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500382765928214R/2024-0039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载体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合川区委编办 | [有 效 性] | |
[成文时间] | 2024-06-17 | [发文时间] | 2024-06-17 |
[标 题]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23年)(重庆市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2MB1J06196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非物质遗产项目挖掘 整理 保护 传承 研究 推广 | |||
住所 |
重庆市合川区行政服务大厅A区5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昌银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合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 |
0 | |||
网上名称 |
公益 |
从业人数 |
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一是项目挖掘略有成效。今年,我区开展了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认定工作。为确保有序进行,区非遗中心召开专题培训会,协助镇街做好挖掘工作。全年共收集整理非遗资源21项,形成文字资料13份,制作视频材料13个。谭小兵、余强等5名组成的评审专家参与评审,最终认定区级非遗项目13项。截至目前,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共计83项。 二是基地建设特色明显。我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共计14处,常态化开展“非遗在校园”的学校相对较少。为切实加强该项工作,区非遗中心先后在合川区南屏中学、钱塘中学培育了“三元门武术”“川剧脸谱艺术”两所非遗基地学校。区非遗中心与学昌门小学联合创编的戏曲节目《川剧集锦》入围第七届中小学戏剧小梅花展演现场展演入围名单并荣获集体项目一等奖,区非遗中心获得组织优秀奖。 三是实物征集物象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其相关的实物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全年,区非遗中心共收集“龙舟竞渡”表演道具龙头一个,“善书”表演道具三个以及“善书”文献资料9本。 四是项目论证突出重点。我区非文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需多,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偏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未能实现“零”的突破。今年,区非遗中心先后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大、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对我区非遗工作进行调研,为我区非遗项目储备与申报提出了借鉴的作用。“龙多山三月三习俗”“善书”“伍舒芳膏药制作技艺”等多个项目将作为市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储备名录。 五是传承工作方面。草拟《合川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开展了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考评工作;召开了我区非遗代表性传承年度工作会;对传承人进行了走访调研。 二、非遗宣传展示方面。 策划并举办了多场非遗为主题的展示推广活动,多次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区外的活动;拍摄视频20多个,其中“叶儿粑”等多个专题片,在重庆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展播;华龙网、文旅中国、《重庆文化旅游》等媒体累计报道20次;参与戏剧进校园活动30场;协助摄制合川峡砚mv一个;成功举办首届非遗摄影大赛;同时,与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合川非遗风采”专题报道。春节期间,合川桔饼还登上央视新闻展播。 三、成效方面。 一是对外宣传展示有成效。在“中国成都第八届国际非遗博览节”活动上,“根雕”非遗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彭勇在参加木雕技艺类比赛中荣获“最佳匠心奖”;“糖画”非遗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巴蜀非遗美食创新创意中荣获“优秀创意奖”;与重庆电视台策划以非遗为主的《拾遗观潮》栏目,全年展播我区非遗专题片共计4个。 二是区级非遗项目新增13项; 三是成功开展了我区国家非遗项目申报论证交流会; 四是区非遗中心与区学昌门小学联合创编的戏曲节目入围第七届中小学戏剧小梅花展演现场展演入围名单并荣获集体项目一等奖,区非遗中心获得组织优秀奖。 五是“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首届珠宝玉石首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情况通报,我区市级非遗项目“合川峡砚”代表性传承人张礼雄、王振国分别荣获工艺品雕刻(玉雕 )赛项二等奖、三等奖。 六是我区非遗项目“伍舒芳膏药传统制作技艺”商标“伍舒芳”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强非遗调查、记录、保存工作,启动合川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 二、开展我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认定工作; 三、着力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制度建设,重点做好全市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及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培育工作。持续加强对“伍舒芳膏药传统技艺”“善书”进行研讨,邀请专家指导,做好研究,出版成果。 四、强化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管理。出台《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 五、联合区人社局、区总工会等相关部门举办合川峡砚职业技能大赛活动; 六、积极筹备设立非遗保护协会,引导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七、策划实施以非遗为主题的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服务当代社会的功能有所增强。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八、持续推进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推动“非遗进校园”逐步向“非遗在校园”转变,培育“钱塘中学川剧脸谱”及“南屏中学三元门武术”非遗特色校园; 九、普及非遗传播力度。加强与融媒体中心的合作,推出“合川非遗产风采专栏”; 十、开展非遗进景区。积极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驻钓鱼城景区,将景区设立展示展销中心; 十一、配合市文化旅游委组织参加非遗展示展销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陈忆源 联系电话:13108966603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28日
分享文章到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