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渭沱镇人民政府> 焦点图片

小小叶儿粑焕发新活力

日期:2023-10-18来源:渭沱镇

提起乡间美食叶儿粑,或许它只是你记忆里寻味的那一抹家乡味。然而,在合川区渭沱镇白湾村村民易朝群一家人手中,叶儿粑却变身致富“香饽饽”。如今,白湾村靠着小小叶儿粑“托起”致富产业梦,不光成就了一个村集体产业,还为一方百姓增收,正在奋力书写产业振兴新篇章。

小小叶儿粑焕发新活力

“我做的叶儿粑是用麦面、米面、玉米面、黄豆粉等为主原料,通过土法发酵,用桐子叶包裹成三角形状蒸制而成,有着清香简朴,味道香甜,软糯适中的特点。”74岁的易朝群说,她是渭沱镇易氏叶儿粑的第四代传承人。

易朝群告诉记者,她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父母学着用桐树叶包裹制作叶儿粑去卖,后来自己也靠此手艺为生,叶儿粑已经做了60年。

作为易氏叶儿粑的第五代传承人,易朝群的儿子彭洪说:“去年12月,我以‘易氏叶儿粑传统制作技艺’为项目向合川区提交了非遗申请,已于今年9月5日成功列入合川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消费习惯、口味都随之改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愈加旺盛,易氏叶儿粑传承人也在与时俱进,继承并创新了祖传技艺。

“我们现在选用食材既讲究营养,又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了。”彭洪说,包裹叶片也不拘于桐子叶,随季节变换可用芭蕉叶、美人蕉叶、桑叶等,包裹材料更新鲜,生产器具改为以不锈钢器具为主,产品更卫生。

值得一提的是,渭沱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易氏叶儿粑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意义,给予了较好的政策扶持。目前,易氏叶儿粑正为白湾村村集体经济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非遗+”打开“致富密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彭洪还是白湾村党支部书记。“白湾村地处山沟中间,发展大规模种植业受到了一定限制。”彭洪说,经考察研究,白湾村在资金投入较少而又熟悉的叶儿粑产业中找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富密码”。

在渭沱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白湾村村“两委”的信心更加坚定,迅速展开了市场调查,谋划了“非遗+集体”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白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了白湾兴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出资10万元作为本金入股,占股51%,易朝群以祖传配方和技术人工入股,占股49%,党支部书记彭洪担任公司负责人,并将叶儿粑升级为“白湾兴”品牌,注册商标并申请专利。

彭洪说:“去年6月,在渭沱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下,合川区城投公司免费提供8间门市面积约44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叶儿粑加工厂房。规范化生产车间228平方米建成后,叶儿粑的生产步入了更标准化、规模化的轨道,桐子叶儿粑的产量陡增了5倍,带动了周边40多位农户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也为了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带动村内群众增收,白湾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发展“非遗+桐林”油桐树500亩,鼓励动员村里群众用好自留地、零散地、田坎等广泛种植油桐树3万余株。78岁的村民谢昌万说:“我家里一共有100来棵桐树,桐子叶卖两块多一斤,今年已经有1000块左右的收入了。”

助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由政府统一栽植树苗,村民自行管理。”彭洪说,这既破解了包装叶子紧俏难题,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还形成连片的桐树林,打造出了桐花开满村的乡村旅游美景。通过多元化发展,有效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了集体经济的落地生根,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此外,白湾村还积极参加重庆农产品展销、钓鱼城旅游文化节、火锅食材文化节等各大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将叶儿粑展向更大的舞台。彭洪说:“叶儿粑独特的口感、亲民的价格、浓厚的饮食文化和健康早点、果腹茶点、解腻甜点的定位,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每次带到展会的叶儿粑都被哄抢一空,供不应求。”

对于这一村集体产业未来的发展,彭洪表示将继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包装,增加多元化口味。同时,在厂区增加观摩区和体验区,拓展线上线下知名度。



分享文章到

文件下载

相关文档

政策原文

附件下载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401520

地址:重庆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70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