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6来源:合川区教委
▲重庆市两会期间,《重庆日报》于1月21日宣传报道我区教育“十三五”丰硕成果
打开时间的闸门,追寻合川区教育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一幅担当实干、改革突破,齐心协力创建教育强区的画卷扑面而来。
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普惠率达94.33%,普及水平大幅提升。
投入约16亿元,实施学位保障工程,新增学位3万余个,入园入学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区域整体推进“行知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新增全国体育特色学校34所,新增市级体育艺术、校园文化特色学校27所,“一校一品”格局基本形成。强力实施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全区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
与沉甸甸数据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美誉殊荣。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国家验收认定,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区、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主城都市区新城片区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等称号……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合川区激情绘就教育高地、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兴学重教
扛起教育优先的责任担当
在合川涞滩镇双龙湖小学,“班班通”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孩子们通过“在线课堂”就能看到各地优秀教师的示范课……
在西南大学银翔实验小学,无论是拥有先进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还是门类齐全的舞蹈、绘画、科技等功能室,孩子们无不尽情放飞梦想……
在凉亭子小学,美育学堂,汇智慧美术室、书法室、美育展厅、各类画室为一体,包罗万象的课程资源、便捷高效的智能授课、运用AI技术实现远程课堂互动、教研共享,撬开了教学的新天地……
在合川留守儿童李华(化名)的家中,教育惠民政策如同冬日一盆温暖的炭火,成为孩子上好学的有力保障……
教育决定着合川的今天,影响着合川的未来。一直以来,合川区委、区政府始终带着责任和感情抓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统筹和调动全社会资源及力量,全区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抓教育的良好局面。
合川区委、区政府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出台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定期研究部署,精准落实教育工作。建立全体区领导、部门联系帮扶学校机制,教育部门主动作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全区合力办教育成为常态。
合川区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投入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从2016年18.9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7.02亿元。围绕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战略,实施学位保障工程、“全面改薄”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区学校以整洁靓丽、设施先进的崭新面貌迎来发展春天。
校园变靓了,设备更齐了,合川趁势按下教育信息化“快进键”,打造区级智慧校园示范校20所,获批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18所,建成录播教室10间、智慧教室40间、直播教室46间,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线上线下交互学习,信息化水平步入全市前列。
为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合川区累计发放资金约3.29亿元,惠及学生39.31万余人次,教育基金会筹用社会助学资金近1000万元,惠及师生6.2万余人次。为切实推进校园安全,合川区不断加大安保力度,抓实“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为学校配足安保人员、配齐安防器材,在全市率先建成校园一键式报警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为孩子建撑起了安全网。
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满载情怀与担当,合川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列车稳健向前。
澎湃动力
走在教育品质提升前沿
合川是一座创新之城,在教育领域,合川人同样敢为人先。
2018年初,合川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的通知》,一场教育品质提升攻坚战在合川区拉开帷幕。
“合川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这样的教育决心和行动魄力让人由衷的振奋。”一位教育人士说。百姓们也纷纷欢欣鼓舞,期待合川教育再上新台阶。
为做好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合川区成立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的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做好统筹引领。区财政每年投入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经费2000万元,从政策支撑、人力支持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起坚强屏障,为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全区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大力推行行知品质课程建设、行知品质课堂教学改革、行知品质教师建设等五大项目,具体包含课堂教学改革培训、特色校本科程建设等四大类19个实施项目。教委负责人介绍:“全区坚持‘教委向管理机制要品质,学校向精细管理要品质,教师向课堂改革要品质,学生向方法习惯要品质’,构建起上下整体联动、分层重点突破的品质提升格局,坚持让百姓共享优质教育成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育发展的活力被彻底激发出来。
