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区人民政府钓鱼城街道办事处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区人民政府钓鱼城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索引号 ] 115003820093264610/2020-0001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乡村振兴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合川区钓鱼城街道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0-08-13

“跛腿牛倌”脱贫记

 “跛腿牛倌”脱贫记

                           —合川区钓鱼城街道渠口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典型事例

巍巍钓鱼城,浩浩渠江口。雄关险隘的钓鱼城下,嘉陵江和渠江在这里交汇,那嘉陵江含情脉脉地在这里绕了一个大弯,便依依不舍地向东流去,奔腾不息的江水似乎在诉说着南宋抗击蒙古的英雄故事。其实,这里从来不缺少英雄,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英雄,合川区钓鱼城街道渠口村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10户贫困户已经全部稳定脱贫。这里,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半夜为贫困户卖糯玉米的村书记,有烈日下为贫困户查找蔬菜虫害病因的产业指导员,有挨家挨户走访的扶贫干部……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跛腿牛倌奋力脱贫的故事。

一、充满信心的牛倌

艳阳当空,微风徐徐,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七八头健壮的水牛正悠闲地啃食青草,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牛群的旁边是一位头发花白,身穿红色T恤的农民,他一手拿着木条,一手牵着牛绳,腿脚一瘸一拐的,嘴里不停地唠叨着什么。

这时,不远处有人在喊:“老朱,又在放牛啊!”主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渠口村支部书记陈三林又来看望他来了。老朱笑盈盈回答:“是啊!陈书记!这个天气好,草长得又好,正适合牛儿吃!”陈书记看了一眼正在吃草的水牛,朗声说道:“这才十多天没见,牛儿又长壮了,照这个速度估计再等几个月就可以卖了哟,到时候我派几个人过来帮你一起去卖!”老朱一听,回头笑呵呵地说:“好的,陈书记,还是你们想得周到,经常来看望我,我的牛儿不长快点还真对不起你们这一番心情啊!”“老朱啊,现在你养牛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也彻底放心了,你要继续把产业做大做强,发展成养牛大户呀。”三林书记满含期待地说。“好的,好的,谢谢领导关心,我有信心,一定的,一定的。”老朱乐呵呵地回答。

这个老朱就是渠口村有名的跛腿牛倌朱天国,49岁,钓鱼城街道渠口村7组村民,全家4口人,是渠口村的一户贫困户,也是村民眼中出了名的硬汉子。

 二、艰难求生的打工者

小时候,朱天国就患上小儿麻痹症,由于家里穷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导致肌体萎缩,左腿落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只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可身体残疾并没有阻碍朱天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无时无刻不梦想着娶一房媳妇,再就是改建一下老家的土坯房。成年后,他克服身体上的困难,毅然选择外出务工,先后到广东、福建等地,干过制鞋厂工人,也倔强地去当过搬运工。由于身体有残疾,又缺技术,很难找到固定的工作,三天两头找不到活干,几年下来,兜里也没攒到几个钱。好在上天有眼,勤劳朴实的朱天国赢得了邻村姑娘刘昌菊的芳心,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有了一个女儿。随着女儿的长大,家里开销逐渐增大,朱天国更加忙碌了,常常要打几份工,他当过收荒匠、开过小卖铺,可生活始终过得紧巴巴的,眼看建新房的愿望很难实现,朱天国整天愁眉苦脸的,觉得总对不住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三、终于搬进了新房子

2018年初,渠口村通过开展入户大走访,排查到朱天国家生活比较困难,还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房子早已成了D级危房,村里当即召开了村民大会,通过村民民主评议,把朱天国家评定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加大帮扶力度,村里立即为他家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计划并得到批准,经过为期半年的改造,于2018年12月,朱天国一家终于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里。现在他家里窗明几净,买了电视机,安装了自来水。朱天国整天乐呵呵的,他把房间里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桌椅抹得亮闪闪的。他常常唠叨:真想不到咱这辈子能坐上这样漂亮的房子,这辈子到世上来一趟值了。

四、我也要发展产业

随着搬进了新房,朱天国一家有了精气神。可朱天国整天在思考怎样才能稳定脱贫呢?虽然妻子和女儿外出务工有一定收入,可不是长久之计呀。我能不能发展产业来稳定脱贫呢?可也没有启动资金呀。就这样,发展产业的愿望在老朱心里埋藏了几个月。直到驻村帮扶干部来到他家里,他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帮扶干部非常高兴,鼓励他可以用小额贷款来发展产业,当即为他联系了小额贷款事宜。

