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50038200932575XF/2021-0021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载体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合川区生态环境局 | [有 效 性] | |
[成文时间] | 2021-12-15 | [发文时间] | 2021-06-18 |
[标 题] | 关于区人大重庆市合川第十七届第六次会议第177号建议的复函 |
艾艺红代表:
一、关于臭味问题的相关情况
(一)东津沱污水处理厂
东津沱污水处理厂于2016年建设,一期处理规模5万m3/d、二期理规模3万m3/d,服务人口42万人,污水管网长度31.487km,一期采用奥贝尔(Orbal)氧化沟处理工艺、二期采用改良型A2/O氧化沟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处理工艺,目前处于全满负荷运转状态。污水进水过程中的调节池、A2O工艺中的好氧曝气池以及污泥脱水间存在一定的臭味,该臭味在厂区内已不是很明显,且厂区距离城区较远,处于城区下风向,对城区影响较小。污水处理厂内24小时值班,已会同区城乡住房建委要求污水处理厂加强管理,对臭味等风险因素加强巡查,有异常及时上报进行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蒲家沟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合川区目前唯一的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设计使用年限16年,总容积254万m3,渗滤液调节池库容量1.7万m3,该填埋场承担了全区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日处理量达700吨以上,现已填埋196万m3,渗滤液日产量约360吨。
为进一步做好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工作,做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一是2019年由重庆天楹环保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负责建设运营的气体发电厂每天导排垃圾堆体内沼气进行发电,每天处理沼气约1万m3,减少了场区臭味散发,臭气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二是2018年采取PPP模式由武汉天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300万元负责建设运营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250+200吨/日,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标准(GB16889-2008)表3,处理能力满足渗滤液产生量。同时配套建设对1.7万㎡的渗滤液调节池实施加盖工程,防止调节池散发出臭味。三是2020年投入1200万元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加固维护工程,确保有效利用原设计的库容量及卫生拦渣坝安全性,防止拦渣坝垮塌事件造成污染事件。
同时,我区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投入5.896亿元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现项目建设施工进展顺利,预计2021年1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全区所有垃圾将运往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置,原垃圾填埋场将不在继续填埋处置。
二、生活、交通污染源相关情况
(一)露天焚烧
针对露天焚烧等大气污染问题,我区引进罗克佳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智慧环保平台,该平台已于2020年4月正式启用。建设了178个空气质量微观站,用于监测空气质量情况;全区各镇街共安装41套高空瞭望系统,用于自动识别露天焚烧等大气污染源,同时,通过智慧环保平台向辖区网格员派发APP处置事件,要求30分钟内处置完成露天焚烧。区政府印发《合川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考核办法(试行)》文件,对空气质量靠后、任务处置完成较差的单位进行考核扣分,连续两月排名靠后由分管区领导进行约谈,目前,我区已约谈镇街2个。此外,区蓝天办还安排巡查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日常巡查,利用“物防”加“人防”的方式,加强露天焚烧防控。
(二)交通污染
一是我区建设了8套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对我区进出城主要道路上的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测,日均监测车辆2万辆次。对监测机动车尾气超标车辆移交公安局进行查处,要求整改后经有资质的机动车检测公司监测达标后准予上路行驶,目前,正积极与区公安局对接机动车尾气超标处罚后整改的监管问题。二是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城市公共交通,引导公交出租企业大力发展气电混合、纯电动等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2021年新购置43台纯电动公交车,我区公交车总数达到271台,其中纯电动车辆97台,油电混合车辆13台,气电混合车辆85台,液化天然气车辆76台,纯电动等新能源车辆占比达72%。出租车共503台,全部使用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
三、工业企业污染相关情况
我区地理和气象条件不利,结构矛盾突出且短期难以改变,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且超过环境容量,基础差、底子薄、基数大、欠账多、难度高是合川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特点。我区将继续严把准入关,严控“两高”行业产能,重点推进水泥、玻璃、砖瓦、家具、印刷、汽修等深度治理和转型升级,推进建设喷漆、印刷等表面处理产业集群;按照“关闭淘汰一批、限期治理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的原则,开展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整治。
(一)水泥行业
2020年,我区5家水泥生产企业在全市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100ug/m3(国家标准为320u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50ug/m3,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0ug/m3。我区台泥水泥、冀东水泥在超低排放的情况下,正在牵头探索超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预计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50ug/m3,氨逃逸稳定达标,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
(二)玻璃企业
我区所有日用玻璃生产企业全部安装有废气治理设施,企业每年开展废气监测工作,同时我区还不定时开展抽测工作,确保玻璃企业废气达标排放。今年5月12日,我区召开日用玻璃生产行业废气深度治理推进会议,要求所有在产的日用玻璃生产企业在2022年4月底前达到废气深度治理相关标准要求并预留超低排放改造所需条件,熔炉废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浓度分别为颗粒物排放浓度2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00毫克/立方米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400毫克/立方米(现标准为800毫克/立方米),其余指标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停产的日用玻璃生产企业,若复产时间在2022年4月底之前的,应在2022年4月底前完成废气深度治理工作,若复产时间在2022年4月底之后的,应在恢复生产前完成废气深度治理工作。同时还鼓励企业安装在线监测,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对窑炉废气中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实施在线监测。
(三)其余企业
今年,我区将推进烧结砖瓦窑企业深度治理,强化监管烧结砖瓦窑企业废气排放;会同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和相关镇街,全面取缔燃煤锅炉,实施城区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会同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园区有机废气监测预警与污染管控系统,通过采取现场实时采样、视频摄像监控、污染趋势分析等方式,及时处置有机废气污染问题。同时,我局还按照“三个一批”(入园发展一批、整治规范一批、关停取缔一批)总体思路,突出大气污染物收集治理,依法依规开展涉气中小微企业综合整治工作,整治过程中,联合属地镇街、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单位开展回头看,确保企业废气达标排放。
此复函已经吕旭晨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合川区生态环境局
2021年6月1日
分享文章到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