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繁体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适老版 | 访客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信息索引号 11500382009325397Q/2023-00012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合川区发展改革委 体裁分类: 公告公示
有效性: 发布日期: 2023-03-06
标题: 合川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合川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计划草案报告

——202328日在重庆市合川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重庆市合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2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疫情、高温、干旱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布局,抓紧抓实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各项重点工作,全力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部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经济增长企稳回升。扎实落实国家、重庆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建立常态化专班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力应对各项超预期冲击,全力助企纾困。经济在多重压力下保持住了回升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完成1000.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1位;增速实现同比增长2.6%、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2.8%2.2%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争资引项成果丰硕。为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建设资金压力,我区深入研究、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策划储备包装重大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2年累计争取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高标准农田、独立工矿区改造工程、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市级补助资金项目30个、资金6.4亿元,全区共争取各类资金总额47.9亿元。同时,申报获批2022年度专项债券项目23个、发行债券金额7亿元,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2.7亿元、设备再贷款贴息2.5亿元。

——重大项目实现突破。着力开展事关合川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布局与建设,2022年以来,医疗器械产业园、对外经贸学院合川新校区等一批市级、区级重大项目竣工,文化艺术广场地下停车场、中铁重庆装配式建筑、渠江重庆段航道整治等20个项目投入使用,七运会体育场馆、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汽车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开工建设。事关长远的兰渝高铁过境合川并设站、双槐三期、抽水蓄能以及川气东输二线、疆电入渝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专精特新量质齐升。2022年以来,我区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顺博铝合金、富川古圣机电、哈丁环境、针尖内燃机4家企业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合川国家级专精特新培育零的突破。2022年累计新增5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历年之最。截至目前,全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到81家,排全市第13位。

2022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稳定。2022年以来,我区围绕建设产教融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目标,大力实施“123456”工业倍增计划,制定出台工业十条措施,整体工业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增长态势,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增速较2021年同期分别提高56.6个、27.8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加速壮大,六个百亿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2.1%。其中:医药健康、汽摩制造、新材料分别增长22%17%27.2%,双槐电厂等其他产业产值增长29.6%。受市场变化和物流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建材产业产值分别下降26.6%25%。园区支撑作用凸显,高新区即天顶、网安城、南溪等三大组团共实现产值28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62.6%,三大组团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1.4%8.8%10.5%

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二是现代服务业平稳恢复。商贸设施提档升级,引进星艺佳盘活合川步步高广场闲置商业设施4.5万平方米,打造拾光天街等特色街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宣传推广合川枇杷、太和黄桃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太和黄桃、合川枇杷分别实现线上销售额1000万元、413.6万元。房地产业平稳运行,成功举办合川区2022年房地产展示交易会,新开工商品房16.1万平方米、竣工153.7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5万平方米、成交金额30亿元。金融支持持续有力,全区存贷款余额1873.2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存款余额1092.2亿元,同比增长14.2%;贷款余额781亿元,同比下降5.8%。证券业新增开户数4730户,新增交易量664.2亿元。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0.4亿元。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综合客货运周转量保持稳定

三是农业质效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9.1亿元、农业增加值1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3.6%。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70.6万亩、同比增长1.7%,粮食产量68.4万吨,位居全市第一。实现生猪出栏115万头、增长6.3%,蔬菜产量106.5万吨、增长5.4%。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大力发展柠檬、柑橘等特色产业,水果收获面积15.4万亩、产量21.3万吨。新建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基地5000亩、工厂化养鱼基地4个、高位池89个,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7.1万亩,产量4.9万吨,同比增长3.6%。农业品牌不断提升,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成功入围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名单。农产品加工产业加速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13.5亿元、增长11.4%。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加速推动合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3:主要农产品产量

(二)着力抓投资、促消费,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扎实开展“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举行集中开工活动2次,开工项目63个。305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6亿元;2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国有投资同比增长34.6%,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21.2%,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同比增长4.3%。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开发性专项基金、政府债券、转移支付等各类资金65.5亿元,较好保障了项目建设和财政运行。

二是消费活力逐步恢复。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活力释放,出台《合川区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亿元。落实惠企惠民措施,发放消费券518万元,深受全区百姓好评。开展“爱尚重庆·美惠合川”促进消费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合川区第十三届国际车展、嘉隆西海“焰遇夜游节”等各类展会节庆赛事活动15场次,带动消费约20亿元。现代旅游全域化发展,全年游客接待量1923.8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83.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4.3%11.6%。新媒体宣传深入人心,合川文旅自媒体宣传自媒体官方矩阵中脱颖而出,全年在文旅微信、微博、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信息269条,阅读量253.1万人次。重点景区建设稳步推进,钓鱼城遗址申遗纳入国家“十四五”重点培养项目,完成周吉可故居展陈工程、二佛寺下殿考古,龙游寺登山步道、区文化馆城北分馆和全民健身中心整修工程稳步实施,开工建设农体工程9个、社会足球场3个。

三是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积极参加2022智博会、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19届东博会“魅力之城”重庆经贸合作交流对接会等各类会展节活动,成功举办重庆火锅食材产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全年新签约项目122个,到位资金121.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21个。成功签约索尔塔医疗、南威软件集团、安瑞光电汽车照明系统生产等项目。