特色课程不断涌现。合川中学作为课程建设的引领者,“诚爱”文化源远流长,课程体系丰富完备,目前有化学、音乐2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校园新闻实践”“明礼知仪”“科技创新”等11个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网球特色学校”“重庆市第六批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特色学校”。太和中学构建了和达课程体系,选修课“奇妙的对联”被重庆市教委立项为2017年度的市级精品课程。合阳中学融生物、化学、美术、语文等学科于一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叶脉画制作》系列课程,多次获市级课程及社团成果展示一等奖;龙市小学结合自身优势,开发校本课程30余门,《葫芦丝课堂教学基础教程》等校本课程,荣获国家级奖项4个,市级奖项150余人次,2019年受邀参加香港中华艺术节一一粤港澳大湾区首届国际葫芦丝大汇演。
高效课堂生动起来。久长街小学立足百年文化底蕴,深入推进“美之知1234”行知品质课堂改革,特别注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等“七个学会”。南滨路小学基于科技创新教育特色,打造出“源真课堂”,并提出“二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小沔小学积极践行农村小班化教育,努力推进“13X课堂”教学模式建设,打造出农村学校教育新生态。
特色学校成长起来。瑞山中学着眼科技教育,播撒科学种子,培养科学思维,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创新型学校,当选为重庆市中学科创教育联盟理事单位。高阳小学怀揣“七彩教育”梦想,倾力打造“高阳大舞台 天天都精彩”的校园主题文化,播撒阳光收获温暖。育才学校秉承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打造出陶味十足的“小先生”文化,
谋划于先,行动于快,落实于细。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实施以来,5所学校获评市级首批文化特色学校,17所学校获评市级特色项目学校,全区中小学建设特色校本课程近1000门、建成市级高中课程创新基地5个、精品选修课程21门、新课程教材示范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创新基地2个,全区各类教师上示范课、达标课、过关课均达100%。
不仅如此,全区教育质量呈现出奋发向上、年年走高的良好态势。重本上线率大幅度提升,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体育、艺术、科技发明、职业技能等竞赛获全国奖116项次、市级奖1177项次,获奖数量、等次逐年递增。
五育并举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无论是全国教育大会还是《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无不透露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合川区认真回答三大命题,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走出五育并举的“合川步伐”,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刚刚荣获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殊荣的合川区,有着自己独到的德育经验。
过去几年,合川区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为契机,构建常态长效德育机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6项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儿童画之乡”“我是家乡的名片”等多个全国、市级品牌。建立四级中小学家长委员会3652个,社区家长学校93个,3个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近3年累计服务未成年人6.3万余人次。启动了“1113”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项目,项目覆盖了全区145所中小学,26万余人间接受益。依托抖音平台,创新组织开展了“合川区中小学直播课堂”系列活动,打破课堂教育固有边际效益,让德育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入脑入心。
重智不唯智,合川区在教育管理和课程提升方面进行不懈努力,以“促公平,提质量,强特色”为主线,出台《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等促进教育品质提升的相关文件23个。实施“幼有所育”专项行动、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工程、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基础教育品质工程、教育开放助推工程、中职品牌建设工程,推进全区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合川区积极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校课外文体活动,每年举行跳绳、篮球、足球等7大赛事,培养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大力推进特色项目建设,全区拥有全国体育特色学校53所,其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29所、篮球特色学校10所、网球特色学校7所、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7所,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基地1个,市级体育特色学校8所。
美育是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合川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以全市首批美育改革实验区为契机,制定《合川区中小学美育“6个1”工作指南》,每校每年一次艺术展演,每期一次艺术月,每季度一次艺术比赛等,让每个孩子都能与美相遇、向美而生。此外,各校开展以合唱、课堂器乐、校园集体舞、儿童歌舞剧等形式多样的群体性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学校参与率100%。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助推器,合川区制定《合川区中小学劳动教育“4个3”工作指南》,并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二十三常能”基础上,提炼符合时代发展、学生特点的“新二十三常能”框架,涵盖会家务、会阅读、会运动、会种养等23项劳动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实现以劳育人、以劳育心。2019年10月18日,在“面向2035:重启学·育方式变革”——现代学校改进新思维暨陶行知教育思想新实践研讨会上,各学校围绕“新二十三常能”展示的各种劳动实践校本课程,得到众多教育大咖的高度肯定。2021年1月,合川区获评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合川区打出了一套落实五育并举的组合拳,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到学生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为孩子奠定美好未来。
修炼内功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他是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名师,坚持高中数学教学29年,践行“121”三环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习潜能,真正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他是中国数学教育届最高奖第十三届苏步青教育教学奖获得者唐义恒。
