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 2023年
[索 引 号] 11500382765928214R/2024-00364 [发文字号]
[主题分类] 其他 [载体分类] 公告公示
[发布机构] 合川区委编办 [有 效 性]
[成文时间] 2024-06-14 [发文时间] 2024-06-14
[标 题]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23年)(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钓鱼城街道办事处民营经济及农业服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2089121879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钓鱼城街道办事处民营经济及农业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钓鱼城街道办事处民营经济及农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辖区内民营经济及农业提供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及农业发展。 负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农业农村、畜牧、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水利、扶贫领域的事务性服务工作

重庆市合川区钓办处申明亭94号

法定代表人

王平

开办资金

2.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钓鱼城街道办事处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34

80.34

网上名称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钓鱼城街道办事处民营经济及农业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聚焦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 一是健全专班协调机制。在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专班,形成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双组长制,明确了专班职责分工,落实了运行制度,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力推进。下设办公室于农业服务中心。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每月一小结、每月一研究、季度一调度的工作制度,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二是健全部门主管机制。参照区级行业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明确行业部门责任分工,由农业服务中心统筹建环办、学区办、社保所、社事办、卫生院等部门,按任务分工担当尽责,扎实开展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三是健全遍访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书记遍访”机制,街道党工委书记每年遍访4户监测户,村党组织书记、遍访本村脱贫户、监测户,对发现的各项问题形成责任清单,落实到人,累计帮助脱贫户、监测户等解决房屋受损问题2个,解答产业奖补、教育资助、金融帮扶等政策30余次。四是健全联系帮扶机制。继续实行干部“包片+包村+包户”机制,对脱贫户进行联系帮扶,65名帮扶干部每年定期走访慰问脱贫户、监测户,宣传和推动政策落实,精准开展帮扶工作;各驻村工作组始终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助推乡村发展。 (二)聚焦政策落实,筑牢防返贫底线。 一是巩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教育保障方面,抓好抓实控辍保学工作,开展10余次控辍保学入户摸排工作,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目前我办没有学生辍学;对8名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教育资助贫困在校生教育资助15人次,共计资助34850元。协助3名贫困生完成春、秋季“雨露计划”申报,补助资金11000万元。医疗保障方面,重点做好参保动员工作,实现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保应保尽保,全办2023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93%,脱贫户、监测户参保率100%;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作用,村医在岗在位,药品分类管理,定期清理过期药品;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机制,全办家庭医生签约17241人,在家脱贫户、监测户签约率100%。住房保障方面,持续开展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情况日常巡查,做到“发现一户、保障一户、销号一户”,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2023年报送危房改造17户,已完工验收17户,累计补助资金29.5万元;饮水安全方面,对照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标准定期开展全面普查,争取抗旱应急救灾资金50万元,已在今年2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强化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保障。二是实施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行动。以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的原则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确保不发生因“脱保”“漏保”造成返贫。2023年新增低保35户50人,全办现共有低保户408户626人,发放低保金344423万元;临时救助83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85790万元。 (三)聚焦工作落实,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 一是持续实施动态监测。依托现有的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每村配备专兼职防返贫监测信息员1名,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网格化预警,常态化收集上报群众相关信息,扎实筑牢防返贫底线;印发申报政策明白纸11000余份,让一般群众知晓遇到突发困难时要找谁、有哪些渠道等,提升监测效果。二是持续提升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精准帮扶,全面落实脱贫人口跨区域就业交通补助政策,2023年兑现交通补助11人次1600元务工交通补贴;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全办现有公益性岗位42个(其中安置脱贫人口12人),优先安置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推荐2名脱贫户到荣昌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加强帮扶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到户帮扶“造血功能”,辖区7个村培育7名致富带头人,带动25户脱贫户,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通过务工就业、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农产品代销、等多种方式,保证每户脱贫人口至少有1种联结机制。今年落实脱贫户、监测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5户,共计23960元。帮助脱贫户2018年贷款2户8万元、2019年贷款13户8.4万元、2020年贷款13户20.3万元,合计28户,36.7万元。小额信贷实现有贷款意愿符合贷款条件的均按要求发放了贷款,无人为设置贷款门槛,均用于发展产业,都按期还款,无逾期情况(今年暂无新增申请小额信贷)。 二、坚持统筹谋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推进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党建统领夯实基石。强化党建统领,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建设首在建强班子,完成21个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的回访考察,对村(社区)班子运行特别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了全覆盖研判,更换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名。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现有本土人才16名,储备后备力量14名,申报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3名。