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30来源:合川政协君
一读合川:三江之上的璀璨明珠
(第1读第1期 总第01期)
今天的合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处四川盆地腹地与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处,居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带,是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全区面积2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5万,为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
合川地域的开篇,在地质考古学上可追溯到遥远的恐龙时代—侏罗纪。在这一时期,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为繁盛。恐龙作为陆栖爬行动物,在6500万年前白垩(è)纪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无人能解。
合川是恐龙的故乡。从1957年4月在合川太和乡古楼山发现的马门溪龙化石,可以推测出:其体形高大,全长22米,高3.5米,体重达40~50吨。这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恐龙,还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恐龙之一。
马门溪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世界上最长的脖子。如果让它和长颈鹿相比,长颈鹿会被“吊打”得无地自容。它的颈部长达10米,是长颈鹿的3倍,因此有“东方巨龙”的美誉。
马门溪龙是一种草食性恐龙,生活在距今1.4亿年前。由此,合川最早的地域气候的神秘面纱被揭开,马门溪龙因此也成为合川地域开篇的见证者。
这时的合川,地处古巴蜀湖的滨湖地带,四周多沼泽,气候炎热,水草丰茂,覆盖着广袤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木和红杉树,成群结队的马门溪龙穿行其间,用它们小的、钉状的牙齿啃吃树叶以及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的嫩枝,悠然自得。
据专家推断,合川马门溪龙每天要吃掉200公斤食物,它的一生中不断地吃、不断地长,才有如此庞大的体形。
关于古巴蜀湖的形成,主要源于2亿多年前发生的强烈地壳运动——“印支运动”。该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步隆起成山,四川地台整体抬升,盆沿围了起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步上升成陆地,由海盆转为湖盆。在当时,湖水几乎占据了现今四川盆地全部,被称为巴蜀湖。在二三百万年前,长江终于切断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转为外流盆地。
关于合川马门溪龙名称的由来,则要回溯到1952年。那年,工人们在金沙江马鸣溪渡口附近修筑公路时发现了许多像骨头一样的石头。后来经中国科学院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仔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过去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的新的恐龙化石,于是取名为“马鸣溪龙”。杨教授是陕西人,定名之后,其他研究人员因杨教授的口音,误将“马鸣溪”听为“马门溪”。从此,马门溪龙便记录在各种文献上。
合川恐龙化石出土后,杨钟健教授确定了它的种类,因其化石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故正式将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作为科学界的重大发现,合川恐龙化石的出土引起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关注,他还饶有兴致地挥写了“合川马门溪龙”书法题名。
合川马门溪龙的发现和研究,是世界恐龙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1972年,《合川马门溪龙》著作出版,引起世界关注,标志着中国的恐龙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20世纪80年代,阿联酋筹建国家博物馆时,曾愿以3000万美元的重金征集合川马门溪龙化石,以做镇馆之宝,足见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2009年,《环球科学》杂志第10期公布1949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取得的60项杰出成就,发现合川马门溪龙事件入选,排在第5位。
迄今,合川马门溪龙仍是我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恐龙化石。作为原型,合川马门溪龙在好莱坞经典系列大片《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里,曾友情“出演”过,电影中的雷龙便是它的银幕形象。
作为纪念,2017年,合川马门溪龙因其稀缺性和特殊性,毫无悬念地入选《中国恐龙》特种邮票,亮相“国家名片”。
作为“恐龙使者”,合川马门溪龙—恐龙中的顶流,其化石还多次出国展出,向全球推开了一扇了解和认识古生物世界的窗。
自1957年在涪江畔的太和镇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合川又分别于2015年在嘉陵江畔的大石镇、2021年在渠江畔的官渡镇发现了恐龙化石。三者相距不过18~38公里,处于同一个时代,都属于马门溪龙动物群阶段。这些化石的发现,进一步提升了合川作为恐龙故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合川是座建在恐龙脊背上的城市,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曾经就是“侏罗纪公园”。
巴蜀宝藏合川马门溪龙,如此珍贵难得的恐龙化石,该由谁来收藏?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乃至上海、天津等地的博物馆,都曾跃跃欲试。最终,经历了由重庆到成都,到北京,再到成都的旅程,正式“安家”在成都地质学院(今成都理工大学)。你可曾去参观过?合川太和镇的古楼山—马门溪龙的出土地,你可曾去凭吊过?
我们只在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中想象过混沌初开的样子,却很难说清它的东南西北、日月乾坤,马门溪龙的发现真实地见证了合川地域的古老。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这片热土高唱赞歌,因为它亘古以来便滋育呵护着与它有缘的大大小小的过往生命。
合川地理坐标为北纬29°51′02″至30°22′24″,东经105°58′37″至106°40′37″,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分布面积最宽,占全区总面积四分之三以上。侏罗系中又以沙溪庙组面积最大,达1664.03平方公里,占合川辖区面积的70.62%。这便是地质年代留给合川的物质遗产和生息繁衍空间。
话题:2022年7月,欣闻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落成,合川马门溪龙在出土65年之后又搬了“新家”,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新家”。作为镇馆之宝的它,牢牢占据着这座文化地标建筑中的C位,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骄傲自豪之余,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擦亮和利用马门溪龙这张城市名片?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