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4-18来源: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微信公众号
日前,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第二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以下简称“联动创新区”)名单,重庆(化龙桥)国际商务区、重庆建桥工业园、江津综保区、合川高新区、綦江高新区、大足高新区、璧山高新区、铜梁高新区、潼南高新区、荣昌高新区、开州高新区、丰都工业园区、忠县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和川渝高竹新区成功上榜,15个新成员的入阵助力,将让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之火越烧越旺。
重庆(化龙桥)国际商务区
立足打造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区、辐射西南的专业服务业高地、连接“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将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租赁、保险科技等新业态新模式,引进金融机构和区域总部,持续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并引进发展通道经济产业。
重庆建桥工业园
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将打造先进的生态环保产业基地和新材料基地,以及建成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高地、生态环保产业基地、大健康生物医药集聚区、重庆小面产业基地。同时,探索建设万吨保税仓和保税体验区,打造“一仓+三体验区”的跨境消费新业态。
江津综保区
计划以枢纽功能带动保税加工、保税物流、服务贸易等产业集聚,大力发展“保税+”产业;依托“水公铁”多式联运,发挥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效能,探索设立肉类、粮食、整车等海关特殊商品指定查验场地,并申报陆路起运港退税试点。
合川高新区
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创新绿色动能转换,加强与四川园区在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合作,并利用“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通用机械)”平台,做大进出口贸易总额。
綦江高新区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并通过用好公铁联运,加快建设重庆南部综合物流园,打造多功能保税仓、保税物流中心,争设立铝、铜等进出口口岸。
大足高新区
在积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的同时,结合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拓展国外市场空间;以智能电梯、新能源汽摩、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为主导,强化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璧山高新区
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四大集群产业优势,并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持续深化“研究院经济”模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铜梁高新区
发挥毗邻中欧班列始发站优势,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积极打造现代综合物流基地、外贸转型示范基地、产业集聚新高地,并加快构建“铜资简”中轴线城市联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潼南高新区
推进产业联动提质,扩大精细化工、特色农产品出口,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进口,加快建设成渝中部产业集聚区;推进区域联动联通,协同打造成渝中部物流枢纽。
荣昌高新区
加快构建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和农牧高新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和成渝一体化示范区。
开州高新区
进一步探索投资、贸易、金融、市场监管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将开州高新区建设成为重庆科技创新示范区、开放协同先行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丰都工业园区
聚焦探索建立合作园区积极融入“两江新区—长寿—涪陵—丰都”万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并加快发展铁海联运和跨区域、跨国境的国际陆路运输,建设开放型园区,实现和完善外贸开放功能。
忠县高新区
结合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项目,继续做强电竞特色的数字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开放平台建设,并以新生港为枢纽节点,构建“铁公水空”多式多向联运体系。
万盛经开区
持续活跃国际文体旅游交流,探索医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和医疗健康管理跨境合作模式,同时以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建设为抓手,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打造现代物流信息化平台,规划建成重庆南部国际物流枢纽。
川渝高竹新区
着力培育发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协作配套区,并利用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探索中新数字贸易,推动实现交通物流、设施设备、商贸往来等的高水平互联互通。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动创新区建设自启动以来,围绕“筑牢基础性工作、开展创新性工作、抓好产业培育”三大目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有力助推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二批联动创新区设立后,全市联动创新区达到了一定规模,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围绕联动创新区运行调度、管理指导等内容,适时出台《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运行管理规定》,将进一步规范制度机制,以更好释放市县内在动力、汇聚改革开放合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联动创新区建设。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