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务公开>政策咨询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相关的政策问答

日期:2023-10-19

1.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补助对象是什么?

【答案】:在本市购买、上牌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

2.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补助方式是什么?

【答】:参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补助方式,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销售环节按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结算,由消费者配合对满足补助要求的车辆按程序申请市级财政补助用于归还企业先期代垫的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的生产企业,应建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监控平台并已接入国家和重庆市地方监测平台。

3.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补助产品是哪些?

【答】: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且处于有效状态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的车辆为已接入重庆市地方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且数据传输正常的车辆。

4.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补助标准是什么?

【答】:按照正式公告的相应年度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政策执行。

5.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请人是哪些?

【答】: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请人为在本市销售并符合国家及我市补助条件的市内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6.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资料有哪些?

【答】:《推广车辆补贴信息汇总表》;《推广车辆补贴信息明细表》;《车辆行驶里程表》;购买人为个人的,需提供购买人身份证、车辆销售发票、机动车行驶证的复印件,以及《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消费者享受购车补贴确认表》(个人用户)。购买人为单位的,需提供购买车辆单位企业营业执照、车辆销售发票、机动车行驶证的复印件,以及《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消费者享受购车补贴确认表》(集团用户)。以上证明材料以每辆车为单位进行整理;产品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证明;非重庆注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需提供由生产企业注册地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主管部门出具的《新能源汽车已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证明》、《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有关新能源汽车信息表》;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上述申报资料的电子光盘。

7.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资料怎么提交?

【答】:常年申报。由申请人将所有申报资料纸质件(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两份加盖公章)、电子文档刻盘后一并报送至市经济信息委行政服务大厅(渝北区云杉南路12号)。每季度季末前15个工作日内送交的申报资料视为下季度报送的申报资料。

8.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形式审查是什么?

【答】:接件大厅收到申报资料后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申报资料是否完整、统一、齐全。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资料在接收资料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退回或要求申请人修改完善。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资料,接件大厅在每季度季末5个工作日内,将当季度全部申报资料转交市经济信息委(市新能源汽车办)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安排专项审核。

9.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专项审查是什么?

【答】:第三方机构在每季度结束后的2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相应申报资料的专项审核工作,出具正式的审核报告书并对审核意见负责。

10.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如何审批?

【答】:市新能源汽车办依据申请材料和第三方机构的审核报告书,汇总提出补助资金安排方案,报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会议审议。审议通过的补助资金安排方案通过市经济信息委网站向社会公示不低于五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的,报经市经济信息委分管领导签批后执行。

11.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如何拨付?

【答】:对符合补助要求的车辆,由市新能源汽车办在公示结束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将相应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申请书(包括拨付名单、金额、开户行、账号等信息)函送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审核无误后由市经济信息委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拨付。

12.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如何监督与管理?

【答】:对违规谋补和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补的企业,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回违反规定谋取、骗取的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相关企业和人员予以罚款等处罚,涉嫌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查处。对不配合补贴信息核查,以及相关部门核查抽查认定虚假销售、产品一致性不符、上传数据与实际不符、获得补贴后闲置等行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扣减补贴资金、取消补贴资金申请资格等处罚措施。对协助企业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政府机关及其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及国家部委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公共服务单位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