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2021年春运时间为1月28日至3月8日,共计40天。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春运工作十分重要。全区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具体工作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做好春运和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平安有序出行。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工作和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5号)的相关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准确把握2021年春运工作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
(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运保障。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按照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的原则,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准备,强化各项防控措施。既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春运服务,也能在局地出现疫情后做好应急应对,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春运保障“双胜利”。
(二)科学研判春运形势。经会商研判,2021年春运我区人口流动规模将显著低于常年。预测全区旅客发送量97万人次,较2019年下降约30%。总体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疫情防控压力大。春节期间,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带来大规模人员流动,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和车站等场所人员聚集,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市内中短途运输需求增加。春节期间,合川与重庆、四川周边区市县,城区与镇街及农村地区存在运力与需求不平衡的情况。三是高速公路保通畅任务艰巨。受疫情影响,私家车出行量大增,叠加春节小型车免费通行政策,合川至重庆高速路段可能出现车辆拥堵,通行压力较大。四是应急运输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仍存在零星散发、区域聚集性疫情、较大规模疫情暴发的风险,一旦出现相应情况,根据防控规范要求,需要立即采取交通熔断防范等应急措施。
(三)健全协调有力的春运工作机制。合川区成立春运工作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区交通局、区公安局、区应急局、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参与,全面负责合川区春运工作统筹协调,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区交通局要统筹协调全区公路、铁路、水路的春运工作,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监测和工作会商,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
二、坚持底线思维,科学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
(一)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公路、铁路、水运要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21年春运期间客运站场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的通知》(交运明电〔2021〕24号)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客运疫情防控工作。要采取严格控制超员、增加通道、优化流程、控流限流等针对性措施,尽可能减少人员拥挤。各类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春运期间要增加通风、消毒频次。严格落实“实名购票+健康码”,做好火车站、汽车站等站区空间快速测温和客流引导,按疫情防控要求查验核酸检测证明。加快推动“健康码”全国扫码通行,提高人员通行效率,对于发热旅客,及时报告、处置,按程序做好交接工作。
(二)加强乘客和一线职工个人防护。对中高风险地区来合返合人员和近28日内有境外旅居史人员,车站要设置专用通道,并做好信息登记。所有客运一线服务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督促要求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对客运一线服务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开展日常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安排,抓紧推进客运一线服务人员疫苗接种组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接种范围覆盖到参与春运的志愿者群体。
(三)积极做好货物运输方面疫情防控。按照“人物同防”要求,对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运输的企业、车辆、人员建立专门台账进行管理。运输企业严格查验进口冷链食品的海关通关单证、凡是无法提供相应证明的,严禁承运;进口冷链食品、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运输过程中,严禁开箱;在国内运输阶段落实进口集装箱货物运输工具消毒措施;对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检测出阳性的,积极配合做好排查和跟踪监测。
(四)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针对局部突发疫情可能引发的交通管控、检查升级、客流突变、车次停开等情形,提前制定有关应急预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采取加大消杀力度、降低客座率等更严格防控措施,必要时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减少或暂停客运班线。春运期间,对始发和终到外省市中高风险地区的省际道路客运班线暂停发班,省际包车客运暂停办理备案手续,并做好相关旅客免费退票、宣传解释等工作。旅游客运不得承接出入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乘车(船)业务。
三、加强运力保障,降低高峰期客流密度
(一)切实加强运力保障。公路、铁路、水路等客运企业要密切监测分析客流变化,科学制定运输方案,及时优化运力配置,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要充分利用高铁输送能力,发挥新开通线路作用;公路、水路要加强重要枢纽、重点水域、旅游景区运力供给,提升农村客运班线覆盖面。铁路、港航企业要优化运输组织,统筹安排好煤炭、油气等能源物资和粮食等重要生活物资运输。
(二)改善路网通行条件。提前对春运易堵路段和各收费站流量研判分析并制定应急疏导预案。合理安排公路养护施工计划,尽量避免出行高峰期开展养护作业。针对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区公路事务中心要备好铲冰除雪的物资设备,提高疏通效率。加强路网监测调度,利用多种方式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公众合理选择行驶路线。做好高峰时段现场交通疏导和远端分流工作。
(三)着力优化运输衔接。加强公路、铁路、水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相互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衔接,鼓励采用市场化手段创新联运方式,便利旅客顺畅中转换乘。多渠道提供班次、客流量等到达信息,区道路运输事务中心要组织道路客运、城市交通运力,切实做好综合运输服务衔接,保障旅客便捷有序出行。
(四)积极引导错峰出行。倡导职工群众就地过节,尽可能减少探亲、访友、团拜、旅游等安排。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休假。工会组织要积极与用工单位协商息工开工时间,组织做好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春运信息服务产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及时预测发布热门目的地、交通枢纽客流量、道路拥堵等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安排出行。交通运输部门要及时发布路况、出行车流、客流预测等信息,气象部门要提前发布气象信息,为运输企业和群众安全出行提供参考。
四、压紧压实责任,防范各类风险挑战
