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进合川>文说合川> 优势产业

乡村如画 田园成景 农旅融合谱新篇

日期:2016-11-29来源:合川日报

  

  双凤花海

  

  友军瓜果长廊 

  11月15日,农业部公布了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全国74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重庆仅有两区获此殊荣,我区为其中之一,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发展迅猛 成效重庆领先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的新业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区农委及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获此项殊荣,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得益于我区始终把休闲农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活力、增加农业效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的重要举措来抓,得益于我区把乡村旅游作为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来抓。 

  据了解,我区是农业大区,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产量居重庆全市第一,是全国卫生城区,并入选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确定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战略,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其主要指标在重庆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总量迅速扩张,直接或间接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户达到33560户,现有乡村旅游景点215个、生态休闲农家乐206个;品质大幅提升,铜梁洞森林公园友缘山庄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古楼枇杷景观获全国美丽田园景观称号,友军生态园、嘉隆西海、仁和家园获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涞滩镇获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称号;效益显著增长,2015年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90余万人,收入12.7亿元以上,近三年旅游收入以17.6%平均增速快速增长,带动全区20万农民就业增收,其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民从业人员数达到85790人。

  锁定目标 明确发展定位  

  据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结合各地资源现状和农业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意见,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通知》,明确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接待达到740万人次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带动20万农民就业增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锁定目标的同时,明确发展定位。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做好市场定位,立足合川155万人的本地市场,做活主城九区800万城市居民的周边市场,拓展国内其他市场及欧亚地区入境的远距离机会客源市场。其次,做好产业定位,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充分满足农民就业增收和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情怀和新消费愿望,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采摘体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文化教育等“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以滨水休闲为突破点,以钓鱼城申遗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涞滩禅宗文化古镇、三江滨水旅游渡假区、渠江绿道为建设重点,构建核心吸引力。同时充分挖掘合川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设计、包装,并以合适的载体表现出来,加以旅游的利用,形成民俗乡村旅游、滨水休闲旅游、乡村体验游等产品品牌。

  

  天子摇金生态农业公园

  

  嘉隆西海 

  优化布局 强化政策支撑  

  据旅游局介绍,按照既定的目标和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坚持高起点、差异化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聚集发展、串点连片,基本形成“一心三带两片区”发展格局,即“一心”,即钓鱼城作为合川旅游的核心,“三带”,指渠江绿道与合肖路现代农业产业带、212国道-龙多山乡村景观旅游带、东北部森林生态观光带,“两片区”,是指东城半岛智慧旅游片区和小安溪生态旅游片区。积极打造“一古镇、十个集聚区、十大精品生态园、十大产业化基地、200个农家乐”。同时,强化政策支撑。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重点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极大的改善了全区旅游业发展氛围。设立了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每年由区财政统一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乡村旅游规划编制、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宣传、旅游服务培训;出台《重庆市合川区旅行社来合奖励办法》和《钓鱼城门票营销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整合项目资金,全区规划确立60个以上示范点或村,每年启动3-5个示范点或村建设,每点或村建设1-3年,由区财政统一牵头梳理可用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政府性资金,涉及单位和部门都要先满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发展乡村旅游,整合农业、农综、林业、扶贫、交通、国土、文化、水利、城乡建设、环保等各类项目及资金近1.5亿元,共谋乡村旅游发展。同时,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带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建成大石嘉隆西海、友军生态园、龙井湖生态园、天子摇金、可岸农业等一大批有规模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鼓励镇街因地制宜发展小区域精品农业,实现农旅充分融合,目前新增乡村旅游经营户近200余家,引领了乡村旅游市场。

