面军大举进攻晋东南,对八路军前方总部所在地麻田实行所谓“铁环合击”。鲁艺奉命化整为零,大部分师生转移,少部分有战斗经验的师生分散到各区,参加民兵的游击活动,掩护群众,牵制敌人,其中,周极明带领的小组则留守麻田上口村。上口村是日军进攻麻田八路军总部的必经之地。
1942年2月21日傍晚,一队日军兵分三路,绕过警戒部队,对上口村发动突然袭击,包围了村子。周极明闻声而动,带领工作队及民兵,端着枪,挺上刺刀,冲了出去。村子里火光冲天,日军见人就杀,数十名群众倒在日寇的枪口之下。他率领民兵,左冲右突,利用熟悉的地形,找到敌人的薄弱环节,杀出一条血路,掩护着群众冲出村去。
当手榴弹扔光、子弹打完,其他干部战士相继牺牲,而群众还没完全脱离虎口时,他大呼一声,跃出阵地,挺上刺刀,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围上来与他格斗的日军有20多人,他却毫无惧色,奋勇拼杀。当最后一个群众从山坡上消失时,他被日寇刺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4岁。
他的牺牲,换来了400多名群众的安全转移。此役,干部群众牺牲达130余人,可谓血流成渠。战斗结束后,当地群众用最好的大红棺木装殓他的遗体,找了一块最好的风水宝地(一块土质肥沃的土地),把他单独安葬,坟旁有一棵大花椒树为标记。
1942年3月,《新华日报》发表《艺术家的国殇》,追悼烈士之死,文中写道,“朱杰民,我们的青年音乐家……他在敌人面前忘记了逃避,拿着刺刀对拼着二十几个敌人,毫不吝惜地流尽了他最后一滴血”。7月6日,延安鲁艺举行抗战以来殉难校友追悼大会,朱德总司令亲自题写挽联:“从军杀敌,以笔为枪,正义宣传,参与政治战;为国牺牲,血花齐洒,英雄楷模,是为艺术光。”周恩来在重庆获悉周极明的英勇事迹后,也亲笔向周极明的父亲发挽函表达慰问。
王璞(纵马冲锋正此时的川东临委书记,革命烈士)
王璞,湖南湘潭人,1917年出生于一个中农兼营小商业家庭。兄弟姊妹7人,大革命时期,有4人参加革命。湘潭县塾师训练班毕业后,王璞曾任当地民众学校教师、国民小学校长。任教期间,他鼓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团结进步青年,自学革命理论。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韶山区委委员、书记。半年中,新建党支部4个,发展党员60余人,多次举办党训班。其意气风发的革命斗志,正如他的诗歌所表达的那样:磨光宝剑莫踯躅,自有通身似血珠。顺乎人间除黑暗,翻身世道扫崎岖。伤心不算英雄汉,为己何为大丈夫?冲冠一怒为天下,纵马冲锋正此时。
1940年夏,由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和日寇的进攻,衡阳局势恶化,王璞不得不离别妻女,再次转移,他只身由桂林到贵阳再到重庆。1942年至1947年,他在重庆百子巷105号做党的联络工作,改名王慕斋,以富商的身份,日夜奔走于川东的南充、合川、大竹、达县、广安等地。1947年10月,中共上海局决定,组织农村武装,筹备川东大起义,成立中共川东特别区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川东临委),王璞任书记。11月,王璞兼任中共川东临委上川东地工委书记,全力组织发动武装起义。
1948年4月,《挺进报》事件发生,原中共重庆市工委负责人刘国定、冉益智叛变革命,川东临委党组织遭到破坏,仅存书记王璞和秘书长肖泽宽。7月4日,王璞在岳池县罗渡乡召开会议,决定立即发动上川东华蓥山周围岳池、广安、武胜、渠县、合川等县的联合大起义,成立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
1948年8月10日、12日、17日、21日,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先后在广安代市、观音阁,武胜三溪和岳池伏龙发起武装起义,均未成功。8月21日晚,王璞连夜来到合川金子沱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陈伯纯为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员,王璞兼政委,随即通告群众:“本军已经起义,誓为打倒蒋介石匪帮,彻底解放国民奋斗到底。”
8月25日,金子沱武装起义爆发。起义队伍先是攻下武胜县真静乡,后是攻下合川县金子乡。26日,王璞、陈伯纯率领起义队伍1000余人开赴岳池金城山,打退武胜县警察中队。28日,占领武胜县石盘乡。30日,进驻岳池县黄花岭。31日,击溃南充县警察队及岳池自卫队的进攻,击毙警察局长林廷极。9月2日,起义部队抵达预定休整地点岳池县回龙乡三元寨。当晚,王璞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各部统一编制为西南民主联军川东游击纵队。
9月3日,国民党政府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加上南充、岳池、武胜、广安等县自卫队3000多人,向起义军合围“清剿”。经过一天顽强战斗,为保存实力,王璞将队伍分成前后两队,于当晚脱离包围,安全转移。
9月7日,起义队伍到达岳池县与武胜县交界的木瓜寨,又被国民党“清剿”部队包围。打退敌人追兵后,王璞召集会议,研究行动部署时,因一名战士擦枪走火被射中腹部,不幸牺牲。王璞牺牲后,纵队指导员及战士十分悲痛,拼死护其遗体突围,但终因寡不敌众,突围中其遗体为清缴敌军夺得,后被惨无人道地割下其头颅,挂在石盘乡上场口的杨槐树上示众。群众悲痛万分,三天后悄悄地将他的遗体就近掩埋。这年,王璞31岁。
话题:一位是合川走出的艺术家,一位是来到合川的革命家,他们为我们诠释了怎样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呢?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