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本书系由“合川政协君”微信公众号此前发布的《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系列文章整理、汇编而成。
通过十三读七十二期的浏览,我们算是对合川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历史时空之旅。
一路走来,需要感谢的人很多。
首先要感谢的是那些记录和研究合川历史的史家、学者。“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是他们用自己的才、学、识让我们得以了解合川的前世今生。他们既书史,又书义,更书人心,为合川记录和阐述了一地之始末、一事之缘由、一朝之得失,令人感佩。
《跟我一起读合川》参考引用的著述很多,除《明万历合州志》《清康熙合州志》《清乾隆合州志》《清光绪合州志》《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合川县志》等资料外,更是引用了近年来新一代史学编撰和研究者的著述。它们是:
王爵英《合州·钓鱼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池开智《合川历史文化纲要》(重庆出版社,2009);
池开智《合川·钓鱼城——一座震撼古今的城塞》(重庆出版社,2009);
杨成术《百年合川》(重庆出版社,2013);
杨成术、陈莉《抗战中的育才学校》(重庆出版社,2017);
池开智《钓鱼城历史与展示研究文集》(重庆出版社,2018);
罗高利《卢作孚的中国梦》(重庆出版社,2018);
李桂杨《张森楷评传》(重庆出版社,2019)。
此外,还参考了池开智《名人与合州——历代合川山水诗选注》(合川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2001)、吴涛《巴渝历史名镇》(重庆出版社,2004)、刘智《龙多山碑刻》(重庆出版社,2012)、黄理《涞滩石刻》(重庆出版社,2012)、《张森楷纪念文集》(政协重庆市合川区委员会编选,2015)、胡中华《合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重庆出版社,2016)等书籍。
有关知识背景、资料比对,还读取了百度等各类网络媒体发表、编辑的文章、词条,特别向那些不知其名的编撰者致敬,这里就不一一注明。
其次要感谢的是那些为本书提供摄影、绘画、书法、插图作品的艺术家们。艺术是人类伟大的灵魂,是一颗飞出的彗星。一张图讲述的往往就是一段故事、一则历史。《跟我一起读合川》在前期发布中利用图片量多达500余幅,可谓文中有图、图中有文,这都要归功于每帧图片的创作者、提供者,他们是天地大美的捕拍者,是四时律吕的描摹者,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这里向合川区摄影家协会、合川区美术馆、合川区融媒体中心,以及各有关部门单位、镇街的友情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还要感谢的是广大的读者朋友们。《跟我一起读合川》到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已过千万。“合川政协君”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者也由最初的十余人,到百余人,再到现在的千多人。《合川发布》单期的阅读量更是多次破万。每发一期都有读者转发、收藏,甚至帮忙制作成语音版、漫画版,不少单位还将其指定为干部职工的必读材料,一些学校还将文字内容提供给学生作为创作、讲述、表演的素材。看到合川上下这份对故土的赤胆忠心和好学上进的精神主动,真是应了刘向那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的蓬勃景象。这是大家的情感共鸣,更是合川文脉的岁月留香。
最后要特别感谢的是中共合川区委书记郑立伟同志、合川历史专家池开智同志。他们是本书编撰的提议者和推动者,也是书稿形成后的第一读者。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视角让我受益良多。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学人精神”。学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是思想,是情怀,是对吾土吾民命运的关切。
值此成书之际,真诚地感谢所有需要感谢的人,包括提到的和没提到的每一位。
叶 华
2023年12月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