(一)紧盯重点薄弱环节。春节前组织专班对运输企业、枢纽站场、车站、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要挂牌督办、立即整改。强化“两客一危”、重型载货汽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监管,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违法载人以及非法营运等严重违法行为,深化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治理,强化重点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加强春运期间网约车、顺风车安全管理。加大联合路检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农村客运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各镇街要强化渡口渡船和自用船的安全监管。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运输安全责任体系。道路运输要严格落实凌晨2-5点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等规定。水路运输要严格执行运输船舶动态监控、港口作业规程等规定。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执行安检制度。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等重点部位要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公交线路要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重点防控大流量重载货车与公交车并行安全风险。
(三)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研判,针对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应急物资运输预案、其它突发事件预案“四项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五、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
(一)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客运站要继续完善网上联网售票系统,拓展线上服务范围,延长网站服务时间;健全候补购票功能,维护网络购票秩序;充分发挥电子客票优势,增设自动检票机、安检仪,推广自助实名制核验通道;继续为务工人员、学生和边远地区旅客提供预定团体票服务。道路客运要积极开展定制服务,道路水路客运要提升联网售票服务水平,推广电子客票。
(二)优化客运枢纽等重点区域服务。车站、码头等枢纽场站,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服务区要进一步改善旅客候乘环境,严格落实环境卫生要求;配备消毒用品、口罩等防护物资,便于旅客临时购买或取用。客运枢纽要规范引导标志,设置急客绿色通道,优化安检、换乘、行李领取等流程,减少旅客进出站拥挤和站内聚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条件,增设必要的服务台和流动岗。加强高速公路沿线餐饮场所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宰客等损害旅客权益行为。
(三)做好重点群体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码”代办代查、人工售检票、咨询指引等服务,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智能化条件下的出行服务。主要枢纽场站要设立爱心通道、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候乘区和医疗服务点,并落实防护措施。全面落实军人依法优先的有关要求,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及其随行家属提供优先服务。规范客运企业价格行为,严格落实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残疾消防救援人员、儿童乘车优惠政策。统筹考虑疫情防控要求,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协调开行专车,根据需要组织开行农民工返乡和回城“点对点”包车运输。
(四)精准实施志愿服务。按照倡导发动、安全第一,因地制宜、大站为主,精简岗位、优化服务的原则,稳妥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重点围绕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咨询指引、票务协助等实际需求,精准确定岗位,加强规范管理。按照“非必要,不上岗”和“谁使用、谁管理、谁保障”的原则,切实加强志愿者防疫及服务保障。
(五)营造和谐春运氛围。加大疫情防控、安全出行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做好聚集性风险提示,增强广大旅客疫情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深入开展信用宣传活动,展示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倡导诚信服务、文明出行。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大对坚守春运工作一线职工的关心关爱,结合“两节”送温暖活动,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推动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单位要积极通过调休、补休等方式,保障假期在岗干部职工休息的权利。
六、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站外揽客、甩客、倒客、宰客、倒卖车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出现恶劣天气,要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措施,努力保证道路畅通。实施较长时间交通管制的,应当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应急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交通运输重点领域的源头治理、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治工作,消防救援队伍要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春运疫情防控指导,及时向交通运输部门通报信息,落实客运一线人员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
教育部门要教育引导师生不到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旅行度假,鼓励有条件的中高风险地区生源学生留校过寒假,尽量减少学生流。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对春运期间客票价格进行跟踪督查,严肃查处各类乱涨价、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春运票价稳定。
气象部门要加强中短期和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及时准确发布气象信息,为交通运输等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支撑。
团区委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春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志愿者在火车站、客运站等场所,开展引导咨询、秩序维护、重点帮助等工作。
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注重正面宣传引导,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春运一线的优秀事迹,树立行业先进典型。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方式,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春运动态、气象预报等信息,及时回应社会热点。
七、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岗位职责
春运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信息联络渠道,全面掌握疫情形势变化和运输保障情况,加强对值班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处置;强化春运情况调度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落实专人负责春运统计工作。道路和水路运输部门每天要按时按要求向上级行业部门报送运输完成情况,遇有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要严格按照程序及时上报。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