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5003820093254189/2020-0000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乡村振兴 | [载体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合川区太和镇 | [有 效 性] | |
[成文时间] | 2020-07-17 | [发文时间] | 2020-07-17 |
[标 题] | 贫困村晒出“致富经” |
贫困村晒出“致富经”
——重庆合川区晒经村“三变”观察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晒经村地处嘉陵江畔,距离合川主城约47公里,由于交通不便、产业空虚,该村曾是市贫困村,土地撂荒率达四成,每十户中有一户是贫困户。2017年以来,晒经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探索,将撂荒土地盘活入股,引入社会资本发展花椒、油桐等种植养殖业,不但填补了产业空白,还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过去都是荒山,十户有一户贫困”
晒经村位于嘉陵江畔,这里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但也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空虚,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全村1160户3457人,贫困户达144户505人。
“过去村里是土路,我到村里扶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太和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益说,受制于交通条件,村里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只有几户人家种有甘蔗也只能靠船运到太和镇去卖,单趟就要2小时。
谈起过去的状况,晒经村党支部书记廖先彬感触良多:“由于种地不挣钱,村里的劳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导致村里四成以上土地撂荒,有的田地里杂木长得胳膊一样粗,山坡上都是光秃秃的,白白浪费了依山傍水好资源。”
产业强则村庄强,产业兴则百姓富。为了摆脱村里产业空虚、土地撂荒的现状,晒经村曾组织群众到其他村庄学习经验。“其他一些村庄是政府或者业主给村民发放树苗,让村民自己生产管理,然后业主来收购农产品,但因为群众管理不善,普遍效果不好。”廖先彬说,当时村里就觉得,要搞活产业和土地,必须探索一种新模式。
土地成股权,农民成“工人”
2017年9月,晒经村被纳入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上级部门拨付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晒经村开始将群众撂荒土地打捆入股,引入业主发展特色农业。
“当时很多村民外出,我们就逐个打电话询问,得到他们的同意后,将其撂荒的土地集中起来入股,采取100元保底收益加分红的方式分配收益。”廖先彬说,村里成立幸福农业股份合作社,农民土地占50%的股份,启动资金作为村集体资金占50%的股份,每年对村民进行分红。
据廖先彬介绍,合作社先对农民撂荒的土地进行除草、翻土等整治,再以400元每亩的价格转租给引进的业主,由业主来发展花椒、油桐等产业,合作社负责管理土地租金溢价后的盈余资金,每年对农民入股的土地进行分红,同时每年打捆各类扶持资金作为村集体入股的股金。
“农业投入大、收益周期长。为了分散风险,晒经村引入7家业主,适度规模发展,减少业主投入。”太和镇党委书记秦云兵说,业主负责产业的经营管理,合作社不会干涉,这样业主积极性更高,产业更容易做大做强,群众收益也更有保障。
曾经到处是荒山的晒经村,在产业带动下发生了大变样。记者在村里看到,山坡上、屋前屋后,都种满了绿油油的花椒树、油桐树。一些村民正在田地里除草、施肥。为附近一家业主打工的贫困户王三荣说:“我们家4亩地都入了股,我和老伴给业主打工,一年稳定收益2万多元,家里又喂了两头猪和几十只鸡,基本上脱了贫。”
廖先彬介绍,2018年,晒经村除了分红74.9万元外,还带动群众务工增收100多万元,户均整体增收1.1万多元,人均增收4000多元,全村的贫困户全部脱了贫。廖先彬说:“当年,合作社还杀了15头年猪给村民‘发福利’,村集体的凝聚力加强了,村干部的形象提升了。”
产品有了品牌,产业有了联盟
记者采访了解到,村里的花椒不但有自主品牌,花椒产业也有了联盟,合川全区50多家业主组成的产业联盟,正抱团发展,以提升品质,降低成本,拓宽市场。
在晒经村引进的重庆智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2套烘干机格外显眼。“去年花椒刚刚挂果,公司纯收入只有10多万元,明年随着丰产期到来,至少能达到70万元,2套烘干机不够用,我正在加设烘干机。”该公司负责人熊俊说,他的公司流转了200亩土地种生态花椒,公司忙时要用五六十个工,基本上都是村里的贫困户,这些村民经过专家指导、专业培训,修枝、施肥、除草样样在行,都成了花椒方面的“专家”。
由于种植的花椒颗粒饱满、绿色生态,熊俊给花椒注册“太麻佬”品牌,以增加辨识度、提高附加值。“为了保证有机种植,我们邀请专家指导,实施生态管护,产品没有农残。”熊俊说,不久前“太麻佬”通过了绿色认证,并形成餐厅装、家庭装、礼盒装等多款形态,大大提升了附加值。
“产业做大做强,除了有品牌,还要有规模、标准,晒经村与全区的50多个花椒业主还组成了产业联盟,准备统产统销,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拓宽渠道。”秦云兵说,晒经村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实现了产业变强、农民变富,村里的经验正在全镇、全区乃至更大范围推广。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