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07来源:区文化旅游委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稻米这种莹白细小的颗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三餐四季,熬粥蒸饭,炊烟袅袅之中,多少幸福油然而生。白粥绵软,温润的滋味带着自然的馨香;米饭清甜,饱满的颗粒带来生活的满足。米,承载着平实的温暖,延续着生命的长度。在合川有一种特别的米,它盛产于涞滩镇,是由糯米蒸煮后阴干而成,因此被称为涞滩阴米。涞滩阴米历史悠久,始于巴国时期,至今仍传承良好并深受大众喜爱,2023年,涞滩阴米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合川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阴干中的涞滩阴米 王灿 摄
小小米粒承载舌尖记忆
瓮城围出一方天地,老街诉说光阴故事,漫步在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首批中国最美村镇、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涞滩古镇,涞滩阴米的踪影随处可见。涞滩阴米既可以用来煮粥,也可以炒熟碾粉用开水泡食,被称为来自民间智慧的早期“速食”,属于渝菜名菜菜品式之一,享有“绿色养生食品”美名。
在涞滩镇,很多人都掌握着阴米制作的方法。记者了解到,涞滩阴米制作的最佳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冬月、腊月以及其他天气寒冷时期。制作阴米需先将优质晚糯米精选除去杂质后,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2至4小时;将糯米从水中捞出沥水,盛入饭甑子里,在柴火大灶上用猛火蒸至7分熟;再将蒸好的糯米饭倒在竹制的簸箕、凉板上铺开,两至三天后,待部分水分自然蒸发,就成为黏在一起的半干阴米;接着,纯手工将粘在一起的米粒搓散,使蒸好的阴米粒粒分开,再平铺到制作好的阴干板上慢慢风干或阴干。一个星期左右,阴米就制作完成,制成后的阴米粒粒分明、晶莹透亮、泛着淡青色的光泽。
▲制作涞滩阴米 受访者供图
“用涞滩阴米煮的粥特别香甜,我很喜欢,我还经常把它加在鸡汤里,炖鸡汤的时候放上一些,鸡汤也带着米香,味道别提有多鲜美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除了熬粥、蒸饭、炒食,许多巧手慧心的老饕还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将涞滩阴米与各类食物巧妙地搭配,如阴米绿豆、阴米蛋、阴米炖鸡或炖猪肚等,品尝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涞滩阴米在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得到加工,制作出了阴米锅巴、阴米粉等延伸产品。如今,涞滩阴米已经成为涞滩地域文化的标识,也是合川的一大特产风物,它承载了舌尖上的记忆,饱含着岁月的温情和历史的沧桑,携带着人世间的烟火气,让深藏在典籍中的美食一下子活了起来,成为碗里热气腾腾的温暖,流入寻常百姓家。
外地媳妇邂逅合川美味
非遗传承,关人也关情。提到涞滩阴米,滕玉英的名字总免不了被反复提起。滕玉英是四川广安人,20世纪90年代末从四川省南充农业学校毕业后,进入广安市武胜县的一所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滕玉英在从教过程中收获很多,但嗓子却慢慢熬坏了,直到如今,滕玉英的嗓音仍有些嘶哑,她告诉记者:“最严重的时候,话都讲不出来,咽口水喉咙都痛。”
▲滕玉英正在摊晾涞滩阴米 王灿 摄
无奈的滕玉英只能告别讲台,另谋生计。滕玉英的丈夫是合川人,但此前,她只有逢年过节才来到合川,对合川这座城市了解不深。从学校离职后,滕玉英跟随丈夫来到合川,考进合川区一家单位,成为一名公职人员。
在合川工作期间,她发现,合川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发展前景巨大,这与她曾经的专业非常契合。渐渐地,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新的想法。她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选择前往涞滩镇与人合伙创业,探索绿色生态种植模式。
来到涞滩后,滕玉英邂逅了这里的特色美味——涞滩阴米。因为曾经的专业和如今的工作,滕玉英对粮食有着天然的亲近,这种小小的珍珠般的颗粒深深吸引了她,她萌生出一个念头——学习制作涞滩阴米并将其推广出去。
念头既起,说干就干。滕玉英找到了涞滩镇里制作阴米的老师傅王红伦,向他提出了拜师的请求。看着瘦瘦小小但行事干练、态度诚恳的滕玉英,王红伦备受感动,欣然答应了她的请求。
▲滕玉英(右)与师傅一起制作涞滩阴米 受访者供图
涞滩阴米制作步骤虽然不复杂,每一道工序却尤为考究,糯米的挑选、温度的把控、时间的调节,都需要精细精细再精细。但对滕玉英来说,最难的是用手将水分蒸发后粘在一起的米粒搓散这个步骤。“阴干后的米粒很硬,粘得又紧,每搓一次都是对手指的巨大考验。”滕玉英说。为了使阴米口感更佳,滕玉英总是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粒米,手指磨破皮、磨出茧,她也毫无怨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滕玉英熟练掌握了涞滩阴米的制作方法,得到了师傅的肯定,她的目标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将涞滩阴米推广出去。该如何实现呢?滕玉英苦思一番后,有了自己的想法。
品牌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滕玉英明白,光靠农户们自产自销是没有办法将阴米产业做大做强的,只有将这些匠人们聚集起来、共同发展,才能积小流成江海。于是,她创新提出“涞滩阴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种植到深加工,持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持续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涞滩阴米已形成一个品牌,畅销全国各地 受访者供图
为更好地把控阴米品质,做到标准化生产,腾玉英牵头成立重庆坤宇农业开发股份合作社。“我们合作社严格遵守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聘请2名有近60年阴米制作经验的非遗传承人负责技术指导,4名有近40年阴米制作经验的非遗传承人负责品质把控。在这个基础上,将原有的制作工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产品质量越来越好,这也让我们有了将产品推广出去的信心和底气。”滕玉英自豪地说。
好源头、好工艺兜底,还需好品牌、好口碑加持,才能让涞滩阴米走入千家万户。为了打造“涞滩阴米”品牌,腾玉英绞尽脑汁、四处奔走,终于在2021年克服重重困难,拿到了“涞滩阴米”商标的使用权,滕玉英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下了,但她仍没有懈怠。在区农业农村委、区农商会、涞滩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腾玉英采用“合作社+农户(入股)+企业”模式,由合作社统一加工、统一包装,制作预包装“涞滩阴米”,统一销售进行售卖,优良的品质使得“涞滩阴米”大受好评,畅销全国各地。
涞滩阴米销量好了,合作社农户们的荷包也渐渐鼓起来了,大家都很感激滕玉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乡村振兴的花朵随着那一颗颗晶莹的米粒绚丽绽放,滕玉英也因此被评为重庆市“巴渝巾帼新农人”。
尽管合作社的管理工作非常忙碌,滕玉英还是会抽出时间亲手制作阴米,每每感受到那饱满的颗粒从掌心划过,滕玉英总觉得内心非常安稳、幸福。去年,她还和王红伦、邓世亮两位制作阴米的师傅一起申请了专利,其中,“一种加工稻米留皮度的测定方法”获得发明专利,“一种阴米摊晾散热设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为涞滩阴米的制作增添了新动力。
最近,滕玉英正在思考阴米产品的深加工,除了阴米锅巴,她还想创新制作出更多特色阴米产品,继续壮大“涞滩阴米”的产品群,让“涞滩阴米”走得更远。同时,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加入阴米制作产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提高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让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在涞滩大地越奏越响亮。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