(三)着力促改革、强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一是创新资源加快集聚。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抓手,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全年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82.7亿元。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全年新增3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4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10家,总数达到1010家。组织规上工业企业申报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0.8亿元。着力搭建创新平台,市级研发平台新增11个、总数达到118家,指导中科润资(重庆)气凝胶技术研究院、重庆现代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建设市级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专利申请与保护,全年申请专利1070件,专利授权785件;有效发明专利80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5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发展,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72个,新增6个市级数字化车间、新增首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定企业6家、1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常态化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三僵清理”盘活存量,完成“三僵清理”处置16个,新引进五金精密模具扩能、金克罗夫门窗、宜企健火锅食材孵化园等企业,盘活低效土地668亩、厂房14.4万平方米。兑现组合式税费减免支持政策29.6亿元,综合施策降低企业用电等要素成本6062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服务高层次人才15条便利政策,将45项公安业务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统筹开展2022年综合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印发《合川区综合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22年改革工作要点》。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全年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91.5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10家、累计达到759家,其中新增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1个、累计达到129个。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加快建设,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推行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全年通过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办理登记市场主体3289户。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累计收录有效信用信息312.9万条;做好信用信息公示,双公示信息归集率达100%

(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城乡融合进展明显。

一是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鹏润西侧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合化路财富广场段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城区人行道改造,沙北路、义乌大道及其延伸道路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城区饮用水第二水源水厂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强化道桥设施维护,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精准推进城市增绿添景,东岳庙、北城龙都等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竣工投用,新增城市绿化美化70万平方米。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效能,建成合川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并投入试运行。优化提升城区停车秩序管理,对1919个路内停车位实施智能化改造并上线运行。积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40万平方米,搬离整治城镇D级危房57户。新增智慧小区3个、绿色社区16个、完整社区18个。

二是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持续推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农村三格化粪池1000户,完成农村户厕改造883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全区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新建垃圾分类示范村61个,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梯次推进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15座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改,常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解决了一批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新增创评美丽庭院215个,新建市级绿色村庄3个,完成周吉可故居修缮、展示陈列工程,已安装农村公共照明路灯(庭院灯)778盏。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编制《秸秆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在太和镇建立完善玉米青贮饲料化利用生产线3条,在云门街道开展秸秆基料化利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2%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在钱塘镇大柱村和大石街道柿子村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印发《关于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的通知》,今年全区新增改革试点村30个,改革试点村覆盖率达32.3%,目前实现资源变资产9.1万亩、资金变股金3820万元、农民变股东12.4万人。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800亩。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10家。

(五)着力抓协同、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彰显。

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明显。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印发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规划,与营山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合广长交流互动,召开2022年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第二次建设联席会。共建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与岳池共建川渝合作(广安合川)生物医药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加速融入“一区两群”新发展格局,畅通与中心城区联系通道,渝武复线完成投资16.6亿元,中心城区至合川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正在开展规划方案研究。强化与秀山对口协同,落实对口帮扶资金2000万元/年,协同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建设国泰康宁中医药产业园,积极开展电商物流合作,推动合秀两地消费协同发展,设立秀山产品销售专区,帮助销售秀山产品3312.6万元。

二是开放通道日益畅达。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强市建设的战略机遇,不断完善铁公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畅通对外大通道。铁路方面,渝西高铁开工建设。兰渝高铁已纳入重庆市铁路中长期规划,规划方案由中心城区经合川、南充至兰州,合川融入国家高铁大动脉进程进一步加快。公路方面,合璧津高速合川城南枢纽至璧山西段建成通车,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94.1公里,位居全市前列,对外高速出口通道达8个,基本实现与周边区县高速公路直达。随着渝武复线、合川西环线、钱双高速的稳步推进,全区高速路网覆盖将更加广泛、与中心城区等重点区域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水运方面,渠江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完工,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一期工程船闸具备通航条件、二期工程厂房在全年围堰的保护下有序施工,“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体系逐步完善。

三是开放水平逐步提升。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力度促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实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市级加工贸易示范区,申报重庆(国家)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形成以汽摩、通机、笔电为主要外贸产业集群,全年外贸进出口额23.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额21.9亿元、同比增长38.7%,保持连续增长态势。服务贸易取得突破,“重庆精神”·川洲合川桃片入选“中国好礼”,入选国礼备选库,并参加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打响“合川桃片”知名度,推动合川高水平对外开放。

(六)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双碳工作扎实推进。印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方案》《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规则》《合川区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启动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碳达峰工作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审查工作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严格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审查,审核批准中铁重庆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项目节能审查报告、金星玻璃年产6万吨日用玻璃制品节能玻璃窑炉及其配套生产线项目节能报告。推进传统能源改造升级,挖掘清洁能源发展潜力,提高能源安全储备能力,加快建设重庆重要能源保供基地。

二是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9天。嘉陵江、渠江、涪江考核断面水质总体达Ⅱ类,小安溪、南溪河、代峨溪考核断面水质总体达Ⅲ类,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6个水功能区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严格落实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制度,强化用地环节管理,全年累计评审地块10处。全区声、土壤、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有序推进“林长制”,各级林长全年巡林2.4万余次。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6万亩建设。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

