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5003820093264610/2020-0001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乡村振兴 | [载体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合川区钓鱼城街道 | [有 效 性] | |
[成文时间] | 2020-08-13 | [发文时间] | 2020-08-13 |
[标 题] | 平凡的事,伟大的心 |
平凡的事,伟大的心
——记钓鱼城街道渠口村环卫清洁工赵顺洪先进事例
赵顺洪,现年49岁,钓鱼城街道渠口村11社村民,因唯一住房为危房,2018年7月通过申请、评议、公示等程序纳入建档贫困户。由于视力2级残疾、配偶有癫痫病且无生育,长期需要人照顾,帮扶责任人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和村上及本人共同制定帮扶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把他安置在本村就近的公益性岗位(环卫工),主要负责本村环境卫生的保洁工作。
自工作以来,他任劳任怨,始终坚持“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信条,365天奋斗在一线上。他不怕吃苦,不怕脏、不怕累,踏踏实实打扫卫生,把村民出行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为渠口村的环境卫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得到村委会及上级的肯定和表扬。
一、忠于职守,舍小家顾大家
赵顺洪把工作放在首位,不论炎热夏天、低温霜冻,还是刮风下雨,或者是自己腿痛,他都从不偷懒,坚持完成工作任务。他所负责的保洁路段,人流、车流量大,垃圾、落叶多,有时大风刮起的方便袋、废纸漫天飞舞,他都不畏辛苦地追逐捡拾。他时刻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清扫保洁制度,高标准坚持“一日两普扫、期间捡扫,普扫彻底,捡扫及时”的保洁要求,除在年三十、初一、初二外,每天都坚持上班10个小时。工作时间长、假期少,缺少对家人的陪伴,这是赵顺洪觉得工作以来最愧对家人的地方。
赵顺洪每天需两头忙,即要做好村上的环境保洁,又要照顾好妻子的生活起居,但他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天早晨5点,还没等妻子起来,他就出发打扫卫生,7点左右准时回家为妻子煮饭穿衣、洗漱梳妆, 9点左右再去村上进行保洁,直到中午12点才回家为妻子做饭;下午2点,他又出发去村上打扫卫生,一直到晚上6点才下班回家做家务,这就是赵顺洪繁忙的一天。虽然他待到家里的时间少,但他的妻子却无怨无悔,当有人不经意问到,她就说,为了全村环境卫生,值了,不过要当心过路车辆,朴实的言语中体现出对丈夫工作的支持和安全的关心。
二、爱岗敬业,勇于担当
2020年1月25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如其来,在特殊防疫时期,赵顺洪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别人都居家不出门,他却说,我不能,我要去打扫环境卫生,一天不保洁,垃圾就会堆集,到时会发出熏人的臭味,对大家的身体不好,新冠病毒还没制止,又传出其他流行病毒就不好了。
在每年的创文工作中,赵顺洪身先士卒,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特别是建卡贫困户的屋前屋后,他尤其认真。在打扫过程中,有时要对一些杂物石块进行清除,难免会受一些小伤,察破皮是常事,最严重的一次是去搬村民李学彬坝前的一块石头,一不小心左手被压了,顿失鲜血直流,但他却没叫一声,继续清理,坚持把工作做完,才去包扎。在包扎过程中,医务人员问他,你怎么不及时来处理,流血过多会造成休克,他却说,我也是特殊人员,得到了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想早点给李学彬把卫生打扫出来,让他有一个舒适的居家环境,更能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时间的脚步慢慢远去,岁月留给赵顺洪的是粗糙的皮肤、新生的皱纹和带伤的双手,但他却坚信打扫卫生是他的工作,一定要把它做好。他说,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一天不消除,我就一天不离开这个岗位;要在实际工作中多看多做,打扫得更整洁干净,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为群众服务,回报社会。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