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动态

稻飞虱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日期:2025-07-01来源:区农业农村委


稻飞虱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受冬春气候、前期气流、迁入虫源等因素影响,我区稻飞虱前期发生呈现始见期同比偏迟、与常年接近,前期迁入虫量和峰次较前两年偏少,前期田间发生同比偏轻等特点。自进入汛期以来,我区出现阶段性降雨天气过程,稻飞虱顺着气流陆续迁入我区繁殖危害,局部发生呈上升态势。各镇街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大稻飞虱的监测普查,准确掌握辖区内发生动态,及时上报监测调查结果,科学指导稻飞虱防控工作,组织好农户统防统治,确保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实现“虫口夺粮”“防病虫、提单产”目标。

一、当前发生情况

截至6月20日,区植保植检站田间调查发现稻飞虱在4个镇街发生,田间百丛虫量20-200头,平均百丛虫量40头,发生情况偏轻发生。

二、发生趋势

根据我区水稻品种布局、栽培制度、历年和当前发生情况、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预计稻飞虱总体呈偏轻程度发生(2级),局部中等发生(3级),与常年相当。其中,南津街街道、三汇镇、双槐镇等历年稻飞虱常发生区和山区峡谷内稻田发生程度3级,其余镇街2级,发生面积10万亩(次)左右,若气象条件适宜,中等发生区域将增多。关键发生期:白背飞虱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褐飞虱为7月下旬-8月上中旬。

三、防治建议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持续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应用,确保实现“防病虫,提单产”目标。抓住稻飞虱关键防治时期,采取“压前控后”“控白压褐”策略,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1.防治指标:白背飞虱分蘖期至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褐飞虱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

2、防治关键期:白背飞虱防控关键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褐飞虱防控关键期为7月下旬-8月上旬;

3、防治药剂:虫量较低的田块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苦参碱、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根据当地虫情发生发展情况,合理选择甲氧虫酰肼、茚虫威、三氟苯嘧啶、阿维·三氟苯、氯虫·三氟苯、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等化学药剂,注意交替轮换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