三是污染治理取得实效。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执法,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累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6件,处罚款509.5万元。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排查企业422家次,发现整改隐患56个。累计受理环境信访投诉1108件,同比下降18.3%,环境信访投诉案件按期处置率达100%

(七)着力抓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和产业帮扶、补齐必要的基础设施、考核发现问题整改等重点环节,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有序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组织困难群众参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抓好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8660万元,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扶贫等59个项目。

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2年,落实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共计2.3亿元。举办合川区第十一届创业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59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431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81万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继续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定制服务计划。帮助6.2万名返乡农民工返岗复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新建160家村级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建成1家市级双更基地。打造“山城玻璃工”(合川清平)全国劳务品牌,蒋代远荣获“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江亭路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品质持续提升,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和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影子培训试点。大力推动新高考改革,2022年高考质量再上新台阶。职业教育不断提质扩容,新增合川卫生学校康复技术、老年护理等2个中职专业。教育基础设施保障持续增强,加快推进大南街幼儿园悦府分园装修、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花果中学等工程项目;五尊小学附属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48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3所、学位660个。师资建设持续加力,组建名家、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38个,全面优化师资结构,有序推进“区管校聘”。教育改革纵深推进,大力推进22个市级、区级评价改革试点学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创建工作。

四是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获批并开工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区)复审,成功创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验收。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区妇幼保健院加快推进“三甲”创建工作,完成初评问题整改。宏仁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成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1个,立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科各1个。重点卫生项目建设提质加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康复治疗中心项目完工;区疾控中心整体迁建、区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渭沱镇卫生院整体迁建、龙凤镇卫生院整体迁建项目正有序推进。

五是文体事业日趋繁荣。大力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合川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惠民活动特色纷呈,举办流动文化服务进村、周末篮球赛、“好体育人”等文体惠民活动2400余场次,直接服务群众130余万人次。组织运动员参加市级及以上体育获151426铜。唱响美丽乡村“四季歌”,线上线下开展各类节会活动、免费艺术培训班、“身边非遗我来讲”“影像非遗”等惠民活动,惠及群众60余万人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

六是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启动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区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累计参保124万人次、征收33.4亿元、支出待遇57.4亿元,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八)着力抓安全、促稳定,平安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强化流调溯源。优化“三公”流调溯源专班,组建区、镇、村三级流调队伍,建立重点人员排查研判机制。提升隔离管控能力,全区储备集中隔离场所66个。夯实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和药品储备量满足4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常用物资远期储备量保持在1年左右。做好医疗支援,累计组织676名医务人员14次驰援省外、区外抗击疫情。持续推进常规接种和序贯接种,截至2022年底,全区累计接种115.1万人、285.4万剂次。

二是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步有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纵深开展全民反诈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全覆盖建成三级综治中心450个,迭代升级社会治理智能信息系统,整合“雪亮工程”“看家天眼”视频监控7.5万余个,实现应急指挥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突发事件预警、重大风险联治、特殊人群联管、信息汇聚联享。建立区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分行业组建14个调解组织,推动形成“左右互援、上下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调解成功率达90%。全面推行“红细胞·微治理”,创新建立区社会治理共治中心,有效策动平安志愿者联合会、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协会、社会心理服务协会等560余家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三是安全生产基础持续夯实。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十个一批”安全监管举措,以大排查大执法大整治为主线,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严控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经营性生产安全事故下降71.4%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主动积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稳健增长,提高了发展质量效益,增进了人民福祉;既保持了“稳”,也实现了“进”,经济发展韧性包容性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2022年计划目标34项,受“三情叠加”和内外困难交织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16项指标未完成计划任务,低于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14项指标完成计划任务;科技进步贡献率等4项指标由全市统一测算(详见下表1)。

1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

计划目标

2022

实际完成

备注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5左右

2.6

低于预期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


2

农业增加值增速

%

5左右

3.6

低于预期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8.5左右

2.5

低于预期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

%

9左右

正增长

低于预期

5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

15左右

12

低于预期

6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

%

5左右

正增长

低于预期

7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年

43.3

43.3

完成

8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9.5左右

全市统一测算

全市统一测算

9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

13左右

负增长

低于预期

10

新发展市场主体增速

%

14.7左右

13.68

低于预期

11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

4.5左右

2.2

低于预期

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5左右

4.8

基本完成

其中:民间投资增速

%

6左右

-9.9

低于预期

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5左右

-0.8

低于预期

14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1左右

1.2

完成

15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8.8

9.46

完成

16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152

154

完成

17

民营经济占比

%

65左右

65左右

完成

1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1左右

-19.8

低于预期

其中:税收收入增速

%

12左右

-23.6

1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5左右

65左右

完成

二、创造高品质生活


2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左右

1.0

低于预期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7左右

4.4

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5左右

5.6

21

新增城镇就业

万人

2.1

2.36

完成

22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以内

5.5以内

完成

2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3以内

103以内

完成

24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

2左右

2

完成

三、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25

进出口总值增速

%

5左右

18.04

完成

26

服务贸易总额

亿美元

2

2

完成

27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2

0.1

低于预期

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28

空气优良质量天数

300以上

289

低于预期

29

森林覆盖率

%

45左右

29.2

低于预期

3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十四五”统筹

十四五”统筹

全市统一测算

3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市级下达

市级下达

全市统一测算

32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万吨

市级下达

市级下达

全市统一测算

#化学需氧量重庆工程减排量

万吨

#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万吨

#氨氮重庆工程减排量

万吨

#氮氧化物重庆工程减排量

万吨

五、安全发展


33

粮食产量

万吨

69.1

68.4

低于预期

34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

<0.025

<0.025

完成


在看到2022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仍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稳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实体企业运行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特别是汽车产业振兴和新兴产业培育还需时日;民生领域短板依然突出,污染防治任务较重,疫情冲击下的民生保障亟待加强;政府工作与发展所需、群众所盼还有差距,营商环境还需持续改善,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还需不断提升。对这些问题短板,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