完成向辖区行政村全覆盖选派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现选派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7名。分别向两个村选派农业技术型人才任村党支部产业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科技第一书记。推进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新建虎头村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大阳村粮食生产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持续开展村“两委”干部全覆盖专题培训,涵盖乡村振兴、信访稳定、政务改革、人民调解、农业生产技术等内容,不断提高工作和服务能力。 (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经济健康向好。一是粮油产业稳产增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978.7亩,粮食作物总产量9068.09吨,完成今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比去年同期亩产增长2.6%,总产量增长1.36%。蔬菜总产量27242吨,总产值3601.92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和13.43%。二是畜禽、水产产业平稳发展。2023年发展畜禽养殖场(大户)16家,全年出栏量生猪9483头,家禽76216只,水产品年产量1200余吨。三是特色产业成效明显。优化“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渠口村种植“渠口坝”鲜食玉米2200余亩、虎头村“寨尚葱”大葱310余亩,预计全年总产量2520吨、450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金马村种植优质黄桃270余亩,产值270余万元,涉及200余户,人均增收近3000元。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围绕区级主导产业重庆火锅食材,重点打造思居园区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区域性主导产业,培育果汁饮品、火锅底料、调味品、蔬菜加工等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7家规上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区级龙头企业。目前有望升规企业1家,正等待国家审批,组织申报1家市级龙头企业。五是农旅融合提质增效。以钓鱼城风景名胜区为核心,打造合肖路、川东路两条近郊旅游路线,通过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方式,提升农家乐、采摘园等接待水平,全面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明乡风浸润民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整治非法宗教场所15处,完善“一约四会”,开展普法教育和移风易俗宣传活动40余次。积极申报学习强国农家电子书屋,打造“农家书屋+”,建设农家书屋7处,服务村民阅读。充分运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推选树立先进典型,打造“五思五行”服务品牌,累计惠民3万余人。优化文化供给,通过购买流动文化服务演出,先后开展送文化演出、送展览、送政策宣讲、送知识讲座等进基层活动20余次,依托“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节日活动20余次。 (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人居环境长治久美。一是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以“三清一改”“爱国卫生运动”“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为重点,组织发动群众2800余人次,集中整治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20余吨,清理水塘33处,清理沟渠40余公里。建立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配置垃圾桶557个、垃圾箱60个,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投放垃圾分类宣传栏110个、垃圾分类固定式宣传画32幅,辖区内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86%。二是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源整治。发放臭氧污染防治告知书250余份,督促辖区餐饮单位清洗油烟净化器100余次,指导辖区40余家企业填报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系统,推进6家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深度治理。在东城半岛开展秸秆禁烧试点工作,多措并举营造不敢烧不想烧的禁烧氛围,东城半岛露天焚烧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升级改造小塔路污水处理站,深度治理餐饮油污,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采取工程措施整治藏金溪流域劣Ⅴ类水体,已连续5个月达到Ⅳ类以上水质标准。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农村问题厕所再摸排再整改工作,摸清财政资金支持改造的厕所1202户,逐步整改各类不规范、不标准问题。 三、农业农村工作 (一)农技工作:一是开展农资经营主体日常监督检查及宣传工作。发放《重庆市种子管理条例调查问卷》24份、《农业农村部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50份,查看农药及种子经营许可证22家。二是调查外来有害生物。佛耳村13社(八角亭花市)再次发生红火蚁疫情,发生面积约50亩,危害程度为中等,有群众反馈被咬伤;渠口村5社秋糯玉米发生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约30亩,危害程度为中等偏重,经过施用农药得到初步控制。三是调查水稻收获情况。深入田间调查了金马村、思居村、大阳村、渠口村水稻收获情况,今年联合收割机械费用约110-150元/亩,水稻平均产量约为560-620kg/亩。四是推广秋糯玉米高效生产及绿色防控技术。渠口村4社、5社试点示范面积20亩,涉及农户8户,秋糯玉米生长普遍正常。五是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本辖区22个外业采样点土壤采样工作。六是完成调查统计“菜篮子”保供蔬菜生产工作。截止12月底,累计完成蔬菜定植面积15365亩,产量27242吨。七是持续开展2023年度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截止12月,累计开具102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产量为178.97吨。 (二)农经工作:一是农村社员建房方面:组织规资所、城建办深入农户家中,对房屋建设地块性质、面积等落图,指导各村(黑岩)填报建房申请19份,组织规资所、城建办完成入户实地勘察19户,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13户。二是耕地地力保护方面:按照81.619元/亩和6.239元/亩的标准,2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213户农户,共计259余万元,街道、村(黑岩)、社(组)均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开展耕地保护图斑核查整治,实地核查撂荒地图斑67个,图斑面积431.44亩,整治验收合格面积56.31亩。推进非涉林成园成林耕地非粮化整治,实地核查图斑228个,图斑面积456.26亩,整治面积164.56亩。 (三)农资市场监管工作:配合区农业农村委进行2次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主要检查了是否存在违规销售禁限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肥料及种子,以及超出经营范围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等行为。检查农资经销门市25家,未发现违规违法行为。 (四)农机补贴工作:2023年度截至目前共办理农机补贴申请210户,机具数量210台,涉及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共计14.645万元。 (五)渔业工作:完成渔业统计工作,2023年全办养殖产量1225吨。 三、林业工作 森林防火方面:街道、村(社区)两级林长巡林597人次,护林员巡护1625人次,清扫枯枝落叶172处,发现处置火灾隐患85处。开展夏季森林防火宣传,悬挂横幅64幅,装订标识牌126块,发放张贴禁火令120份,利用宣传车、广播每日定时播放宣传。建立 “十户联防”体48个,签订农户责任书512份,监管重点人员73人。设置森林防火站点15个,建立巡防值守制度,护林员每日林间巡逻,街道、村干部每周巡查,依靠“护林宝”360度航拍实时监控影像和无人机空中巡查,形成“陆+空”立体火情监控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李运联系电话:13996885366报送日期:2024年02月29日

分享文章到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