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16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问题1:请问如果老年人感染了,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就诊?
答:老年人感染之后,如果是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度的发热、乏力等不适,这些情况一般无需就医,只需要注意休息以及多喝水即可缓解。多喝水也要注意,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建议每天饮用1500ml—2000ml为宜,每次饮用约200ml;相当于每天饮用500ml的瓶装水3—4瓶,每瓶分2—3次饮用。
但是,如果感染新冠后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第一,感染之后有发热,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仍然持续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时间超过3天;第二,咳嗽、鼻塞、流涕、胸闷、气喘等症状明显,经过对症药物治疗后仍无法缓解,严重影响您的休息、睡眠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第三,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出现基础疾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重,比如血压、血糖在原来的基础上明显升高,冠心病出现胸闷、心累加重,慢阻肺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第四,肿瘤、白血病、血透等患者正在规律治疗期;第五,其他重点人群,例如婴幼儿、儿童出现嗜睡、拒食、腹泻、呕吐等情况;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出现胎动异常等情况。
问题2:请问老年人该如何选择去医院就诊?
答: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病情稳定,没有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比如生命体征平稳,能自行或者在家人的陪伴下就诊。这种情况要全程戴好口罩,有条件的戴橡胶手套,备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酒精。就近选择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对点就诊,尽可能步行或坐私家车,不乘坐公共交通,避开10点前就诊高峰期。到达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主动向预检分诊人员说明已被新冠病毒感染,配合医务人员引导至发热诊室或者新冠阳性就诊区。二是病情危急,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出现。比如突发昏迷、晕倒、意识不清、意识模糊,突然失语不能说话,突发偏瘫不能行动,心绞痛急性发作,心慌、胸闷并大汗淋漓,孕妇急产,儿童出现抽搐等,此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明详细居住地址以及病患的急性发作症状。
问题3:现在都说老年人要赶紧接种新冠疫苗,请问老年人接种疫苗到底有什么好处?
答:从近两年监测的新冠肺炎发病、重症死亡的情况分析,60岁以上人群是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人群,患病后需要住院、抢救比例高,住院时间也较长。新冠病毒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接种疫苗后早期,预防感染的病毒抗体会提升,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滴度会有所下降,由于有细胞免疫的存在,加强1剂次疫苗接种对抗体的提升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接种了3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可以减少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90%以上,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的60岁以上感染者,进展为重症的风险分别降低89%和95%。现阶段只要完成全程接种满3个月的老年人群均可实施加强免疫。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一定要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日完成全程和加强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问题4: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他们对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很多顾虑。请问这些老年人能否接种疫苗?
答:目前全国新冠疫苗已使用34.4亿剂次,重庆市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7832万剂次、1878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接种642万人,覆盖率达到91.5%。从不良反应的监测数据来看,疫苗的总体安全性良好。一般来说,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大多是些轻微的发热、疲乏,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就可以自愈,由于老年人免疫反应弱于年轻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低于常规人群。很多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担心是否能接种,这些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只要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处于稳定期,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症就以下四条:一是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不能接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如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癫痫患者处于发作期等;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进入终末阶段,不建议接种疫苗。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