(一)面临形势

机遇叠加。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部署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写入报告。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与时俱进提出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谋划建设新重庆,为重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发展标定了新方位、注入了新动力。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在衔接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的基础上,迭代升级谋划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合川的丰富内涵、目标体系和重点任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机遇难得,前景可期。

政策利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准确把握后疫情时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形势,为继续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冲击,围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两大任务,提出了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五大宏观政策。相关部委相继作出系列具体部署,释放出多措并举、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烈政策信号。市政府赓即梳理出台了“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包涉及减税降费、稳投资促消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诸多方面,惠及面广,含金量高,必将为我们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挑战交织。在看到战略机遇和政策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受新冠疫情反复、乌克兰危机、逆全球化等多重因素冲击,世界经济面临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高企双重压力,已陷入衰退滞胀困局。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加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日益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三年新冠疫情导致消费预期转弱,旅游、住宿餐饮、交通出行、文化娱乐等消费需求难以释放,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储蓄倾向明显上升。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风险,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居民购房进入观望阶段,改善型需求释放面临较大障碍。市场主体预期转弱,原材料等价格处于高位,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社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基本民生支出刚性增长,财政平衡压力加大。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战略机遇和政策利好叠加,外部挑战与内部风险并存,需要我们准确识变育先机、有效应变化危机。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提振信心,持续扩大内需,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落实落细《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2023-2027)》,实施“产业转型攻坚、重点项目攻坚、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开放能级提升、招商提质扩量、镇域经济强基”四大计划,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合川开好局、起好步。

(三)发展目标。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综合分析2023年经济形势和增长因素,提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与市委确定的明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相衔接,与“十四五”规划和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确定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亿元目标相协调。二是与中央和市委对合川的新定位新要求、合川在全市经济版图和主城都市新区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相一致。三是向社会释放积极信号,更加有效地提振社会信心,凝聚起全区上下团结奋斗建设现代化新合川的磅礴力量。该目标考虑了当前发展环境、基础条件和面临困难,既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又符合合川客观实际,既坚定信心、稳定预期,又实事求是、正视困难,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从经济基本面、产业支撑条件和吸纳就业能力看,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为与经济增长目标相衔接,参照全市指标体系,细化设置了34个主要指标,其中28个为预期性指标,6个为约束性指标(详见下表2)。

1.总量支撑指标(1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2.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标(18项)。农业增加值增速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1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20%、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10%、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4%、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全市保持一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6%、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13%、服务业增加值增速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70家、民营经济占比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0%(其中:税收收入增速2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6%

3.创造高品质生活指标5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6%左右(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5.5%7%)、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以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8%

4.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指标(3项)。进出口总值增速5%、服务贸易总额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5.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指标(5项)。空气优良质量天数311天、森林覆盖率29.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等三项指标完成重庆下达任务。

6.安全发展指标(2项)。粮食产量69万吨以上、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0.025%以内。

2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计划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3

计划建议

指标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6以上

预期性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

2

农业增加值增速

%

6左右

预期性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8左右

预期性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

%

12左右

预期性

5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

20左右

预期性

6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

%

10左右

预期性

7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年

44左右

预期性

8

科技进步贡献率

%

全市统一测算

预期性

9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

6左右

预期性

10

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

%

13左右

预期性

11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

6左右

预期性

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0以上

预期性

其中:民间投资增速

%

10左右

预期性

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6左右

预期性

14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8左右

预期性

15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0以上

预期性

16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170

预期性

17

民营经济占比

%

65左右

预期性

1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10左右

预期性

其中:税收收入增速

%

20左右

预期性

1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6.6左右

预期性

二、创造高品质生活

2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6左右

预期性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5.5左右

预期性

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7左右

预期性

21

新增城镇就业

万人

2.1

预期性

22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以内

预期性

2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3以内

预期性

24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

8左右

预期性

三、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25

进出口总值增速

%

5

预期性

26

服务贸易总额

亿美元

2

预期性

27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

预期性

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28

空气优良质量天数

311

约束性

29

森林覆盖率

%

29.2

约束性

3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十四五”统筹

约束性

3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市级下达

约束性

32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万吨

市级下达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重庆工程减排量

万吨

#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万吨

#氨氮重庆工程减排量

万吨

#氮氧化物重庆工程减排量

万吨

五、安全发展

33

粮食产量

亿公斤

69

预期性

34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

<0.025

约束性


(四)项目安排。

一是重点项目。2023年初步计划实施项目380个,估算总投资约213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206.6亿元,其中:区级重点建设项目254项、重点前期工作项目126项,含工业、交通、能源、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及社会事业等6个板块。254项建设类项目按性质分:竣工项目48个,续建项目43个,新开工项目163个(详见表3)。

