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21来源:区教委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事关保障粮食安全,事关社会文明进步。合川区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校园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等突出问题,以“十项行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在教育系统大兴勤俭节约之风。
上好一堂厉行节约专题课。各大中小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把节约教育摆在更加突出地位,纳入国民教育课程体系,做到有机融入、全员覆盖。每学期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主题教育列入学校“开学第一课”。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爱粮节粮、勤俭节约专题教育,让学生懂得节约是永不过时的传统美德。
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教育。在“10·16”世界粮食日前夕,集中开展“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通过主题海报、宣传栏、手抄报、电子屏、网络专题和移动新媒体等载体,营造“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良好氛围。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演讲、读书绘画、设计公益广告等活动,将节约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寻找“节约好少年”,争做“节约之星”等活动,让厉行节约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挖掘本地本校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的典型经验,借助市内外主流媒体力量进行广泛宣传。
抓好一系列节约教育体验。结合实际,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2~3次与学龄段相适应的勤俭节约体验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粮食生产、餐饮消费、餐桌浪费等社会实践、问题调查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在生产实习等基地参与劳动,真正懂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的艰辛,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编印一套专题教育读本。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学段编印《勤俭节约伴我行》专题教育电子读本,免费提供中小学使用。支持、指导中小学编写勤俭节约讲义稿或校本读物,将勤俭节约的现实案例、典型经验、历史故事、制度规定等融入其中,丰富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的资源库。通过创设情境、图文并茂、讲述故事等方式编排内容,提升专题教育读本的思想性、可读性、趣味性。
健全一套节约用餐管理制度。坚持中小学领导干部陪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师生用餐浪费等问题。建立餐饮质量反馈制度,减少因饭菜质量、口味因素导致的食物浪费。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将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节约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评价校长、教师的重要内容。建立师生节约用餐承诺制度,广大干部教师和大中小学生要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节约用餐庄严承诺。各校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制度,强化“硬性约束”,形成久久为功之势。
开展一项“光盘行动”。各地各校扎实开展“光盘行动我践行”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根据用餐人数做好食材采购、配餐用餐等工作。坚持“饭菜多少,光盘正好”的消费理念,做到饭菜不多点、厨房不多做、餐后无剩余,确保每年餐厨垃圾减少10%以上。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食品份量,提倡供应小份餐、半份餐。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逐步配齐专(兼)职营养师,尽可能提供学生喜爱、品种多样的膳食搭配,从源头制止餐饮浪费。广泛推广用餐行为准则,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印发一封勤俭节约倡议书。制定并印发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议书,在教育系统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在大中小学形成文明就餐、杜绝浪费的用餐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面向每一名师生员工发出倡议,坚持从教育系统做起,从干部教师做起,从每一名学生做起,使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创建一批节约型示范学校。持续推进绿色学校建设,发挥绿色学校在厉行节约方面的示范作用。将开展爱粮节粮、勤俭节约情况作为评选命名绿色学校的重要指标。加强绿色学校建设的谋划、组织和指导工作,主动落实绿色学校创建责任,全面发动师生员工参与,力争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节约型校园。
发挥一只“小手”作用。发挥学生对家庭、社会良好文明习惯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厉行节约我带头”活动。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社区服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动、社区互动,通过学生良好节约习惯带动和影响家庭成员、社区人员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倒逼家庭、社会形成勤俭节约氛围,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
开展一次专项督导检查。定期开展校园厉行节约专项督导评估,及时通报督导情况。把制止校园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落实情况,纳入每学期开学检查内容,并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责任悬空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