  规范标准 创新发展模式 

  据区旅游局介绍,为规范旅游标准,我区出台了《合川区乡村旅游酒店等级评定管理实施细则》、《合川区乡村旅游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合川区特色旅游文化商品评定及实施细则》《合川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制度》《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行业技术标准,分别从经营的场地、设施、客房、厨房、餐厅、厕所、服务及管理等方面,根据不同的评定等级,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和规定,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乡村旅游规范发展和提档升级。近年来,旅游行业技术标准全面实施,集中体现为“三改”:一是改厕380个,从严整改厕所“脏、陋、臭”的现状,要求厕所必须与接待能力配套,实现了所有星级乡村酒店一房一厕;二是改厨186个,彻底改变厨房“脏、乱、黑”的面貌,刷白墙、去油污、整地面、齐摆放,通过整改,让游客吃得放心;三是改客房230间,按照星级酒店的客房标准,更改花花绿绿的农村客房装饰,提倡简洁风格,推行白床单、白棉被等,满足游客住得舒心的需求。通过普及行业技术标准,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还明显地提升了我区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我区创新发展模式,着眼市场需求,加快培育了以休闲农业为基础、以特色院落为载体、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以旅游接待为核心的庄园经济,将合川休闲旅游资源分类打造,推出了各具风情的六种休闲旅游模式。即:依托合川自然特色盐卤水、三江水资源,打造了大石嘉隆西海盐卤温泉、三江水上休闲娱乐中心、龙井湖、双龙湖、白鹤湖等生态休闲亲水游;依托田园风光、美丽乡村和民房老宅等特色资源,推出了涞滩古镇、天生寨、可岸农业、双凤保合休闲观光园、花朝时光、屹江山庄等37家各具特色的田园风情农家游;依托家庭农场或大户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产业等,培育出古楼枇杷、迈拓开心农场、庞艺农业、香提多葡萄、富红农业、边丰农业、比奥农业等78家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赏花采果体验游;依托合川农家菜肴名声卓著,培育出内口刘三大河鱼、景香山庄、长坂坡、小塔山庄、盛泉生态甲鱼馆等26家美食品鉴自助游;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出友军生态园、浪漫食用玫瑰花园、天子摇金、博耳农业、荣豪农业、兴林油橄榄山庄、曾巧食品等8家集教育、科普、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科普教化游;以打造渠江绿道、铜梁洞森林公园、小安溪湿地公园、九峰山森林公园、三汇华蓥山生态观光走廊为主的森林养吧运动游。

  丰富产品 推出精品线路

  据区农委、区旅游局介绍,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过程中,我区充分利用特色农业、林业、气候等资源,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赏花观光型产品,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乡土气息浓郁,将民俗体验、老街古镇、民居山寨、博物陈列融入“乡土合川”这一主题中,有扎实的资源条件作为支撑,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不断创新出太和桃花、双凤李花、官渡桃花、钱塘梨花等;开发采摘体验型产品,如古楼枇杷、双槐青枧、比奥桑葚、边丰葡萄、迈拓草莓、庞艺蓝莓等;开发运动休闲型产品,如:农耕文化体验、信鸽放养、拓展训练、横渡三江、龙舟竞渡、休闲垂钓、登山、三江骑行游等;开发民俗乡村游产品,如:钓鱼城、涞滩古镇、涞滩二佛寺、龙多山摩崖造像群、天生寨古城堡群等;开发美食特产型产品,如:三江鱼、合川桃片、合川肉片、合川米粉、盐井豆花、刘氏烧腊、鸡肉抄手、刨猪汤、香脆椒、合川白橙糖、合川皇池李、香龙大头菜、中华蜂蜜、合川葛粉、钓鱼城酒、莹凤毛尖等。

  在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推出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据区旅游局介绍,我区重点围绕“一心、三带、两片区、一古镇、十个集聚区、十大精品生态园、十大产业化基地、200个农家乐”的区域布局,集聚发展,串点连线,以中国知名军事文化旅游圣地—钓鱼城、禅宗文化名镇—涞滩古镇为媒,推出了12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最热门的精品线路四条:春季游线:花漾春天,香约合川:钓鱼城→文峰街→太和桃花→大石嘉隆西海→龙凤祈福→天子摇金草莓;夏季游线:盛夏的果实:官渡农歌农业→涞滩古镇(二佛寺)→云门→文峰街→钓鱼城;秋季游线:钓鱼城旅游文化节:钓鱼城→文峰古街→涞滩古镇→城市景观(滨江沿线、义乌商圈);冬季游线:民俗乡村游:钓鱼城(护国寺)→文峰街(文峰禅寺)→友缘山庄→大石嘉隆西海→涞滩古镇(二佛寺)→龙多山。

  加强监管 提升综合效益

  据区农委、区旅游局介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自律监管作用,规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此,我区组建了合川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推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营销等经营模式,逐步实行行业自律与经营规范。成立了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区农业企业累计达313家,家庭农场达756家,农民合作社达476个,进一步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组建了旅游行业分会。在全区旅游行业协会基础上,逐步设立乡村酒店、旅游商品、旅行社等行业分会,整体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通过科学定位,优化布局,创新发展,强化自律监管,大大提升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通过普及乡村旅游酒店的接待标准,不少经营户明显提升了餐饮接待条件、客房居住条件、环境卫生条件等;拓展了农村就业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就业、创业的机会。如古楼天子摇金常年有150名农民就业,大石嘉西海常年有100名农民就业;增加了旅游经营收入,我区乡村旅游风情农家年均收益达到8万元以上,休闲农庄可达20万元以上,生态庄园甚至达到了百万元以上;活跃了旅游产业要素,截至2015年底,全区有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1家、住宿业达到268家,总床位数6300张,其中主城区146家,床位4600张;全区旅行社6家、旅游商品企业近20家,村卫生室526个;路标、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提升了我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