3:区级重点项目分类情况

项目类别

项目数量

总投资(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


占比


占比


占比

合计

380

100%

2131.2

100%

206.6

100%

工业

120

31.6%

274.5

12.9%

37.7

18.2%

交通

24

6.3%

710.7

33.3%

48.7

23.6%

能源

15

3.9%

225.2

10.6%

22.5

10.9%

城市品质提升

102

26.8%

586.1

27.5%

68.6

33.2%

乡村振兴

36

9.5%

99.5

4.7%

13.5

6.5%

社会治理及社会事业

83

21.8%

235.1

11.0%

15.6

7.6%


二是民生实事。2023年拟实施重点民生实事20件,年度计划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14%

三、2023年重点任务

(一)聚焦“三驾马车”,加快夯实发展基础。

1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全力稳投资促增长。进一步完善项目生成、资金拼盘和建设推进机制,切实增强有效投资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坚持从国家重大战略、上级最新部署、各级各类规划、合川发展大局和人民美好向往中辨识机遇、策划项目,建立完善事关合川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滚动储备库。抓住“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机遇,积极争取兰渝高铁、三汇抽蓄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上级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重大项目前期经费保障,及时足额兑现争资工作经费,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抓住国家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和提振市场信心的财政、货币等组合政策利好投资的难得机遇,加大项目精细策划和精准对接,千方百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资金、专项基金、外国政府贷款等各类资金,有效支撑项目建设。找准政策切入点、利益平衡点和发展结合点,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开展EOD等绿色金融项目策划,积极吸引央企等社会投资参与合川建设。进一步盘活用好国有闲置资产资源,释放投资增长潜力。完善重大项目银政企沟通对接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实现多赢局面。坚持区级重点项目推进五项机制,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资金、市区两级重点项目,高位督促、专班推动“四个一批”,探索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制,继续实行“红色督办、黄色预警、绿色激励”三色管理,强化专栏专题集中报道,坚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分秒必争提高项目建设进度,保持投资强劲拉动。力争全年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左右(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7亿元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一般债资金7亿元左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及设备再贷款贴息资金10亿元左右,带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2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努力促进消费。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复苏,充分发挥消费对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引导传统商场向沉浸式场景化购物中心转型,打造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供给,持续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筹办钓鱼城旅游文化节、啤酒节、火锅食材交易会等各类会展活动,高质量承办龙舟、垂钓、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提速打造文峰古街—希望城—拾光天街—豫丰纱厂商业轴线(东津沱湾区),放大北辰·拾光天街、锦城耍街新商业体乘数效应,推动“飞跃合川、穿越时光”的盐业博物馆、火锅博物馆等网红新地标建设,促成中农联农贸城优化升级,完成蟠龙市场改造。做好合川味道宣传文章,支持品牌餐饮企业升级发展,形成“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电商平台”的产销模式,释放城市发展活力。梳理城市品牌,强化城市营销,全面提升合川城市辨识度、能见度和美誉度,塑造近悦远来城市形象,聚旺城市人气。力争全年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家、大个体40户,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

3实施开放能级提升计划,积极扩大进出口。统筹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用好用足各级外贸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保市场、保企业、保订单。强化外贸企业服务,推动解决外贸企业物流、招工、金融等实际困难。抢抓RCEP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进出口增量。积极筹备成立外贸进出口协会,指导莎公主、新濠峰尽快实现进口。继续指导银翔摩托、望江摩托、鼎工机电开展AEO认证,培育一批AEO高级认证企业。做实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市级加工贸易基地等开放平台。加快渭沱物流园保税中心、招商展示中心等功能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推动国际石材城、新成储快递电商一体化物流基地等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总额增长5%左右,实现服务贸易总额2亿美元。

(二)聚焦产业升级,加快振兴实体经济。

4实施产业转型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工业提档升级。持续实施“123456”工业经济倍增计划,做大做强汽摩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消费品、新型建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百亿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经济支撑,力争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工业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推进汽摩制造核心企业稳产量产。加快推进泰思瑞(二期)、智能智慧电驱动建成投产,推动耐德汽车配件一期、寅马汽配、聚贤汽配、光赫汽配等项目建设。提升医药健康核心企业带动力,支持希尔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药品牌,促进联科骨科、大青阳药业稳产量产,推进希尔安特色口服制剂、健能医药扩能、长诺生物等项目建设,力促永润制药、医美产业链项目开工。整合提升新型建材产业,推动雅博建材、海帆建材、弘朋建材、国际石材城、装配式建筑中建项目等建设。推动日用玻璃和食品加工为主的消费品产业发展,引导兆峰、兴宝兴等玻璃企业向园区集中,引导梅香园、德佳等食品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整合扶持合川桃片产业。加速壮大新材料产业,推进气凝胶产业研发、制备、应用一体化,引进二氧化硅上下游配套、应用企业。依托顺博铝业等龙头企业,推动再生铝向高端、环保铝材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的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引进重大项目、知名企业入驻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合川园)。推动巨亮机械增资扩建等项目达产,推进搏润模具增资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发展能源产业。进一步推进天然气留产留税留资源,力促双槐三期及配套储煤基地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乘势而上推动与国家电投重庆公司战略合作,力争三汇抽水蓄能项目滚动入库,推动光伏发电落地建设,开展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发展绿电交通,协助金—上线、疆电入渝、川气东输二线、利泽航电接入电网等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狠抓提质增效,滚动开展僵尸协议、僵尸企业、僵尸项目清理,盘活园区闲置土地、闲置厂房,更大力度释放发展空间,提升投入产出综合效益。狠抓有效投资,滚动开展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活动,加强工业项目“招落建投”全周期服务,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狠抓挖潜扩能,滚动开展龙头企业、科技企业、上云企业、上规企业、上市企业培育,形成大中小企业梯度成长、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

