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人民政府云门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 教育
[索 引 号] 11500382678659757K/2024-00082 [发文字号]
[主题分类] 教育 [载体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合川区云门街道 [有 效 性]
[成文时间] 2024-05-21 [发文时间] 2024-05-21
[标 题] 合川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我区继续按照《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办公室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川区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合川委办〔201444号)和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

(一)小学招生。

城区小学新生入学实行三对口,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明(或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一致,在划定的对口学校入学。农村地区以学龄儿童户籍为主要依据,在对口学校就读。

各学区派驻工作组要注意合理安排招生校点,统筹确定并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保证学生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将辖区内含残疾儿童在内符合条件的6周岁及以上适龄儿童一次性全部招完,确保小学应入尽入。未经区教委审核同意,各学区派驻工作组和学校不准随意更改招生计划,盲目增加班数和扩大班额。

合阳城、南津街、钓鱼城三个街道辖区内城市小学实行三对口入学办法。城区三个街道学区派驻工作组于51421日按要求集中开展子女信息维护工作。区教委与当地学区派驻工作组根据当年学龄儿童入学申报情况,按就近原则划定各城市小学的招生服务区域,具体情况另文通知,符合条件的学龄儿童按划定区域对口入学。三对口适龄儿童对口入学时须提交以下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适龄儿童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法定监护人房屋产权有效证件等。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小学新生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

除合阳城、南津街、钓鱼城三个街道辖区的其余27个镇街适龄儿童就读小学,由各镇街学区派驻工作组具体负责,于5月底前完成新生人数摸底工作并按就近原则统筹划定辖区内各小学的招生服务区域,符合条件的学龄儿童按划定区域对口入学。个别情况特殊的镇街结合部按历史习惯入学。

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依法按规定时间和相关要求对子女入学信息进行登记并送其子女入学。我区各小学所招新生,严格按《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采集相关学籍信息并注册学籍。

(二)初中招生。

初中招收读满小学修业年限和具有小学学历的16周岁以下的校内外少年儿童(应届生不受年龄限制)。

1.全区面上初中招生。

合阳城、南津街、钓鱼城三个街道小学毕业生继续实行多校划片、指标到校、电脑派位免试入学。其余镇街小学毕业生实行免试就地对接升入当地初中学校就读,由当地学区派驻工作组在区教委指导下负责组织实施。个别情况特殊的镇街结合部和辖区内无初中学校的沙鱼镇、涞滩镇,按历史习惯入学,其小升初工作,由当地学区派驻工作组(中心完小)配合相关学区派驻工作组或招生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北新巴蜀中学初中招生。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和北新巴蜀中学(以下简称“2 22024年初中招生除按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签订协议的业主子女入学外,主要就近招收所在的镇街小学毕业生。为解决城区初中入学压力,2校继续面向合川主城区三个街道招生并分街道下达一定的招生计划。20242校初中招生具体为:

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北新巴蜀中学符合条件的业主子女由学校联系相关开发商核实并安排入学。学校所在镇街辖区小学毕业生由当地学区派驻工作组统筹协调,相关小学分别对接银翔实验中学、北新巴蜀中学直接安排入学。根据2校向主城区分街道下达的招生计划,有意愿就读2校的主城区三个街道的小学毕业生可自愿选择1所或2所学校报名,2所学校可以兼报,填报人数未超过相关学校下达计划的,直接录取;填报人数超过相关学校下达招生计划数的,实行电脑派位录取。城区小学毕业生被2校录取后不再参加主城区公办城市初中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三)回原籍学生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

未在原籍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由当地学区派驻工作组参照三对口要求负责登记、审核。合阳城、南津街、钓鱼城三个街道由区教委统筹安排在城区相关学校就读,其余27个镇街由当地学区派驻工作组(中心完小)统筹安排至当地学校就读。

坚持两为主”“两纳入做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合阳城、南津街、钓鱼城三个街道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等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申请入学,由其法定监护人持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合法居住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居住证明、法定监护人合法有效的工作证明等有关材料、初中新生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转学生应提供学籍证明等原件和复印件,到实际居住地学区派驻工作组审核登记,各学区派驻工作组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监护人等无谓证明材料,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符合条件的小学生由区教委和相关学区派驻工作组统筹安排到有招生潜力的学校就读;初中生由区教委统筹安排到有招生潜力的城区中学就读。城区外各镇街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由相关学区派驻工作组和学校参照城区要求统筹安排。

(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在招生范围内公办学校实行随班就读。患有严重生理缺陷,但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由户籍所在地学区派驻工作组协助其进入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无法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由户籍地招生服务区域学校实施一人一案提供送教上门,并纳入学籍管理。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残疾儿童、少年,须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缓、免学手续,方可实施。

(五)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

严格落实市教委关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的相关要求。卓尔实验学校招生工作纳入区教委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发布招生计划、同步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同步审核报名材料、同步开展招生录取。其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超计划招生,对民办学校超计划招收或违规招收部分学生不予注册学籍。

(六)义务教育招生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1. 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无自购房,自出生日起户籍一直挂靠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务区常住的,视为符合三对口入学条件。

2. 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烈士、公安英模、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援藏干部、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渝工作的外籍专家等,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相关规定,由区教委或相关学区派驻工作组按政策规定统筹安排入学,相关学区派驻工作组和学校不得随意提高门槛,不得推诿责任,不得激化、上交矛盾,稳步有序做好特殊群体子女就学工作。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按照《新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执行。

3. 城市建设中拆迁户子女、配住廉租房、公租房的本区户籍人员子女申请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区教委或相关学区派驻工作组统筹安排入学。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