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繁体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访客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信息索引号 115003820093257252/2022-0041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合川区政府办公室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有效性: 发布日期: 2022-01-21
标题: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的通知

合川府办发〔20222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2022年春运从117日开始,225日结束,共计40天。为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度过欢乐喜庆、安康祥和的春节,根据重庆市交通局《关于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4号)精神,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区2022年春运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着力加强春运工作组织协调

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春运工作意义重大。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研判本辖区、本行业春运趋势变化,统筹制定春运工作方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切实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春运各项任务。各镇街要建立行政主要领导牵头的春运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督促检查,及时协调处理突出问题。

二、科学研判,准确把握春运期间面临形势

经研判,2022年春运合川水陆客运量约78万人次,较2021年下降约7.8%(其中,道路客运量约76万人次,比去年下降约7.7%;水运约2万人次,比去年略有下降),今年春运主要面临三个压力。

(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处于高位运行,新型变异株不断出现,国内多地先后出现本土疫情,特别是近期陕西、河南、天津等地疫情出现外溢,给我区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带来了巨大压力,形势严峻,需要交通部门强化统筹,切实做好节假日期间的疫情防控和运输组织保障。

(二)客流结构不断变化。2022年春运将呈现节前客流相对集中、节后返程较为分散的特点,春节假期部分小型客车实施免费通行,自驾出行占比进一步增加。

(三)疏堵保畅面临新挑战。合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路网进一步加密,通畅能力提升,但大石街道、云门街道春节期间的疏堵保畅压力不容忽视。

三、慎终如始,落实落细交通运输防控措施

(一)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严格执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交通运输防控组《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交通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科学精准有力有效做好春运期间交通运输疫情防控、运输服务及行业稳定等有关工作,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二)严把“外防输入”关口。严格执行“人、物、环境”三同防要求,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旅游客运码头等交通场站设置中高风险地区来合返合人员专用通道,通过广播、视频等方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加强来合返合人员健康码和行程卡查验,要引导有重点地区旅居史、高风险岗位的来合返合人员利用“社区报告二维码”填报个人信息。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来合返合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工作,对中高风险地区来合返合人员体温、健康码、行程卡异常乘客,及时移交辖区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实现闭环管理。

(三)严格“内防反弹”措施。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等有关要求,认真做好交通运输场站、运输工具的消毒通风、乘客测温验码、戴口罩、“一米线”等常态化防疫措施。指导运输企业及时储备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强化个人防护工作,按规定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加大“加强针”疫苗接种宣传,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接种的意愿,尽早实现“加强针”应接尽接。

(四)加强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各单位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沟通联络,针对突发疫情引发的交通管控、检查升级、客流突变、车次停开等情形,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开展实战化演练。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加强与卫生健康、通信管理、政法等部门对接,积极配合开展疫情流调溯源、乘客密接和次密接排查等工作。

四、积极部署,着重强化春运期间运输保障

(一)道路运输方面。密切监测分析客流变化,加强重要节点运力供给,灵活多样优化客运数量和班次,确保重点区域、热点线路、重要时段客运供给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加强农村客运运力组织,方便农村群众出行;合理组织包车运力,满足团体旅客出行需求;努力保障煤炭、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加强联网售票、自助售票管理,保障群众顺利购票。

(二)铁路运输方面。铁路要高度重视客流变化,最大限度增加重点客流方向、客流集中地区的客运能力,保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为群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做好客流研判,结合订票情况,采取开行专列、增开临客等方式,满足旅客运输需要。做好急需物资运输,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

(三)水路运输方面。把握客流特点,合理安排船舶运力和发班频次,重点做好短途客渡船的运力安排,满足运输需求;客运企业要研判春运期间“三江游”客流变化,积极应对突发性水路客流增长。

(四)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结合火车站、客运中心等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需求,科学安排客运班线和公共交通运力,加强接驳运输;强化钓鱼城、二佛寺等景区的班线、公交的运力调配,提升“最先和最后一公里”运输效率。

五、以人为本,持续提升交通出行服务质量

(一)提升售检票服务水平。维护网络购票秩序,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及时调整退改签政策。扩大“无接触”出行服务应用范围,增设自动检票机、安检仪,推广自助实名制核验通道。铁路要进一步做好电子客票试点推广等工作,推进“无纸化”便捷出行,鼓励“反向春运”。道路客运企业要持续提升联网售票服务水平,提高班次可售率。

(二)提升交通场站服务能力。车站、港口等客运枢纽要进一步改善旅客候乘环境,着力提高环境卫生水平。规范客运枢纽引导标志,加强站场环境整治,提升旅客候乘和中转换乘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要充分发挥车站、港口服务台作用,及时解答旅客咨询。

(三)加强重点群体客运服务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务工人员集中的园区、企业等,积极与用工单位协商息工开工时间,为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协调开行专车、专列,组织开展农民工返乡返岗“点对点”运输服务保障工作。鼓励高校集中的区域利用包车,为学生提供校站间免费直达接驳。排查整改智能技术影响老年人出行问题,客运中心要设置老年人服务专区,全面落实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及其随行家属交通出行依法优先优惠有关政策。有条件的客运站场要设立爱心通道、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候乘区和医疗服务点,为困难旅客提供关爱帮扶。铁路部门要采用设定专窗、预订团体票等措施,强化购票服务。