5精准提升有效供给,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强化专业市场建设,推动金田小商品市场、中农联合川农贸城等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向平台经济转型。畅通流通体系,继续实施农村商贸流通“六大行动”,支持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完善城乡配送网络。支持电商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渝西电商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培育壮大跃动供应链、合迈等电商龙头企业。培育壮大金融业,继续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合设立分支机构、改革创新、拓展业务,积极推广“长江渝融通”线上服务平台、合川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等线上融资平台,持续实施民营小微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推进首贷续贷中心发挥实效,积极争取将区担保公司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监管名单。稳妥发展房地产业。鼓励房地产企业提升供给品质,满足中高端需求。督促隆鑫花漾城、巴川府、集美江山等在建楼盘稳定复工,确保如期交房。加速培育交通运输业,加快货运组织结构调整,推动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逐步淘汰高油耗、自重大的老旧车型,大力推广绿电交通、高效低耗重型车辆等,进一步优化运力结构。推动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推广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更好满足群众安全便捷高效出行需求。力争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6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持续推进“343”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强一接二连三”水平。紧抓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落实种粮直补政策,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左右。提档升级蔬菜基地,力争蔬菜播种面积达55万亩,产量实现108万吨。狠抓特色水产养殖,发展鲈鱼、南美白对虾、中华鳖等名优特色水产,培育以草、鲫、鲢、鳙等大宗淡水鱼为主的优质水产,水产品年产量超过5万吨。争创国家级粮油主导型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建设,实现牧盟油菜加工、凯鸿食品、昀余庄调味品等企业投产,推进诚铭供应链火锅食材、宜企健火锅食材、丰味预制菜、莎公主火锅食材、远翔火锅食材等项目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培育,力争全年新发展市级龙头企业3家、区级龙头企业10家,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5家。

(三)聚焦创新驱动,加快增添发展动力。

7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全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创建。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进一步修改完善高新区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拉长板、补短板,“以升促建”推动实现新跨越。加快创建农业科技园区,力争早日通过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初评。开展中国工程院(网络安全)院士重庆行活动,召开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走廊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合川)发布会。培育创新主体,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增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全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20%左右。集聚创新人才,大力实施“三江英才计划”,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

8实施数字赋能计划,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惠民、便民的数字社会,基本建成智慧城市一期工程。以工业互联网发展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优化升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平台经济主体,以线上服务需求引领服务业全面升级,大力拓展文旅、医疗、教育、体育等便捷化线上服务应用,鼓励餐饮外卖、共享出行等领域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建设“呼哪儿”重庆基地,开展呼叫中心产品与服务业务。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0%左右。

9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共建共享,加速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扩大千兆光纤覆盖范围,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节点,夯实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底座。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突出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有关应用,提升政务管理、民生服务、生态宜居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

(四)聚焦融入双圈,加快推动开放发展。

10以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融入双城圈建设。进一步加深与四川毗邻地区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服务共享、环境共治等领域合作,推动合川岳池医药产业园等一批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与广安等地共同开展各类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加强成渝、渝西文化旅游资源协作,开辟三江水上游跨省市航线。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面加强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及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领域合作。强化毗邻地区管理联动和城乡基层治理。

11积极拓展开放通道,打通城市“大动脉”。积极构建“铁公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渝西高铁征地拆迁和建设施工,适时相机推进兰渝高铁前期工作,加速融入京昆、包(银)海高铁主通道。加快合川西环线、钱双高速、渝武复线等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合川大石至武胜赛马、璧山七塘至合川草街高速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对外高速公路通道。继续推进G244线等国省道改造36.8公里,力争新开工G351线大石至潼南段改建等26公里,优化合川城区段和国道212沿线场镇交通组织、消除沿线重大交通安全隐患,推进合川至重庆中心城区非收费快速物流通道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普通公路骨架路网。加快推进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推动嘉陵江梯级渠化,实现通江达海。

12实施招商提质扩量计划,开展精准招商理性招商。加大中心城区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招引力度,摸清中心城区产业外溢规律,建立中心城区产业转移重点企业库、项目库,制定招引预案。积极开展存量招商,深入走访存量企业,梳理企业所属产业链条,宣传招商引资政策,收集同行业企业信息,实现以商招商。围绕构建火锅食材生态产业圈目标,聚焦火锅食材及底料加工、产品研发、消费体验等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推动莎公主火锅食材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建设。

