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繁体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访客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重庆市合川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 2022-01-26 责任编辑:

20211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合川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规划内容,现作如下解读。

一、规划编制过程

区委、区政府2019年部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建专班全力推进,历时两年,完成了本规划。编制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衔接《重庆市合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在《规划》中落地见效。坚持开门编规划,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规划》共分为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乡村、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推动规划落地落实5大部分。

二、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以来,全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市第一,农业总产值达到159.2亿元。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农村公路村民小组通畅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100%,农村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达到2037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2.07:1缩小到1.98:1。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活力,有序推进“一镇两村”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点建设,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三农”工作的“压舱石”“战略后院”作用更加凸显。要紧扣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总要求,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把握城乡融合发展主旋律,用好中央、市级财政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投入的强大支撑,推动全区农业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思路目标。

《规划》紧扣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乡村振兴,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点,依靠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规划》提出构建“两核三带四片”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十四五”时期要夯实“粮油、生猪、蔬菜”等保供产业,做强“优质柑橘、优质桑蚕、合川黑猪、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商贸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融合产业,构建“343”产业体系。打造400亿级农产品加工园、国家粮油主导型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示范区、渝西北川东北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四个重要平台。《规划》提出重点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项重点工程,即:构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实施科技装备提升、推进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扩大农业农村对外开放四大重点工程,推进种养业轻简化、绿色化、健康化发展,加快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绿色发展、农民富裕富足三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乡村;实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乡村善治、农村改革三大重点工程,解决农村生产力下降问题。

《规划》提出到2025年,合川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全面构建,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新进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位居主城都市区前列。产业发展上,《规划》提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6:1,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农产品加工基地,同时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力争创建4块国家级牌子,即粮油主导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房质量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改善,到规划期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农村重点聚集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巴渝美丽宜居乡村新蓝图日益显现。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增强,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1.95:1

(三)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空间。

《规划》从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角度进行展开。对于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坚决落实中央精神,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构建“两核三带四片”农业生产空间格局,“两核”即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际农产品加工园为带动全区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三带”即“三江”特色农业产业带;“四区”即城周都市精品农业示范片、东北部优质粮油示范片、西部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片、南部生态康养农林示范片。对于生活空间,强化中心镇联城带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纽带作用,提升三汇、钱塘、太和、龙市、二郎等中心镇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强化镇村特色分类引导,推动综合型、商贸型、工业型、文化旅游型、农业旅游型、边贸农业型等镇域经济特色发展,推进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乡村特色发展。对于生态空间布局,框定“两屏三带多廊多点”生态保护格局。“两屏”即华蓥山脉和龙多山脉生态屏障,“三带”即嘉陵江、渠江和涪江216公里三江生态涵养带,“多廊”即与三江连通的大小溪河,“多点”即分布于全域的主要山体和湖泊水库。

(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扶贫项目资产持续产生收益。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帮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区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由区领导定点联系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和10个重点帮扶村。对全区19个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择钱塘镇、铜溪镇2个镇和双凤镇江北村、官渡镇双碑村、渭沱镇七星村、二郎镇六合村、云门街道铁家村5个村作为全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镇村。

三、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构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围绕“3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50万亩现代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9.1万吨以上,打造70亿级粮油加工集群。全区生猪出栏量力争达120万头,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示范基地、猪肉加工冷链物流基地、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力争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8万亩,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55万亩,产量达108万吨。建成柑橘商品化基地10万亩,早、中、晚熟比例调优至40:15:45。发展蚕桑、饲料桑、桑叶蛋鸡、桑饲料加工、桑食品,力争蚕桑产业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构建“合川黑猪保种场→合川黑猪扩繁场→合川黑猪商品场”三级繁育生产体系,确保合川黑猪种猪存栏数量稳定在10000头左右,年出栏优质商品合川黑猪20万头。围绕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和水库生态渔业,力争水产品总量达到5万吨。多元发展小家畜禽、山羊、兔、牛、蜂等畜禽产业,枇杷、李子、黄桃、荔枝、油橄榄等特色种植业。积极参与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肉制品加工,粮油加工、调味品加工等3大加工集群,加快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建设,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直播电商,力争农产品网销额达到10亿元以上。以“人文休闲、康养度假”为基本定位,以“历史文化、滨水生态、乡村风物”为特质,打造“渝南线-百里枇杷长廊休闲农业旅游带”“合肖线-现代农业与田园观光旅游带”“华蓥线-生态康养乡村旅游带”“三江亲水游线-‘水韵乡旅’产业带”4条精品旅游线路,力争乡村休闲旅游游客接待量达到1300万人次。

(二)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推进龙市肖家“三园共创”、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龙市公共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立荔枝研究院,建设全国蚕桑首席专家工作室、乡村振兴职业学院及一批科技专家大院、首席专家核心示范基地,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推进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达60万亩以上,成立区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片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5%;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5万亩。推进“1+4+N”三级智慧农业骨干网络体系建设,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0%以上。

(三)推进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

规划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进行谋划;品种培优上,《规划》提出要加强合川黑猪、合川白山羊、南方大口鲶种质资源保护,建成渝西最大的鱼苗、仔猪苗种业高地;品质提升上,不断强化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品牌打造上,继续推进“合美合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40个以上,培育20个企业品牌价值上千万的农产品品牌。标准化生产上,加强种养标准化技术规范体系建设,农业地方标准制定修订6个以上,每年创建国家级“三园两场”示范项目2个以上。

(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抢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与广安市武胜县、岳池县等共同建设粮油、生猪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国家优质粮油和商品猪保障基地。与潼南、遂宁、铜梁合作,围绕蔬菜、柠檬等特色产业,共建百万亩柠檬产业集群和优质蔬菜产业带。与潼南、铜梁共建“潼南—铜梁—合川”涪江观光农业走廊。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共享、产销平台共搭、农业安全共护、协调发展机制共建。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建成农产品出品基地3个,农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亿美元以上,创建市级农产品出口优秀区县。引进一批市场行情好、与我区资源禀赋匹配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协议资金达到200亿元以上。

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乡村

(一)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持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村庄规划。建设“四好农村路”800公里,新改建400公里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强力推进供水、灌溉和防洪减灾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6万亩;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互联网小镇、互联网村,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2万座,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重点聚集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持续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创建巴蜀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打造便民消费圈,改善农村线下消费环境。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二)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面提升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水平,加强养殖污染防治,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废旧农膜及包装废弃物回收,推进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令。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程,构建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三)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构建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探索“互联网+”“旅游+”“生态+”等乡村新业态,积极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提升农民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保底收益、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新机制,试点开展市场化、职业化等运营模式,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获利受益。

五、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加强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规划》提出,建设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健全乡村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深入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和“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高标准打造“三江英才”人才品牌,畅通城乡人才培养交流通道,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500家,新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市级农业企业12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

(二)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提升村民法治、自治、德治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打造“一村一品”等文化品牌和“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

(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规划》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动“三社”融合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5个方面盘活“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增强市场活力和农村发展活力。到2025年,“三变”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区50%左右的行政村,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达70%以上,10个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培育市级基层供销社示范社20个,改造建设45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

六、全面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四个优先”。加强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与基础性、全局性规划的衔接。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政策原文:

一图看懂《重庆市合川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合川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1000956号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