街道驻村扶贫干部通过走访,了解到朱天国有过养牛的经历,对于养牛并不陌生。同时,养牛不需要花费过重体力,正好符合朱天国的现状。于是为朱天国量身定制了一套脱贫增收计划,通过养殖水牛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得知这个增收计划时,朱天国非常兴奋,他表示,要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把牛养好,坚决走出贫困,实现稳定脱贫。

说干就干,朱天国开始尝试买回两头牛崽儿,开始了他的养牛脱贫致富之路。“我采用放养模式进行喂养。”朱天国介绍时说道。每天天不亮,朱天国就去到山坳里查看牛儿的觅食情况,一处的草吃完了,就换到别处,有时一天要辗转好几个地方,体力消耗极大。同时,养牛也是一项技术活。为了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朱天国没事就到附近的养牛户家里“取经”,还请村干部帮他从网上下载相关养殖资料进行学习。但是,要想把水牛养好还真的不容易,朱天国就遇到了好些问题和麻烦。

一天早晨,朱天国像往日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吃过早饭,准备去放牛。结果,到了牛圈一看,顿时吓坏了,整个牛圈到处都是牛粪,牛儿也无精打采的躺着。朱天国根据学到的养殖技术,判断这是细菌性腹泻,这可是大问题啊!朱天国二话不说先给牛儿打上几针抗菌药物,一天过去了,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这可把朱天国急坏了!朱天国赶紧给村委陈书记打电话,陈书记知道情况后,告诉朱天国先不要着急,他立马联系街道的产业指导员,请他们立刻过来查看是什么问题。后来,街道的产业指导员来到朱天国家中对水牛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对饲草饮水、牛粪及牛圈环境的排查分析,原来是牛儿吃了含水量较大的饲草,加之气温下降,喝的水温度低,牛儿又趴在冰冷的地面造成胃肠蠕动加快所引起的物理性腹泻,并不是细菌性腹泻。找到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朱天国根据产业指导员的治疗方法,给牛儿吃了干一点饲草、喂温水,又在牛圈的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几天下来,牛腹泻逐渐好转,朱天国这才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次,朱天国发现牛儿食量减少了,第一反应便是生病了,却又不清楚到底得了什么病。驻村帮扶干部和产业指导员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赶了过去,经过一番全面的检查,原来水牛根本没有生病,真正的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近期,朱天国更换饲料过渡太大,牛儿对新饲料不适应,食量才会减少。产业指导员告诉朱天国,更换饲料要注意逐渐进行过渡,第一天可喂90%原饲料和10%新饲料,而后每天减少10%~20%原饲料喂量,并增加10%~20%新饲料喂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更换饲料对牛儿带来的各种影响。若突然更换饲料引起牛采食量减少,可换回原来的饲料,或者减少饲料喂量,并予以一些健胃药物和益生菌制剂促进牛的消化能力,等牛食欲好转时再增加饲料喂量。

就这样,朱天国在驻村帮扶干部和产业指导员的帮助指导下,对日常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基本都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并总结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几年下来,朱天国熟练掌握了养牛的多项技术,从饲料配比、常见疾病的预防到接生、防疫,他都能驾轻就熟。朱天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通过自己的努力,水牛养的越来越好,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身残志坚的“牛倌”。

2019年,在政府及驻村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朱天国申请无息贷款3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当年,朱天国饲养的6头水牛顺利出栏,扣除养殖成本,实现收入2万余元。如今,朱天国年初购买的6头水牛正茁壮成长,除了养牛,家里还种有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妻子也在附近打起了零工,女儿也找到了工作,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向朱天国一家一步步走来。朱天国曾经感慨地说:“还是感谢党的好政策, 感谢驻村扶贫干部的真帮实扶, 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面貌,真正实现了全家人渴盼了多年的稳定脱贫梦。”面对未来,朱天国语气坚定的说道:“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只要我们都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青山巍巍,江水淼淼;钓鱼城下,嘉陵江畔。一个个美丽动人的脱贫故事正在上演,一个朱天国稳定脱贫了,千千万个像朱天国一样的贫困户稳定脱贫了。时代一定不会忘记,人民一定不会忘记,他们是新时代的追梦者,也是新时代的英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