(五)聚焦幸福宜居,加快城乡融合步伐。

13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做靓城市颜值。以喜迎“市七运会”为契机,加快实施场馆及配套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加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主体场馆方面,体育中心及配套工程年度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新建成各类场馆及配套附属设施11万平方米;配套路网方面,开工建设行知路、212马家沟段等城市主干道,加快打通城北城西片区联系;配套环境工程方面,一体推进火焰山、花果山等城市公园建设,推进濮家河生态修复治理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协同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燃气管网改造,实施南津街、合阳城、钓鱼城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年度完成投资4亿元以上,启动瑞映山-纯阳山历史文化街区排危整治工程项目,完成青竹湾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加快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建成合川区污水管网信息系统,新改建雨污管网10公里,完成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规划审批,实施市政污泥协同处理项目。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加大市政设施维护、违章建筑拆除、重点公园广场提质、街头绿化景观小品(花径)打造、照明灯饰设施改造等力度,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优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城市建设与配套设施“四同时”制度,探索推行违章建筑定期曝光、诚信征信等源头治理机制,全面理顺全区村镇水厂经营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智慧运管、智慧防汛、污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速打造钓鱼城生态人文半岛、三江国家湿地公园、三江水上乐都、历史记忆街区、休闲康养慢城城市“五张名片”,提升合川对外形象度、辨识度、美誉度。

1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气质。以打造“一区两园”三大平台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十镇百村千院”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为主要抓手,着力构建“一区引领、两园驱动、十镇先行、百村示范、千院共建”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打造“升级版”高标准农田。实施乡村建设工程。推进农网升级改造、燃气下乡,新建及改造农村公路1200余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70公里,新改建农村电网57公里,梯次推进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2384户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持续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支撑,培育高素质农民895人,农村建筑工匠100人、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50人。

15实施镇域经济强基计划,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引导镇街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镇域经济板块。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抓好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和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两项改革突破事项。协调推进合川区涪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以试验区为载体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畅通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通道,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更多流向试验区。持续推进城乡教育、文体、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成果,发挥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

(六)聚焦深化改革,加快优化发展环境。

16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改革迈出更大步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盘活区内闲置资产,持续开展僵尸协议、僵尸企业、僵尸项目清理专项行动,滚动盘活园区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和闲置商业设施。在高效精准统筹重大项目策划、论证、审批等各环节前期工作的同时,探索推行重点项目“技审分离、平面审批”改革,加大数字化改革力度,推动部门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互用,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时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和扩大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投资。持续发挥中小企业应急转贷、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7类政策性信贷产品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引导信贷资金精准投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推进财政管理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加大“三资”统筹力度,探索统筹盘活路径,促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持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强化全区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活动监督管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养老等领域重点改革任务,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7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在营造优质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透明便利的开放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等方面明确目标、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优化市场环境。放宽准入条件,坚持“非禁即入”,绝不允许在清单之外另设门槛和隐形限制。提供便捷服务,建立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四个协同”机制,优化市场主体注册办证程序,提高水电气路讯等公共设施申办接入效率,全力缩短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时间。优化法治环境。着力营造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坚持包容监管,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做到“无事不扰、有事服务”。坚持审慎执罚,对轻微违法行为坚持首违不罚,对有自由裁量幅度依法从轻。坚持联动协作,推动公检法司协同,妥善化解涉企诉讼,提高涉企案件办理质效。优化政务环境。及时公开各类涉企优惠政策,并同步制定公开政策解读及办理程序。推动政企面对面恳谈沟通,常态化全覆盖走访服务企业,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间,并将更多事项纳入“一窗综办”“一网通办”“全渝通办”“川渝通办”范围。全面推行企业项目建设全程代办制,提高对企业的“一对一”“点对点”服务水平。大力整治各类“吃拿卡要”“推诿拖拉”行为,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18实施主体培育攻坚行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培育民营主体,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1万户,其中:新增私营企业2000户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8000户以上,新增微型企业1000户以上。深入开展区领导联系走访百家重点企业行动,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从“过日子思维”转向“发展思维”,从“投入思维”转向“产出思维”,加强跟踪服务,强化用地、用电、用工等要素保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继续落实各级稳经济大盘、惠企纾困政策,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常态化做好助企纾困工作,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及生产经营持续下滑企业,找准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及时收集交办,定期跟踪问效,切实助企纾困解难。全力培育“四上”企业,深挖潜力强基础。建立好摸底台账,开展多渠道摸排,精准建立“个转企、小升规”“四上”企业培育入规台账,力争全年新增“四上”企业55家左右,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0家、限上商贸企业10家、限上服务业企业5家。

(七)聚焦民生保障,加快创造高品质生活。

19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大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推进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建设,提升“山城玻璃工”劳务品牌,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00万元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以上,全力创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城市。

20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学位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花果中学、久长街小学花滩校区、东津沱小学改扩建、大南街幼儿园花滩总部、高阳小学综合楼等5个项目年内主体完工,力争新增各类学位4500个。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教师荣誉、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等制度,坚决纠正师德失范行为。稳步推进“区管校聘”、大学区制管理,着力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三级教研方案,有序组织教师培训。

