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楼镇人民政府> 动态

关于动物春季防疫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日期:2021-03-10来源:古楼镇人民政府

动物防疫在春季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我区,紧紧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不发生畜牧业安全生产事故”目标任务,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督察到位,动物防疫工作稳步推进,但是目前动物春季防疫还面临不少困难,亟需解决。

一是基层动物检疫机制弱。目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体制尚未理顺,动物检疫归属畜牧兽医中心管理,只有检疫监管职责,没有执法主体资格,不能适应动物产品质量监管需求,更不具备独立执法资质,且乡村兽医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防疫工作量大。

二是村级防疫员专业技术差。一名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必须掌握动物生理解剖、动物传染病、生物制品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动物免疫注射、应激处理等基本技能,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较多,需要系统学习和长期操作才能胜任,而现有防疫员由于年龄、文化、学习能力等差异导致专业性不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是村级防疫员队伍稳定度低。早期的村级防疫员大多是从动物诊疗、饲料经营、繁育阉割、宰杀畜牧等相关行业人员选拔出来的,免疫注射只是其部分工作,主要是增加客户资源,增加收入,但随着农户散养逐渐退出,加之防疫补贴较低,村级防疫员不愿意从事防疫工作。

四是畜禽养殖防疫观念弱。村级防疫员在防疫前期,对所管辖区域畜禽防疫用药数量及时统计、及时发放、及时注入,但个别养殖场业主不重视防疫工作,对于动物是否免疫等情况不能有效掌控,甚至降低了对人员进出消毒、环境消毒、场地消毒、圈舍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导致本场区的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缺失,动物免疫质量低、病死率高现象。

五是人畜共患病防范化解弱。据统计,我国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制定了《人畜患传染病名录》,于2009年1月19日施行。共26种,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等,其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等均为法定传染病。根据研究发现,人畜共病目前只能人为进行预防,不能从源头化解病毒传播,动物一旦出现疫病,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势必影响公共安全。

六是强制免疫补贴范畴较小。2017年农业部  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调整强制免疫补助比例和下达方式,调整疫苗采购和补助方式。但猪瘟等春秋易发病疫苗未纳入财政补贴范畴,以猪瘟疫苗为例,猪瘟疫苗市场价格13元/支,规模养殖户反映猪瘟疫苗价格较高。

为此,建议

一是健全防疫服务工作体系。健全组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招聘一批兽医护理员,细化动物防疫工作任务,提升防疫工作服务质量。同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加强与政府协作,拓展干部群体进入疫情宣传、防控队伍中来。

二是提升防疫员专业技术。动物防疫机构要有计划地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防疫专业知识。对新聘用的防疫员,通过老防疫员言传身教,现场指导,直到其掌握免疫工作技能要点、能够独立熟练操作时才能正式上岗。主管部门每年应组织3-5次的业务知识培训,介绍疫情动态和防疫新技术,鼓励和组织防疫人员参加防疫技能比赛。
    三是保障防疫员福利待遇。参照本地区城镇人员平均工资,提升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此外,应对从事动物诊疗、饲料经营、繁育阉割、宰杀畜牧等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鼓励其开展更多基础性的畜牧兽医服务工作,有效增加收入,以解决后顾之忧。

四是强化畜禽养殖防疫观念。2021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法律实施后,动物防疫机构应及时组织畜禽养殖户做好法律知识的学习,每年对动物防疫法相关知识进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合格证,拥有合格证的机构才能进行二次养殖。

五是建立疫病源头化解机制。国家动物防疫部门应投入经费加大动物传染疫病疫苗的研制,从源头上化解杜绝病毒传播。防疫员要加大养殖场病原监测工作,签订工作责任书,规范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标识加挂、散养户动物免疫档案建立。

六是拓展动物免疫补贴范畴。农业部、财政部应加强调研,将猪瘟等疫病的疫苗纳入国家强制免疫病种财政补贴范畴,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的强制免疫实行“先打后补”,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经营者的强制免疫主体责任,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