她是重庆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也是合川区首批“三江英才”,她用心、用情教育孩子,用眼中的光和亮去影响和感染每一个孩子,她坚持数十年为孩子们写信,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师妈妈”,她是全国优秀教师刘德会。
他坚守合川乡村教育二十载,坚持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足迹遍布学校所辐射的21个自然村,开设了演讲、征文、双簧、快板、趣味数学等课外活动,为乡村孩子成才打开一片彩色天地,他是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谯建国。
她热爱学前事业,用心给每个孩子制作3年成长册,以图文日记的形式记录孩子的成长。她坚持践行生活教育,助力孩子习得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教21年始终用爱聆听孩子的成长,用爱滋养孩子的心灵,她是合川师德标兵张海燕。
在合川,这样的一个个好老师让人肃然起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师德好、素质高、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实保障。”合川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合川从师德师风、专业成长、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合川区出台“为基层教师减负方案”严格清理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给教师更多专业发展空间。在教育系统内部广泛开展“行风优化”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出台《合川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巡查方案》《合川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办法》,通过开展教育法规学习、树立表彰师德标兵等活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合川区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构建起“学、研、培、赛、评、领”六位一体的师资培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关注教师队伍发展,完善薪火相传的教育人才梯次结构,为合川教育蓄积师者力量。
近年来,合川区持续加强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出台《合川区教育系统教坛新秀评选与管理办法》,在全区公民办学校评选认定教坛新秀100名,实施为期3年的帮带培养,鼓励青年教师锐意进取、脱颖创优。修改完善《合川区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和周期性考核,强化专业技能和教学业绩评,有效激发市、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排头兵作用。大力实施教师领雁工程、青蓝工程,以“三名工作室”为载体,组建名校长工作室6个、名师工作室14个、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全面激活先进典型的“领头”示范效应。
去年,合川区在全区教育系统组织开展规模大、参与广的“行知品质课堂”现场赛课活动,历时8个月,共设参赛学科13个,决赛选手110名、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在这场大练兵、大比武行动中,全区教师整体实教育品质提升前沿力得到较大提升。仅2020年,合川区教师在市级及以上赛课、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全国奖23人次,市级奖80余人次,新增重庆市骨干教师34人、学科名师7人,正高级职称7人,1人获评苏步青数学奖,22人获评“三江英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发展全市领跑
11月28日-29日,在山东举行的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建筑装饰技能赛中,来自合川的育才职教中心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
同期于江苏举行的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育才职教中心选手刘佳豪、傅俊霖斩获学生组一等奖。
在今年初落幕的市第十二届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师生获得奖牌总数87人次,位居全市中职学校第一,金牌总数位居全市中职学校前三。
技能大赛,是检验职教成果的“试金石”。纵观整个“十三五”,合川职业技能等竞赛获全国奖116项次、市级奖1177项次,获奖数量、等次逐年递增。
在技能大赛中频频“攻城拔寨”,得益于产教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
五年来,合川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紧跟市场需求和市、区支柱产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养老护理类专业12个,其中6个专业获评市级骨干(紧缺)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基地95个,达成校企合作单位159家,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63%。高中阶段普职招生比从2016年的6.7:3.3缩小至目前的5.8:4.2。
在持续深化发展中,合川职业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
10个项目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建成人社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职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全国奖19项,迈入全市第一阵营;为社会输送技能技术人才近1.2万名。
新增教育部中职“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8个、市级中职骨干专业2个、市级中职实训基地、双基地、示范性职教集团各1个,位居全市前列。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合川区将擦亮职业教育品牌,助力产城融合发展,为推动合川高质量发展注入教育新动力。
数据看民生>>>
链接>>>
展望“十四五” 迈步新征程
回顾“十三五”,合川教育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展望“十四五”,合川人信心百倍、激情满怀,将续写合川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合川将紧紧围绕建成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更加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育人方式变革,更加注重教育评价改革,更加注重智慧教育助力师生成长,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合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西部基础教育高地和应用技术教育高地。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