21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健康中国合川行动,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以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目标,科学布局全区卫生基础设施,推进区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区疾控中心整体迁建以及东津沱、龙凤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新(扩)建等项目,龙市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扩建、官渡镇医养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太和镇医养中心、燕窝镇医养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智慧医疗”建设项目,先期实施“区级平台+医院平台+医院基础HIS系统+电子病历”4大基础系统及部分应用系统建设。扎实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争取市级重点专科精品项目有突破性进展。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22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高质量编制钓鱼城半岛保护性开发利用规划。提速推进钓鱼城遗址申遗和创建5A,提升涞滩古镇、文峰古街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龙多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瑞映山—纯阳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钓鱼城半岛慢行步道建设,打造一批人文地标。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强化历史文化、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抓紧做好市七运会、市七届残运会各项赛事筹备工作,努力展示合川良好形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体育设施布局,提高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覆盖率。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提高全民文明素养。

23全力抓好社会保障。实施好2023年度20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应保尽保原则,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巩固稳定在95%以上。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逐步实现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全覆盖,推动完善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配备和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建设。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优化殡葬服务管理,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抓好残疾人福利服务,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八)聚焦绿色生态,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24加强生态保护修护。严格执行《合川区三江流域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深化林长制建设,加强巡山护林,针对各区域山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着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建设1.5万亩。巩固国土绿化造林成效。保护森林资源,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管与建设等。

25深化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全面加强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露天焚烧、餐饮油烟等监管以及夏秋季挥发性有机物和秋冬季颗粒物治理,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推进水污染治理,常态化开展国控、水功能区、水源地等各类考核点位水质监测预警及问题排查整治,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强化河长制工作,扎实开展“三排”“三乱”“三率”“三实”专项行动,有序推进重要河流水环境治理及柏水溪市级示范河流建设,进一步推动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环境监管,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全覆盖。

26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建立能耗强度为导向的节能审查制度,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实施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速发展废铝、废旧轮胎、废塑料等再制造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减量”“利用”“循环”,推动乡村绿色低碳发展。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总量强度“双控”,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源利用,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创建行动。

(九)聚焦安全稳定,加快建设平安合川。

27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合川。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快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位推动禁毒工作,全面落实吸毒人员精准管控,大力完善毒情监测体系,不断深化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持续提升禁毒专业能力。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合川实践,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强诉源治理,维护依法信访、理性维权秩序。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进“一站式”矛盾多元化解,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深化“源头净网”“依法治网”“技术护网”三项行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8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作用,做深做细做实“红细胞·微治理”。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丰富大数据智能化运用场景。加快“雪亮工程”“看家天眼工程”、公共视频联网整合和智慧政法建设。

29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推动政府依法履行职能,构建诚信政府,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效能和水平。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要求,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积极创建全国、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30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持续深化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落实常态化安全监管“十个一批”,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督促各镇街、区级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围绕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和突出违法行为,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坚持执法“清零”,提升执法强度,严控一般事故,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确保不突破市级下达的控制指标,做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各位代表!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区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认真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合川新篇章!



注 释


1一区两群: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2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3123456”工业倍增计划1”即紧扣一个目标(争创千亿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即强化两个引擎(招商引资、科技创新);“3”即抓实“三僵”清理腾空间(僵尸协议、僵尸企业、僵尸项目);“4”即抓实“四个一批”促投资(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5”即抓实“五张清单”强企业(龙头企业、科技企业、上云企业、上规企业、上市企业);“6”即培育壮大六个超百亿先进制造业集群(汽摩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新型建材、消费品)。

4三僵清理:清理僵尸协议、僵尸企业、僵尸项目。

5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6证照分离: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7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8“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体系:“一干”即嘉陵江,“两支”即渠江、涪江。

9碳达峰: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30年不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

10碳中和:企业、团体或个人计算一定时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11“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由重庆市统一规划,在长江干流重庆段及三峡库区回水区,嘉陵江、乌江和涪江重庆段约1200公里两岸第一层山脊线范围以内(平缓地区江河两岸外1000米左右)建设,涉及重庆市28个区县。规划从2021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实施以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提升和森林综合效益提升为主的营造林315万亩。

12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3区管校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区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区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14红细胞·微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组织、党员打造成能为基层社会治理“供养赋能”的“红细胞”,引领、团结一切力量,通过充分民主协商的方式,在村(社区)微观治理小单元(如小区、楼栋、院落),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微事务开展治理。

15十五条硬措施: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行为,切实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坚决整治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着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重奖激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严肃查处嘴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行为,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16十个一批:全面排查一批、专项整治一批、挂牌督办一批、重点约谈一批、媒体曝光一批、集中处罚一批、停业整顿一批、市场清除一批、严肃处理一批、宣传培训一批。

17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18四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

19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20AEO“经认证的经营者(AuthorizedEconomicperator)”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世界海关组织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海关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管理良好的企业实施认证认可,获此认证的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到海关较低查验率、优先办理手续等多达20余项通关便利措施,还可享受世界上23个经济体、49个国家和地区海关同等的通关便利。目前,全国获此认证的企业20000余家,重庆仅80家。

21四同时: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22一区两园:一区:涪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两园: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粮油主导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3十镇百村千院:依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率先建设十个先行镇、百个示范村、千个美丽庭院,分层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4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实施产业发展升级行动,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实施乡村建设升级行动,提升和美乡村颜值。实施党建赋能行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深化农村改革行动,提升创新驱动力。实施成果巩固行动,提升战略保障力。

25三资:资金、资源、资产。

26四个协同:空间协同、用地协同、技术协同、施工准备协同。

27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8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29“无废”城市: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30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31枫桥经验: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创造的基层治理经验,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32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1000956号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