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焦点图片

合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于小波:因企制宜,筑巢引凤,抢抓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机遇

日期:2023-08-23来源:上游新闻

合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于小波:因企制宜,筑巢引凤,抢抓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机遇

8月18日,投资重庆·渝西地区“五个一体化”招商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合川区副区长魏晓涛出席,并公布了合川区相关招商政策。

会后,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合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于小波。他表示,推行“渝西地区招商一体化”战略,有效解决了“渝西八兄弟”工作中各自为阵、无序竞争的问题,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兄弟区县政策协同、招商联动、有序竞争、提质增效。同时,有力推动了合川区“两主四特”产业快速纳入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使得合川区产业布局更聚焦,构建了“一盘棋”招商网络格局。

重庆市委、市政府授予合川区3块“金字招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展示中心,塑造了合川区在渝西地区系列招商名片,提升了招商效率和影响力,成为合川区新一轮发展的强力引擎。在这3块“金字招牌”中,市区共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最为亮眼。

“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主战场’,合川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于小波介绍,合川区紧邻两江新区的长安、赛力斯两家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产业发展底子足、基础好。目前拥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100多家,已形成上、中、下游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产业重点发展电驱动、电制动、轻量化材料、汽车内外饰等领域,产业生态健全。

“就在半个多月前,我们刚刚签约了23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于小波说,这些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内外饰、车身轻量化、车路网联等,正式合同投资额达210亿元。

依托重庆市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契机,合川区正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到2027年,将形成以100家核心配套企业为支撑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预计产值突破500亿元。

据介绍,合川区积极推进“五个一体化”招商试点,提前部署重点产业规划、招商政策设计、项目信息挖掘、重大项目招引、项目落地服务的全流程一体化试点工作,积极抢抓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机遇。

建立专班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工作专班”工作机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重庆市火锅食材产业工作专班,选调各镇街部门优秀干部力量集中办公,统筹推进主导产业招商工作,持续强调度、抓重点、促落实,形成招商合力。

强化聚焦重点产业。按照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制造业招商为重点,确立“两主四特”重点产业,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重庆火锅食材2个主导产业,摩托车、现代中药、信创与网络安全、日用玻璃4个特色产业,以及新材料、通机、能源等N个优势产业。围绕延链强链补链,梳理重点产业链图谱,建立并持续更新产业招商数据库,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优化项目承载空间。既优存量、又扩增量,全力以赴推进,腾笼换鸟、筑巢引凤,优化明确主导产业11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布局,落地项目可迅速布局选址,快速推进建设。

大力提升营商环境。实施目标企业“专班”“专员”服务,通过“一事一议”“集体会诊”“靶向治疗”,及时解决产业发展具体困难。坚持“一项目一专班、一星期一调度”,由区领导挂帅,目标化、事项化、清单化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实时调度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创新推行工业项目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压减至23个工作日以内,争创了“新型储能项目100天建成投产、宝伟项目90天试生产、博盟科技45天招工”的合川速度。

专属政策支撑保障。针对“两主四特”产业特点和企业发展壮大过程的难点、痛点,“因企制宜”制定优惠政策,量身设计“专属政策包”,统筹招商政策及标准,形成“一高一低一评估”招商政策试点体系。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