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1150038200932575XF/2024-00202 [发文字号]
[主题分类]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载体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合川区生态环境局 [有 效 性]
[成文时间] 2024-06-19 [发文时间] 2024-06-19
[标 题] 关于区政协十七届三次会议第22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区政协十七届三次会议第220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

民盟区委:

《关于提升我区区级次级河流(湖库)水质的建议》(第220号)收悉。经与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区融媒体中心共同研究并认真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我区围绕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核心,砥砺奋进、实干笃行,以“四大举措”深入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确保全区次级河流(湖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5个国考断面、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6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实现“3100%”,其中南溪河摇金断面月达标率同比提升41.7%、代峨溪溪口镇平桥村断面月达标率同比提升16.7%4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2.9%,均达到或优于上级考核要求。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三个机制”,压紧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一是抓好生态报表晾晒机制。将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指标纳入区级生态报表,实现部门、镇街考核全覆盖,适时调度,定期通报,季度晾晒。二是抓好督察问题清单整改机制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暗查暗访,深入部门、镇街全领域、全方位排查归集问题,纳入“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闭环管控的涉水问题48个,已经全部按期整改到位。三是抓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动南溪河沿线5镇实施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促进上下游协同保护。与铜梁等4区签订新一轮《小安溪流域生态补偿协议》,市级财政作为河流首尾端参与补偿,形成补偿闭环。预计2023年我区将获得1100的小安溪生态补偿资金。

(二)聚焦“三个重点”,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聚焦水环境治理。制定印发《合川区国控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方案》,强化水环境系统治理。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积极对接广安、武胜生态环境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河、联合执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68.7万亩,推广使用有机肥22万吨、专用配方肥3.5万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53.03%45.86%。持续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2023年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1家、130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2.4万亩,完成重点流域和全区10亩以上162家规模养殖场水质检测,合格率92.6%二是聚焦水资源保护。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太和镇石墙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存在水产养殖和采砂船停靠等相关问题后,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和太和镇通力合作、全力攻坚,采取取缔水产养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改造农村厕所、规范船舶停靠、整治周边环境等措施,9月底全面完成整改任务,比市级方案整改计划时限提前3个月。同时,举一反三,对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专项排查,及时发现、有效整治保护区内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标识标牌和隔离防护网破损等问题80余个。是聚焦水生态修复。累计争取上级环保资7800万元,实施南溪河、渔源水库等河库生态修复,濮家河、草坝场溪已基本消除黑臭,为2025年前创建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施“三项行动”,截污控源推动水质改善。是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行动。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25户以上重点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1个,处理能力7150吨/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6%我区资源化利用技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案例。二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对全区4条市级河流、32条区级河流、31条主要一级支流和14个水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有序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和整治。目前共排查嘉陵江、涪江干流入河排污口273个,整治销号172个,入河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管控。三是开展水污染专项执法行动。围绕南溪河、V类及劣V类河库水环境问题、城镇污水处理厂、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现场执法检查。2023年累计检查监管点位360个次,整改水污染问题104个,查处违法行为12件,处罚款137.7万元。

(四)织牢“三张水网”,全面加强水质监测预警。一是完善“自动监测水网”建设。建成投运5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覆盖河流30余条,工业污水处理厂、城市和重点镇街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排污企业均安装出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并联网,实现水质适时监测预警。建立完善水质异常数据“时报制”“日报制”和“临超标报送制”,通过智慧环保平台发送预警信息和污染排查任务,基本实现小时数据、日均值、累计均值数据超标第一时间知晓、污染第一时间排查、应急整改第一时间启动。二是完善“手工监测水网”建设。布设100余个手工采样监测点位,实现全区考核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等重点流域水质监测全覆盖,开展涪江、渠江流域体检,出具数据2万余个,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三是完善“视频监控水网”建设。建成投运160余个视频监控网络,覆盖全区重点排污单位、饮用水源地、重点河流等,实现动态画面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制止和整改各类污染事件。

利用“端、微、网”等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根据不同的宣传内容、主题活动,创新短视频、公众号、微博等新闻载体,宣传治水实践的优秀经验,打造更具水生态、水文化、水价值的宣传阵地。同时利用“中国水周”、“6·5世界环境日”、“6·30生态日”等加强主题宣传,通过短视频等发挥生态优势和特色,铸造治水名片,努力提升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展现治水工作助力百姓幸福生活,见证治水治污成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升我区次级河流(湖库)水环境质量。

(一)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做好源头预防,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持续抓好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审批,严守生态保护底线,保持绿色发展定力,以高水平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系统治理不偏废。深入实施“河长制”,系统实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突出整治生活、工业、农业污染,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全面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

(三)坚持联防联治不懈怠。深化跨界流域交流合作,强化南溪河、小安溪等跨界河流的水质协同保护,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河、联合执法,建立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和水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流域生态环境共治共建共保。

                     重庆市合川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20日


分享文章到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