(四)精准实施志愿服务。按照预招储备、因需而动,因地制宜、大站为主,精简岗位、优化服务,加强培训、安全第一的原则,委托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重点围绕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咨询指引、票务协助等实际需求,精准确定岗位,加强规范管理。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保障”和“非必要,不上岗”原则,切实加强志愿者防疫及服务保障。

六、强化监管,多措并举保障交通安全运营

(一)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道路运输企业要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格落实省际包车客运业务备案要求,按规定配备驾驶员并严格按照省际包车客运标志牌载明事项运行,坚决杜绝“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铁路运输企业要全面抓好设备特别是新投产设备的检查检测和维修养护,落实各项作业标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水运企业要对船舶加强管理,切实落实恶劣天气限制开航等要求,港口企业要严格作业规程,加大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要严格执行安检制度,严防夹带“三危品”进站;要优化旅客进出线路组织,防止出现拥挤踩踏事故。网约车平台公司要强化春运期间运行风险管控,严格规范派单管理,规范车辆安全要求,保护乘客信息安全。

(二)认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春运工作,对道路运输、水运等领域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排查,督促指导落实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对重大隐患建立台账,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到位。确保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安全要求,严格禁止技术状况不达标的车、船投入运营,严格禁止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的客运车辆及驾驶证记满12分的营运驾驶人参加春运。春节期间各镇街加强对马路集市的整治,鼓励返乡车辆较多的镇街利用学校等场所设置临时停车场,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三)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加大车站、渡口等场站周边道路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要节点的巡查管控力度,重点加强对6座以上小客车的路检路查,依法从严查处非法营运、超员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查严管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按照有关要求,落实企业营业执照登记、车辆登记、道路运输资质信息共享机制,排查“黑企业”“黑客车”,特别要加大对异地开行的大中型客车的监管力度,加强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治理,依法打击酒驾醉驾、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紧紧依靠镇街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及时查处纠正6座以上小客车超员载客、货车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前梳理排查非法营运车辆和企业,加强部门执法协作,推动非法营运治理工作向线上线下精准化查控转变。

七、宣传引导,营造春运文明出行良好氛围

(一)引导健康安全文明出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将做好春运工作体现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集中推出便民服务措施,解决群众出行中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旅客增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提高车辆驾驶员和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自觉抵制“黑包车”,防范道路交通事故。加大文明乘车宣传力度,弘扬诚信精神,推动文明出行。

(二)精心组织春运宣传。春运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系沟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加强春运安全出行信息服务,讲好春运感人故事,制作春运文化精品。加强对春运舆情的监测分析,强化正面宣传,加大春运措施、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及时了解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春运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关心春运一线职工。各级工会组织要做好春运一线职工生活服务和福利保障,结合“两节”送温暖活动,组织力量深入车站、码头、车厢,对坚持在春运一线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庭开展走访慰问,加强关心关怀,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增强春运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运结束之后要通过调休、补休等方式,保障假期在岗干部职工休息的权利。

八、保通保畅,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交通部门要建立跨部门的指挥协调机制,完善春运工作方案,按照职能职责,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客流激增、延误晚点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前备足应急物资、应急人员和应急救援设备,强化应急演练,及时有效处置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应急事件。

(二)做好道路治堵保畅。提前梳理排查易拥堵缓行路段及收费站,深入分析致堵原因,分类制定疏导方案。强化重要运输通道、关键节点、易拥堵瓶颈路段的路网检测调度和应急处置,多渠道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合理安排公路养护施工作业计划,春运高峰期原则上不开展国、省、县道养护作业。加强部门联勤联动,在高峰时段加强对主干路段指挥疏导,设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点,推行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优化防疫检查站点设置,避免“因检致堵”。

(三)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健全气象信息快速通报机制,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确保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有效衔接。恶劣天气下督促道路客运企业及时调整运营计划、水运企业限制船舶开航,引导群众减少驾车出行,降低路上滞留和事故风险。针对可能出现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细化完善应急预案,提前准备铲冰除雪、应急救援等物资设备,落实好应急运力,做好积压车辆疏散、司乘人员保障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干线公路通行。对因天气等原因火车延误晚点出现大量旅客滞留,要及时协调有关单位和企业做好解释说明、维护秩序等工作,及时调配运输工具和人员,疏散滞留旅客。

九、加强协作,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站外揽客、甩客、倒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开展非法营运及“羊儿客”的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协作努力保证道路畅通。公安部门要配备充足的值勤力量和机动警力,加强车站、码头公共区域的巡查管理,维护良好秩序。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督管理,严查乱涨价、乱收费等行为,确保春运票价稳定。气象部门加强中短期和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及时准确发布气象信息,为有关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支撑。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广泛宣传春运一线的优秀事迹,树立行业先进典型。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畅通民意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对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做好解释沟通。

十、坚守岗位,做好春运执勤值班值守工作

春运期间,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强化春运情况调度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落实专人负责春运统计工作。道路和水路运输等部门每天要按时向区交通局报送运输完成情况,遇有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要严格按照程序及时上报。2022225日前,区公路事务中心、区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区港航事务中心、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要将2022年春运工作总结报区交通局。春运工作联系电话:

区交通局:42846200(上班时间)、42896096(节假日及夜间)。

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117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1000956号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