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十三读合川:植根于吾土吾民的匠心印记
(第13读第4期 总第71期)
川剧,俗称川戏,是流行于今四川和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的传统剧种。2006年5月20日,一个寓意美好的日子,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川剧的起源,考诸历史可谓语焉不详、多有歧义,但形成于清代却是一般的共识。众所周知,明末清初,因“湖广填四川”带来大量移民涌入,各地会馆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外省声腔剧种相继流播蜀地。它们在长期的演出磨合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说唱曲艺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催生了一种全新的剧种——川剧。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天长日久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根据有关资料和口碑,川剧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传入合川。当时,合州大河坝(今合川区太和镇)仁、义、礼三堂袍哥推荐管事“徐狗耳朵”(本名不详)为首,创办高腔戏班“燕春班”,常年活跃在川东北一带,后又到重庆机房街阳春舞台演出,时人称赞:“看了燕春班,死了也心甘。”民国2年(1913)燕春班在合川县城禹王宫(湖广会馆)演出,成为合川县城的“坐地园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驻演”)。
民国时期,合川县城有专业剧场10余个,专业班社除燕春班,还有英华永乐社、新光明剧社、扶来社、洪兴社、洪泰班等,最火爆时城区有4个剧场同时演出,可谓盛况空前。在乡镇,则有利胜班、游达山班、白菊花班等20多个班社,进行巡回流动演出。
此间,因川剧演出市场的繁荣兴盛,全县还先后创办了春城班、怀宁科社、三益科社、民益科社、群乐科社、永宁科社等10余个川剧科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川剧人才,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合川地方戏剧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厚植了土壤。
在合川众多的川剧人才中,有一个叫吴晓雷的人是本期要特别介绍的“角儿”。
吴晓雷(1894—1960),今合川区肖家镇人。本姓乔,因被抱养改名吴隐山。12岁入怀宁科社(俗名晓字科班)学戏,专攻净角。由于其师刘怀绪长于诗文音律、能弹会唱,加之带徒的严苛要求,为他打下了较好的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少时,以演《檄文诏》初露头角;及长,戏路渐广,对各色脸戏均有造诣;后来,融汇多种地方剧种精华,成为一代川剧花脸大师,人称“唱腔大王”。
20世纪30年代,吴晓雷对川剧胡琴唱腔艺术进行创造革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吴派”唱腔,声震四座,成都报纸称他“唱腔奇特,前无古人”。到之后的40年代,吴晓雷的唱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居川剧花脸之首。
他嗓音浑厚、唱腔优美,博采众家之长,能戏多,戏路广,在合川、重庆、成都、贵阳都备受群众欢迎。民间有句顺口溜赞誉他:头顶《濮阳》身《背鞭》,脚下踩着《五台山》,走拢要唱《铡美案》,《抬铡进宫》唱不完。《火烧濮阳》《背鞭驾风》《五台会兄》《铡美案》《抬铡进宫》等都是他常年演出的代表剧目。
京剧花脸有“十净九裘”(十个学花脸九个宗裘派)之说,而川剧花脸几乎无一不学吴晓雷。吴晓雷先后在合川群林科社、重庆又新科社、贵阳兴字科班等教授学徒,培养川剧艺人。在吴晓雷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直接教授过的学生数以百计,遍及成渝黔滇各地。在他的学生中,后来十分有名的就有金震雷、蔡如雷、静环等多人。
重庆解放后,吴晓雷入西南川剧院,后又入重庆市川剧院并担任院领导。1952年10月,他与陈然合作的《五台会兄》一剧,作为川剧优秀表演剧目,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获二等奖,其个人获演员二等奖,此戏后来被摄入电影《川剧集锦》。
吴晓雷在川剧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有二:一是唱腔艺术。他将京剧、汉剧、滇剧、汉中二黄等其他地方戏曲中的声腔和乐曲,有选择地融会贯通于川剧之中,创造出了川剧唱腔艺术中崭新的吴派“京汉调”。
二是表演艺术。在舞台上,吴晓雷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表演可谓技艺精湛。其最富特色且脍炙人口的是他所出演的包公戏。在戏中,他从形体、步履、眉眼、动作、声腔等多方面塑造出了一个庄严正直、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包公形象,被广大观众誉为“活包公”。
吴晓雷个人撰有《谈川剧净角练声和练腔》载《川剧艺术研究》,另有《吴晓雷舞台艺术》一书出版发行。因其德艺双馨、成绩卓然,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授予“川剧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话题:川剧在合川曾有过辉煌灿烂的一页,是合川传统文化精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曲笙歌,有典谟,有训诰,文中子著意看来,莫谓戏无益;满堂面目,曰喜怒,曰哀惧,尔小生传神做出,总要人称奇。”这里借1946年5月25日《合川日报》所载的一副集三字经的楹联向所有为合川戏剧作出过贡献的人们致敬!
2024年便是吴晓雷130周年诞辰,大家不妨走进梨园,看一出川剧折子戏,在浓浓的乡音乡情中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我想这或许就是对大师最好的纪念。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